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限制等原因,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大部分不具备较强的自主思维能力。但是,初中语文是一门语言性与思维性相结合的学科,所以,要想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教师就一定要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方式等,强化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课堂效率。除此之外,如今初中语文教学,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强调的是“死记硬背”,却不要求学生思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缺乏主动思考的能力,而且这样还会限制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找出最佳的方法,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他们具备好的思维能力,就可以对初中语文课本内容有更快、更好的了解与掌握。因此,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明确课堂教学目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结合所学知识、注重课堂教学互动,这些都可以很好地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教师还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年龄限制等,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这样可以很好地提高课堂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思维能力对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数都是有一定的意境的,学生要想充分体会这种意境,就需要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原来的语文教学只要求学生会背,会记忆,会读文章,进而提高语文成绩,促进自身的发展。但是现在的语文教学,不再是让学生掌握相应的语文知识,熟练地读文章、背诵文章,而是更加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真正融入其中,在语文知识的海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提供课堂表达的机会
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认识到语文课堂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作用。从微观角度分析,思维能力仅涉及学生的思维水平、智力等因素。综合来看,思维能力实际上来自学生的主观认识与知识经验,学生认识的事物,阅读、接触的范围更广泛,在进行事物的分析与考量时更能从全面的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综合而全面的分析。那么,如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首先,教师应认识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并通过自己的引导使学生也能正视思维能力对个人的促进作用。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知识讲授,引导学生从课堂中吸收语文知识,积累知识经验,从而为个人思想水平的提高做数量与理论上的准备。另外,还应引导学生从日常的口语表达中重视思维整合。
教师应认识到语文课堂实际上是学生拓展思维、大胆交流,将自己的感悟与思考进行分享的课堂,语文课堂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运用文字更加逻辑化与理性地表达个人思想,从简单的小事中探究蕴含其中的哲理。因此,教师应贯彻的第一个教学任务就是引导学生从最基本的语文交流中进行思维拓展,使学生在语文交际中提升语文水平。例如,教师在开展《秋天的怀念》的教学中就应引导学生感受文章朴实而略带哀愁的文风,并引导学生从文章内容一步步分析作者是如何将思绪从回忆母亲到“好好儿活”进行拓展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引发学生对生活态度的积极思考,关注对“好好儿活”意义的探寻。对于这一人文内涵的领悟,能切实促进学生思维深度的提升。
三、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传统的语文教学普遍是教师通过课本对学生开展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开展教学的方法比较单一,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强烈。所以教师教学过程当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就应该先从教学的方式进行创新,通过教学方式的创新,让学生在学习当中用全新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眼光看待语文学习。例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播放一些鲁迅年轻时候的视频,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鲁迅,然后教师再对学生开展相应的课文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时候主动关注鲁迅的言语表达,以及鲁迅年少时的文笔。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能够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让学生对课文开展进一步联想。全新的语文教学策略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更主动,提高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效率。
四、营造交流课堂,将课堂交给学生
交流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关键所在,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通过营造交流课堂,让学生在交流当中开拓自身的思维,提高创新意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的疑问和其他同学进行分享。例如:在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十分钟的课堂交流时间,让学生将自己在学习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如何学好这篇课文的方法和其他学生进行分享。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能够用创新的眼光看待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学生通过比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思维,可以改进自身的不足。营造交流课堂,可以使整个课堂的气氛更加融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对语文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想象力,重视兴趣激发,重视数字化游戏教学法,重视小组合作学习,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快速发展。教师还要创新语文教学情境,通过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获得知识、技能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张国瑞.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中),2019(11):183.
[2]韩莉.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J].新智慧,2019(31):134.
[3]沈洁.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求知导刊,2019(44):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