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探讨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期   作者:王继红
[导读]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启蒙学科,需要积极转变教学方法,以适应新形势。本文从疫情视角下着眼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新形势,并做出相应的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服务。本文在把握教材、确定方向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综合利用网络优势进行语文教学的策略。

王继红   泸州市江阳区泸师附小  四川  泸州  646000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启蒙学科,需要积极转变教学方法,以适应新形势。本文从疫情视角下着眼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新形势,并做出相应的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服务。本文在把握教材、确定方向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综合利用网络优势进行语文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疫情背景;网络教学;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142-02

        防疫期间,停课不停学。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精英致力于为教师提供大量的课堂、讲座、微视频等教学资源。那么,如何利用好网络资源进行网络教学呢?笔者以部编版教材五年级语文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网络教学。
        一、把握教材,确定方向
        面对全新的教材,首先要了解和掌握教材的编排特点,了解编写者的意图。它就像战争的战略,应该顾全大局,方能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专家和名师的专业讲解可以帮助老师。聆听教材编委会的讲座,再结合特级教师的单元讲解和教学建议,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特点。
        二、博采众长,综合利用
        (一)据情设计,先易后难
        为了便于教与学,笔者所在年级组决定先讲授古诗词内容,因为古诗词篇幅短、易读、易学、易交流。古诗文内容教学结束后,可以根据教材的安排学习其他内容。这样,先易后难。一方面,师生对网络教学的操作更加熟练。另一方面,各大平台纷纷推出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为广大教师的学习和借鉴提供了更多的范例。
        (二)多台比较,择优定教
        目前,网络资源空前丰富。除了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微视频外,全国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还提供清华附小等优秀教师同班“同班”的教学微视频,每个视频教师都有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因此,我们教师可以比较不同平台的教学设计,吸收他们的教学亮点,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思路,从而调整出一个更适合本班学生特点的设计。
        例如在《祖父的花园》的教学中,笔者比较了几种平台的教学,发现“融入语文”的设计理念更清晰,版块更简洁。它抓住了“祖父的花园是什么样子”这两个主要问题为什么作者会梦到那么多?”围绕单元介绍中的关键要素,引导学生减少复杂性、简化,抓住1、3、16等自然段落,让学生感受到这是一个多彩、自由、快乐的花园,体会作者自由快乐的心情;抓住关键段落4、5、14,从“出丑、勾搭、捣乱”这几个关键词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嬉戏、快乐的心情;从爷爷的“三个微笑”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爷爷的爱与宽容;最后,通过短片,让同学们了解小红的《呼兰河传》,理解作者在自由与幸福背后的痛苦与辛酸,以及作品更深层次的社会意义,把学生的兴趣延伸到课外阅读上。
        此外,笔者还发现,在全国中小学网络平台的“同一班级”中,存在着许多独特的设计。比如在引导学生感受什么样的花园时,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认识到作者从园、园、菜园三个方面来描述园子,写下园子里的动植物是如此的自由,从而构筑了作者童年的乐园,结构层次一目了然。至于第16段,“花开了,就像花儿醒了一样。那只鸟飞了起来,好像在天空中徘徊。教学更具特色。教师不仅可以了解作者在花园中的自由,还可以通过诗意的排版和不同语调的变换,感受到作者独特的语言表达魅力。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整个课程的教学既有鲜明的主题和清晰的板块,又有了语言的品位和对方法的更好的理解,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好地达到得意、得言、得味。
        (三)拓宽思维,延伸拓展
        在读写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当前疫情组织学生推荐读写,如借用“抗疫NCP智趣伴我行”晨会系列课的内容,向同学们介绍抗疫中各类感人的故事,感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间大爱。充分用好生活这本教科书。
        此外,名师的精彩讲座也为教师拓宽思路、提高素质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收听名家大师对名著的讲解,了解作者和作品背后的故事,让我们在教学中更有洞察力和自信。
        三、多元互动,激发内驱
        网络教学中,最大的问题是教师很难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面的学生是否在场,他们是否真的在听和学,都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提高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在线互动,及时反馈
        网络教学最大的缺点是学生缺乏场景感,缺乏交互性。因此,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弥补这些不足。如果你可以打开图片中的图片,让老师的图像出现在屏幕侧面的相框中,这样学生就可以看到你了。这样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从教师的语气中获取更多的教学信息。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平台的讨论区,通过使用关键词或截屏等功能,让学生及时做出回应。此外,还可以利用平台举手及时提问,使学生的思考和回答能有效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和互动性。
        (二)别样作业,多元评点
        为了提高网络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适当安排一些趣味作业。作业的形式可丰富多样,如读、写、画、查、看等。读:用一篇文章引导学生多读经典名著。写:除了基本知识的练习外,可适当让学生进行仿写、改写、续写等练笔。画:学生可以画一幅思维导图,将所学内容整理出来,并以图文形式展示学习成果。查:充分利用网络,查找作者的背景和文本相关资料,帮助学生学习,开阔视野。看:让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家庭时间观看名著改编的经典电影或优秀影视剧,为研究文本和名著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作业反馈,互竞互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可以制作一个讲课和作业上传的统计表。每堂课前,对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前一天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特别是对于已经完成作业的学生,老师可以通过截屏来展示和评论格式、写作和准确性。一方面可以提高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的成就感。同时,也可以为成绩不好的学生树立榜样。对于后进生,教师更应注意发掘他们的亮点,如写作进度、正确率的提高、作业按时完成等。他们也可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全班同学的积极性。
        另外,老师可以偶尔将以上统计表点对点地发给家长,以沉默的方式,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听力和作业情况,引导家长增强责任感,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再多一点监督和引导,形成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教育合力,增强家庭学校教育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疫情下的在线语文学习,要求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博采众家之长,有效引导学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学习,使“停课不停学”真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谢幼如,邱艺,黄瑜玲,王芹磊.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方式的特征、问题与创新[J].电化教育研究,20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