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口语表达情感教育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8期   作者:葛雅莉
[导读] 口语表达训练是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渗透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
        摘要:口语表达训练是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渗透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小学阶段的口语表达训练不仅要训练学生的表达意愿与表达能力,还应当践行课标的要求,训练学生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能力。在实际训练中,教师应当优化口语表达训练的内容、训练形式以及情感教育的渗透,使学生能够拥有基础性的表达能力,并且乐于参与口语表达训练,在课后也能够积极与人交流。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表达;情感教育

        口语表达是表达能力的一种,相较于书面表达,口语表达的难度更低、直观性更强。并且,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的训练,还能够促进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以及阅读能力的发展[1]。教师在口语训练时首先应当辅助学生奠定口语表达的基础,如培养学生的吐字、发音等基础能力。其次,教师应当在口语表达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如此,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口语综合能力。
一、重视技巧教学,奠定学生口语表达基础
        技巧教学是奠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基础,也是口语表达教学的重点。在低年级的初始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声母、韵母、拼音等内容的教学,传授给学生口语表达的相应技巧与要点[2]。在基础技巧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应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口语表达的基础包括发音、吐字、音质,教师应当关注这些内容的教学。教师应当从拼音的教学开展,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比如,在一年汉语拼音“a o e”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开展小组游戏,以游戏的形式增强教学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完a、o、e的嘴型与发音之后,教师口语让学生组成小组,互相观察彼此的嘴型是否标准。比如,在o这一单韵母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示意学生舌头后部隆起,且嘴唇应当略形成圆形。教学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发音训练,并观察彼此的嘴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找出各个小组中发音最标准的学生,并让小组中的其他学生以该学生为榜样。为提升学生的基础训练效果,在学生以小组训练之后,教师还应当组织各小组进行互相检验,以此更好地了解学生们的口语发音情况。在课堂学习之后,教师还应当为班级学生设计口语检查表,在表中记录学生的口语发音情况,并以此为学生设计具有差异性的课后训练计划。
二、重视联动教学,发展学生真情表达能力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而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也应当开展联动教学,结合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从多种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3]。并且,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内容都具有一定的情境或语境,在这些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口语发展学生的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阅读等教学内容,发展学生真情表达的能力。比如,在《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中,教师便应当结合本课文的能力目标,发展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基于这篇课文的多角色特性,教师可以开展分角色朗读的活动,让学生分析角色的性格、身份、特性,然后以切合角色身份的方式进行口语训练。教师先在多媒体上展示小蝌蚪、鲤鱼、乌龟等图片。在选择图片时,教师应当突出角色的特性,如乌龟角色可以选择动画片中带着小乌龟的图片。在展示图片后,教师再让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妈妈以及隔壁阿姨日常说话的语气,然后将这些语气与课文的角色结合在一起。在学生分享生活经历过程中,教师应当挑选模仿能力较强的学生,并对其中不开口的学生或者表达缺乏感情的学生予以指导。随后,教师便可以设计小组朗读竞赛,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口语表达。
三、重视训练教学,促进学生综合口语能力
        练习是各类学生提升各类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应当在课内外的各个教学活动中设计趣味性、实效性较强的训练环节,通过主题各异的训练活动锻炼训练学生的综合口语能力[4]。
        教师应当结合教材中口语交际等不同的板块,设计多种训练教学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口语能力。比如,在《四季歌》等现代诗歌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设计现代诗歌的朗读训练,以此锻炼学生的表达胆量。再如,在《识字(二)》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对对子的口语表达训练活动。教师可以将这些活动安排在课堂的前五分钟中,并且以每日轮换的方式开展。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设计不同课后的口语表达训练活动。比如,在《静夜思》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课后分享古诗的训练活动,即让学生在课后向家长说一说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且,教师还可以将口语交际的教学分散到课内外的训练中。以《请你帮个忙》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关注自己或者家人在日常生活中邀请别人帮忙的话语,然后挑选其中的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并将这些话语融入自己的表达方式中。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阶段要培养的学生是拥有综合能力的学生。在口语表达教学时,教师应当从基础的口语表达技巧、融合真情实感的口语表达技巧等教学入手,逐步对学生进行综合口语能力的训练。如此,教师才能够发展学生的口语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能够对学生进行情感、书面表达能力等方面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双琴.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20(24):71-72.
[2]周淑梅.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实施情感教育[J].课外语文,2019(19):171-172.
[3]张如芹.关于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上),2018(07):228.
[4]施雪君.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J].新课程导学,2018(12):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