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效课堂”的理解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8期   作者:罗晶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及现代化教学理念的更新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及现代化教学理念的更新,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有效课堂”的教学理解与实践,旨在通过“有效课堂”的教学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自主学习意识,帮助学生利用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等形式充分的展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见解和体验,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让学生在“有效课堂”的学习中达到对数学知识真正的认知、理解、共享和运用,促使数学教学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的体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本文主要针对对“有效课堂”的理解和实践教学途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理解与实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教学中应转变以往落后的教学理念,单一的教学模式等,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的教学策略,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活动的学习过程。通过互动数学课堂的教学激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强化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1]。但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互动交流仅仅停留在课堂表面上,教师缺乏相应的指导,使得学生未能真正的理解数学知识,使得课堂互动和交流流于形式,不利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理解与开展“有效课堂”的教学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1.指导学生在“有效课堂”上利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数学的理解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由于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及自主意识等尚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这一状态中的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较为片面和浅层,对于多数数学知识存在不成熟的理解,但这种理解又属于具有个性特征的。教师在开展“有效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这一理解,围绕着教学契机及时的给予学生引导和鼓励,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语言和理解表达自己对于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强化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意识,增进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的互动沟通,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强化对不同认知结构、学习能力和思维习惯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强化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的准确理解和掌握[2]。如在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以下开放性问题情境:“小明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刚刚接触两位数相乘的知识点,但却不知道如何计算,你能帮他计算出15×23=?的计算结果吗?你能用几种方式解答出来呢?”在提出问题之后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独立的空间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大多数学生首先想到的就是利用竖式计算的方式求解,而一些思维较为活跃的学生在独立思考后认为可以利用拆分数字的形式进行准确的解答。当学生提出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之后,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强化学生扩展性和开放性的数学学习与探究,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2.在“有效课堂”的教学中创新课堂导入,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存在教学时间不够用,教学任务无法很好的完成等等教学状态,这种教学状态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教师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在课堂导入和例题讲解的过程中,使得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堂巩固和实践运用。因此,为了构建小学数学的“有效课堂”,教师应从课堂导入环节着手,通过有效的课堂导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到数学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中。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可以结合自己的数学学习需求、学生心理特点及学习特点等尽可能的缩短课堂导入的时间,并将课堂数学知识点的重点难点融入课堂导入环节中,以创新、趣味性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课堂导入的学习环节把握住数学知识点的重点难点,并深入课堂中激发学生想要深入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教学的有效性,减少以往课堂导入教学中学生注意力被分散及教学耗费时间较长等等现象,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促进“有效课堂”的实现与发展[3]。
3.促使学生在“有效课堂”中以自己的自主思维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很准确的回答了或者某位学生回答正确了,其他学生会表示赞同或反对的意见。面对这一教学现状,教师更多的时候是遵循预设的基础上很好的引出下一个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教师认为这一教学过程是有效而顺利的。其实并不是,某为学生的说法无法代替全班学生的理解,要想读懂学生的思维,真正的了解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的理解水平,教师在面对学生的发言时,不应急于做出判断,而是应给予更多学生表达自己不同意见的机会,通过一些质疑、提问和强调的方式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充分的将自己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强化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促使学生在“有效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互相交流和互动,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究,强化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综合数学素养的培养[4]。
4.结语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多元化、创新及高效的“有效课堂”教学措施强化自身对于“有效课堂”的理解和实践,通过“有效课堂”的实施营造积极浓郁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提高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陆云飞. 对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几点粗浅认识探究实践[J]. 新课程(综合版), 2019,10(9):33-34.
[2]段文庆. 对"有效课堂"的几点认识[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9, 000(005):P.52-52.
[3]周鑫.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以苏教版《认识分数》一节为例[J]. 试题与研究, 2019, 15(8):26-27.
[4]郑红燕. 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理解和实践[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 000(035):127-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