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校园课外活动的开展策略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下   作者:林隽辉
[导读] 教学活动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课外活动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能对课堂教学进行适当的拓展与延伸,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福建漳州闽师大附中(漳州二中)  林隽辉  363000

摘要:教学活动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课外活动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能对课堂教学进行适当的拓展与延伸,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课外活动,将美术课堂与课外活动高效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美术;校园课外活动;开展策略
        课外活动指的是在学科课程标准以及课程计划等之外合理利用课外时间有组织、有计划且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教育活动。这不单单只是教师课堂活动延伸的一种方法,也不是为了让学生完成作业开辟的新路径,主要是通过活动让学生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也能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这无疑是有效的教学尝试。
        一、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上的不足,始终停留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
        对美术学科认识的片面性,美术教育在很多学校都不被认同为必要的学科。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中阶段,美术学科都被认为是次要科目。分数不被计入学生的成绩单,一些人认为美术教育没有实质性意义。美术成绩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教学也处于粗放的管理。学校、家庭、学生本人对美术的认知不足,是阻碍美术教学发展的根本。  
        2、重视上的不足,应确立美术学科的重要性
        现在美术学科还未被列入高考的范围,连起码的统一会考都没有。高中阶段课业又非常紧张,毕竟现在还是采用一考定终身的传统考试模式,很多学生放弃了课外运动,休闲娱乐时间去复习考试科目,被学习搞得身心疲惫的他们,对美术课自然是忍痛割爱。
        二、实施美术课外活动的意义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美术教学有积极且重要的意义。
        1、延伸教学空间
        每学期美术教学的课时是有限的,一周美术课时安排1节。美术与其他学科不同,它是一种艺术,有非常多的教学资源和信息可以利用.如果只是利用课堂45分钟进行教学,根本没有办法收到美术教学的预期效果.如果教师能够有效开展与美术教学有关的课外活动,便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让美术教学的空间得到延伸。
        2、激发学习兴趣
        在高中阶段,大多数学生都对美术有很高的学习兴趣,他们都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操作来体验美术带来的魅力,因此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开展与美术有关的课外活动,就能提供较多的机会让学生接触到美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3、增强综合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这方面也越来越重视。教师组织各种各样的与美术有关的课外活动,能够使学生发现自己在美术方面的特长,有利于增强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



        三、高中美术校园课外活动的开展策略
        高中美术教师不仅要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和组织,同时还要开展好课外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让教学的空间得到延伸,教学的内涵得到深化,充分发挥课外活动对美术教学的积极作用。
        1、开展兴趣小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节奏快,他们需要有一些活动来适当的调节、减压,让课外的学习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自己选择活动的时间和主题,教师只给予适当的引导。
        例如,进行素描方面近大远小、线条勾勒、明面暗面等绘画技巧的指导。这样的指导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巧和方法,让学生自己学会思考、研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开展这些兴趣小组活动,学生能够劳逸结合,保持一个较好的学习状态,有利于学生在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与发展。
        2、开展专题训练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进行专题训练,在课外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专题训练,以提升学生美术学习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黑板报的专题训练,从黑板报的主题、构思、书写等环节,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指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训练中不断地掌握技巧和方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开展课外知识搜集活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美术是一门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美术教材中的知识是有限的,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要仅局限于教材上的知识,更要多看看教材以外的世界.教师不但要给学生讲解丰富的美术知识,还要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去收集资料,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积累更多有关美术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利用网络来查找资料,找到更多的与美术有关的知识,无论是一些名人字画,还是一些工艺品、古建筑等,都可以进行收集、汇总,在搜寻这些信息的过程中,也激发了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
        4、挖掘当地特色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一个地方都有属于当地独特的美术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将其利用起来,把这些资源融人到教学中,让学生更加有感触,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而且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来保护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资源,设计相关的主题活动。
        5、开展艺术鉴赏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美术学科中,艺术鉴赏能力是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一幅画,每个人的理解和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来提升学生艺术鉴赏方面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发现美、欣赏美。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集各种书画、艺术品,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和分析,从作品的特点、技巧、应用,以及给人留下的感受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艺术欣赏方面的培养,让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得到提升。
        四、结语
        总之,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课外活动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这也是目前进行美术教学改革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教师不但要充分利用课堂中的教学资源,还要将课堂之外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并且要将两者相互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外活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爱军.课外活动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10):124.
[2]丁一.让课外活动在美术教学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J].教师,2017,(15):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