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容具体包括培养卓越的阅读能力、熏陶健康的思想文化、塑造高尚的情感品质、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以及发展敏锐的思维能力等。学生这些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都离不开有效的阅读。本文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际,紧紧围绕“多变地读、多端地议和多元地写”等三个方面,浅显论述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毋容置疑,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不是阅读教学的唯一目的。以阅读教学为契机,教师还要让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展自身敏锐的思维能力、塑造自身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熟练掌握各种有效的阅读方法等。
一、多变地读,在读中感悟
(一)声情并茂地朗读
朗读并不是一马平川地读,而是抑扬顿挫地读;朗读并不是无动于衷地读,而是感情真挚地读;朗读并不是指声嘶力竭地读,而是声情并茂地读。在声情并茂、抑扬顿挫、感情真挚地朗读过程中,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置身于文章的彼时彼景之中,从作者的视角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与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专心致志地默读
默读,即无声的读。默读虽“无声”,但必须“有心”。也就是说,在默读时,阅读者必须要专心致志。阅读者必须要全身心地投入到默读过程之中,或凝神静思、或咬文嚼字、或概其主旨、或悟其情感。在专心致志地默读中,文章的主旨大意在阅读者的脑海中逐渐变得脉络清晰,文章的思想情感在阅读者的心田中变得波涛汹涌。
(三)有的放矢地寻读
在阅读过程中,为了理解某一处细节或搞清楚某一个问题,阅读者不妨可以进行有的放矢地寻读。所谓寻读,就是从文章找到与某个问题相关的词句段落,并反复不断地去读。当然,寻读也可以指阅读者聚焦文章的某一处细节,寻找其中的关键词句,进而更为准确透彻地理解文本细节。比如,在教学《草原》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哪些句子是描写草原的?你能够找出来吗?”以这个问题为扳机,学生就会迅速开启寻读模式。除此之外,阅读的形式还包括精读、略读和速读等。为了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根据阅读教学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熟练掌握各种阅读方法。
二、多端地议,在议中理解
(一)同桌小议
在课堂中,尤其是小学生,当他们或不可思议、或喜出望外、或奇思妙想、或有所顿悟时,总是喜欢与同桌窃窃私语,与同桌分享自己的各种不同心境。对此,教师切不可“一棍子打死”。相反,每当在这样的时候,教师不妨可以暂时“停下”课堂前行的脚步,给同桌小议留出一些时间,让他们一吐为快。事实上,从表面上来看,教师“停止”了课堂前行的脚步,但实则不然,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停止”,他们的思维在与同桌的小议过程中悄悄地向前推进。
(二)小组热议
在引领学生研读文章的过程中,对于一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或情节,教师一定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小组热议的平台。因为学生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或情节的理解有所不同,甚至存在分歧,他们各执一词,正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越是在这样的时候,教师越要让他们去进行小组热议。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小组热议中,问题的答案会变得愈发清晰,学生对于某一情节的理解也会更为准确、透彻。
(三)全班总议
在拓展延伸环节,教师要引领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或将课文知识迁移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之上,或将课文情感迁移到某种现实的生活之中。为此,教师极有必要鼓励与引领学生展开全班总议。通过全班总议,全体学生就会在教师的引领之下,迈上一个更好的知识层次,走进一种更真的情感世界,拓展延伸也就做到了尽善尽美。
三、多元地写,在写中升华
(一)言简意赅地缩写
缩写,并不是从表面上将文本内容缩短,而是要将文本的梗概缩略出来。缩写出来的文本就好比是原文的一幅缩略图,能够让人窥一斑而知全豹。此外,既然是缩写,那么,在缩写过程中就一定要努力做到言简意赅,即用最少、最精的文字表述最全、最准的意思与情感。
(二)驰思遐想地续写
在读完一些文章之后,总会有让人意犹未尽、驰思遐想的感觉。对于小学的学生而言,也是如此。在教师的引领下,他们在阅读完一些文章之后,总是会有一种驰思遐想的感觉,他们要么会想,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呢?要么会想,如果怎样,那么,又会怎样呢?在这样的时候,教师正好可以引领学生去驰思遐想地续写。在《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课文之后,有这样的一道练习题: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以这道课后题目为切入点,教师就可以引领学生驰思遐想地续写。
(三)惟妙惟肖地仿写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尚处于阅读和写作的起步阶段。阅读是重点,写作是难点。为了突破写作这一难点,教师不仅要夯实阅读这一重点,还要依托阅读这一重点。具体而言,就是教师要引领学生通过有效的阅读,感悟教材中这些美文佳作的结构布局以及写作方法等,并在此基础上惟妙惟肖地进行仿写。以仿写为契机,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还能够更为准确透彻地理解仿写对象,进而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
总而言之,无论是多变地读,还是多端地议,或是多元地写,都能够显著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必须将多变地读、多端地议和多元地写自始至终地贯穿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始终。
事实上,多变地读、多端地议和多元地写只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起点,教师还要立足教材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学情,适时适度地拓展延伸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走进更为广阔的课外阅读视野,让学生在自由自在、欲罢不能的课外阅读中持续不断地发展自身的核心素养。而这,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归宿,才是有效阅读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陈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革新[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12):147-148.
[2]王承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浅议[J].青海教育,2017(11):26.
[3]阎雨平.试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J].中国校外教育,2017(32):102.
[4]马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初探[J].内蒙古教育,2017(22):97-98.
[5]朱晓.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尝试[J].学周刊,2017(35):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