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式学习课堂转化为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8期   作者:岑晨清
[导读]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够适应学生的需求
        摘要: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够适应学生的需求,以往的问答式学习课堂暴露出了效率低、学生自主性差、师生矛盾尖化等诸多问题。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是一种新兴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间能够开展充分的交流合作,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重大革新。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解决传统教学模式的问题,广大教师针对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构建开展了积极的探索。本文旨在分析现存的小学数学课堂模式,阐述问答式学习课堂转化为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问答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转化
前言:
        一直以来,我国课堂教学都是问答式的教学模式,即教师问、学生答,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课堂创新与发展。首先,传统的问答式教学模式教师主导课堂,学生失去了课堂的主体地位。其次,问答式的教学课堂其实质是教师单方面的知识灌输,教学效率较低。最后,问答式的教学模式阻碍了课堂的交流,尤其是师生间的交流。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因此课堂模式的转变势在必行。
        一、组建合适的学习小组
        想要完成问答式学习课堂向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的转化,首先要完成学习小组的组建任务,学习小组的组建必须要建立在学生知情、自愿的基础上,这样才不会在小组组建后出现组内矛盾、交流障碍等问题。其次,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还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让每个小组都能够顺利的完成任务。以组建数学合作学习小组为例,一个科学合理的队伍应当使每个学生各有所长、各尽所长。每个小组都应分配数学计算能力强、数学逻辑强、擅长数学公式记忆等不同特长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小组中获得帮助、有所收获,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锻炼。最后,一个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还应明确学习目标,教师在组建学习小组时应以共同目标为条件筛选学生,这样的学习合作小组才能够同心协力完成目标[1]。此外,学习小组的组建任务是完成传统问答式教学课堂向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转变的关键一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引领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
        二、围绕合作小组展开课堂,将课堂主导权还给学生
        学习小组的组建任务完成之后,教师要以学习合作小组为核心展开课堂教学,要为各学习合作小组分派学习任务。任务类型可以是多样的,每个学习合作小组可以安排相同或不同的任务,可以是阶段性的也可以是长期性的。以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构建为例,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为各组安排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学习任务。


        例如,在开展四则运算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不同的小组分别研究学习加、减、乘、除含义和计算方法,也可以安排所有的小组统一研究运算定律知识。根据教学规划,教师还能够为各小组安排长期或短期的学习计划,短期计划如物体观察研究,长期计划如空间想象能力提升。同时,教师要指导各组开展交流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引导作用。
        再在,在开展“位置与方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析校内或教室内的位置与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留给学生充分的讨论交流时间,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自由的探讨校内教室的位置、大门的位置、食堂的位置等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各学习小组绘制简略的校园建筑分布图,让每个组内学生分别描述一个建筑的位置。另外,教师要主动的锻炼学生间的配合,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是否有学生不善交流或者拒绝合作,帮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教师可以要求各组内容汇报时同时上交分工目录,刺激学生积极参与。
        三、重视小组成果汇报和信息反馈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应当是一个完整的课堂体系,这应该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在小组完成计划任务后,教师应当注重小组的成果汇报,针对汇报中暴露出的问题不断修正小组合作形式机制,推动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构建进一步发展。面对不同小组合作任务,教师接受、分析学生小组汇报应当灵活应对[2]。如课上的短时间合作,教师可以只对学生提出口头汇报要求,学生只需简要的概括合作内容、形式、结果即可。而针对一些长中期的合作任务,教师要安排单独的时间接受汇报,学生小组应当详尽地展示小组合作内容。
        例如,在开展“两位数的乘法教学”时,受制于课堂时间,教师只需各学习小组,简单的口头表达一下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规律等内容。而在“运算规律总结”这样的大型小组合作活动中,教师需要找到一节单独的时间,给每个小组充足的时间来展示小组成果。此外,教师要从学生的汇报中寻找问题并给予修正指导。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能够从学生汇报中看出学生知识的短板,在今后的教学中给予巩固。这样就能够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教师从学生反馈中汲取经验、改进教学方案。学生也能够获得更好的小组互作学习体验,并及时的将问题反馈给老师。
结论:
        总之,问答式学习课堂转化为小组合作学习课堂并非一日之功,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坚持和努力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从小组组建开始,围绕合作小组展开课堂,将课堂主导权还给学生。最后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成果汇报,从学生汇报中发现问题、改进问题。
参考文献:
[1]朱国森.改变问答式教学,让数学学习不再难——谈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实施[J].数学教学通讯,2017(28):43-44.
[2]付学锋.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J].求知导刊,2019(38):25-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