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之家让孩子们快乐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8期   作者:丘燕妮
[导读] 河头中心小学是一个典型的乡镇学校,这里的孩子普遍都是留守儿童,
        【摘要】河头中心小学是一个典型的乡镇学校,这里的孩子普遍都是留守儿童,都是爷爷奶奶看管,与父母亲的见面少之又少。而且乡镇的生活比较单调,没有多少的娱乐。由于与父母接触少之又少,加上隔代教育,孩子们或多或少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这心问题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增加了不少的难度。而爱心之家的成立,给我们的孩子们带来了不少的快乐,从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一现状。
        【关键词】留守儿童  爱心之家  快乐
        
        一、学校基本情况介绍
        目前,我校服务于象牙、樟坑、黄田、河头、田心、珠坑、双溪、向阳、河清等9个村的学生,我校现有教学班10个,学生约260人左右,共有留守儿童98人,占学生总数的37.7%,教职工26人。我校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也有一部分是与亲戚一起生活,儿童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孤儿”或“单亲孩子”。
        这些留守儿童大多数都有不少的心理问题,比如:自卑,孤僻,敏感等。针对上述情况,为更好地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促进县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助推县农村留守儿童“爱心之家”服务体系和常态化工作开展;为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我校把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纳入学校管理重点工作之一。
        二、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为便于开展“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我校在开学初由班主任对所在班的学生进行摸底,摸清“留守儿童”的家底,建立“留守儿童”专门的档案。本档案主要包括学生的住址;父母的联系地址、电话,委托监护人等有关情况,其中还包括这些儿童的潜在问题,如:哪些儿童是比较敏感的,哪些儿童是比较偏激的,哪些儿童是有偷窃问题的等。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定期对相关的孩子进行交流谈心,问题严重的,送至心理室进行比较专业的问题疏导,使“留守儿童”处于始终有人关爱的环境之中。
        三、成立留守儿童“爱心之家”
        为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我校建立了留守儿童“爱心之家”,其中包括“爱心图书室”、“爱心活动室”、“心理健康咨询室”等活动室。
        “爱心图书室”,顾名思义就是图书室,里面有来自一些爱心人士和爱心组织捐赠来的书,有两千多册,供孩子们借阅。“爱心活动室”就是供孩子们课余时间活动的场所,孩子们可以在里面画画,跳舞,看电视或者进行一些其他的节目。“心理咨询室”就是为孩子们提供心理咨询或者老师们处理学生问题的场所,为孩子们排忧解难,排除成长中带来的一些心理障碍。
        我们还定期给每位留守儿童的家长寄去《致留守儿童家长的一封信》,信里我们着重强调了联系和沟通的问题,要求他们平时多给孩子写写信打打电话,多多了解孩子在学校、家中的情况,关心他们心灵上的感受,使孩子们真切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心,在心灵上得到安慰。许多家长都说:我的孩子长大了,真的要谢谢老师,是你们教我如何教育孩子的。
        四、“爱心之家”为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一)在“爱心之家”开通了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随时可以与家长通电话或进行视频通话,这样弥补了孩子们“亲情上的缺失”。六年级的刘心悦是一个典型,从小父母离异,跟随母亲生活。母亲因为再嫁,所以她从小就跟着外公外婆生活。平时看上去乖巧懂事,但是总是上课分心,作业粗心。后来才知道因为太过于思念父母。于是学校就安排她一个星期与父母视频通话几次,解决了她对父母的相思之情。我还让她父母多抽空回来看看她,之后明显她脸上的笑容多了,上课也活跃了,举手回答的次数也多了。作业质量提高了,成绩也上去了。

当然,还有很多类似的学生,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了。
        (二)我们在活动室里安放有桌椅、图书、画板等手工制作材料,孩子们可以在活动室里看书、画画、看电视……,创造丰富有趣的活动环境“拴住”孩子们的心,尽可能的去发掘他们的兴趣爱好,去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在爱心之家成立后,有了固定的活动室,我们学校组织留守儿童张英超等编排了一个舞蹈-《留守儿童的梦》,参加了县文艺比赛,并且获得了三等奖的好名次。在得奖的那一刻,孩子们开心的哭了。我们利用中午或者是放学的时间,组织孩子们在活动室内画画,每个学期有一到两个主题,有专业的美术老师姚辉老师指导。每隔一个阶段会挑选一部分画得好的作品拿出来展览,孩子们都会踊跃参加,其中罗艳芳,陈子连等几位同学参加县绘画比赛获得了第三名的好名次,开心和快乐尽显在他们的脸上。兴趣爱好被开发了,人也变开朗了,成绩也有所进步。
        (三)爱心图书馆的开放,带来的效应更是显著的。在这个偏僻的小镇,孩子们能获得的阅读量少之又少,而且大部分家境都是一般的,能给孩子提供课外阅读书籍的条件是很少的。阅读量少,带来的问题是孩子们的语文成绩差,尤其是阅读题和写作方面失分很大。而且阅读量少,带来的还有孩子们的见识比较短浅,视野狭窄。
        爱心图书馆的开放,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难题。开放后,结束的孩子很多,他们也从阅读中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快乐。语文成绩也有所改观,尤其是写作方面,大家很明显的有话说了,有话写了。其中,姚诗韵和韩锦标就是明显的例子。姚诗韵同学成绩比较优异,就是写作卡在那里了,爱心图书室开放后,她经常去阅读,并且借阅回去阅读,阅读量的增多,使得她的阅读和作文都有了更大的提升,语文成绩更优秀了。而韩锦标同学更是受益匪浅者,他除了语文成绩,其他的成绩都优秀,在爱心图书室开放后,语文老师鼓励他多读书,之后语文成绩慢慢提升了。
        (四)开放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咨询活动。每逢周一至周五课外活动心理咨询室准时开放,接待学生来访。在咨询过程中,能做到以下几点:
        1、以坦诚、信任、鼓励、平等、接纳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接纳和信任自己。形成一种和谐、相互信任的气氛,使学生毫无保留地吐露真情,反映真实思想和情况。601班的黄乐同学,成绩优异,可就是不喜欢笑,极度缺乏自信,所以我约她到心理室聊天,主要是肯定她的优点,让她从中找到自信。自信的提升,人也变得阳光开朗了。
        2、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问题,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引导他们明辨是非,帮助他们调整看问题的角度,改变看问题的方法,建立新的思维模式,从而解决心理问题。601班的林瑜同学有早恋倾向,我发现了问题,及时约她到心理室谈话,主要讲明早恋的不足取及其危害,更是告诫她作为青少年,读书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让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人,以后才能遇见优秀的那个人,而且要在自己有能力负责时才能谈“爱”。从此,她更加努力的学习,上课更认真了,作业更工整了,成绩进步也比较大。
        3、对留守儿童学生进行个别的心理辅导工作,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使他们进入正常学习。我们班的刘艺浩同学,晚上总是睡不着觉,有点厌学。通过咨询,我了解到,他由于成绩不理想,对自己的要求又高。每次考试后由于成绩不理想,他的心理压力就会更增加一分。压力大所形成睡不着,如此循环往复,恶性循环。于是我着重跟他讲学习不能急以一时,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要一步一个脚印。晚上一定要休息好,休息好了才能上好课,课上好了,成绩才能提高。之后他心理问题有所缓解,心理健康水平大大提高,成绩也有所提高,人的精神状态也明显有了改善。
        今后学校将对“爱心之家”活动场所及管理方式进一步完善,更好地为留守儿童创建舒适、温馨的环境,让我校的关爱更到位。
        总之,爱心之家的成立,让这里的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了。精神世界的丰富,使得他们开朗起来,乐观起来。兴趣爱好的激发,使得他们变得自信了,快乐是显而易见的。
        
参考文献:
1、梁洁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 《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07期
2、《农村教师关爱留守儿童的论文》 中国学术期刊网  2016.4.13
3、李华清 《小学心理咨询室使用情况报告》 2018.07.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