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探析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期   作者:邱军
[导读] 数学是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程,也是高考重点考察的科目。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数学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目前我国高中数学的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因此,本文在分析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存在问题的建议,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高中数学的教学水平。

邱军   四川省江油中学
【摘要】数学是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程,也是高考重点考察的科目。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数学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目前我国高中数学的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因此,本文在分析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存在问题的建议,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高中数学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117-01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抛弃“教师一统天下”的传统教学观念,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
        一、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很多数学教师已经形成固定的教学观念和方式,无法摆脱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部分教师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仍然过分的注重自身的主导地位,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整个教学氛围枯燥无味。虽然新课程改革仍然在不断的推进,但是很多数学教师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根本无法改变,很难跟得上新课改的步伐。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少给予学生思考和发表自己言论的机会,导致很多对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特别是对于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加之高中数学的难度加深,使得他们感觉学习很吃力。
        (二)不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很多教师都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将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于知识的灌输,而不重视学习技巧的锻炼,常采用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导致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都是处在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只学会死记硬背数学概念及公式。这样的教学方式很不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由于学生缺乏良好的思维能力,在解决问题时,很难找到解题思路。



        二、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一)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式
        不同的教育理念产生不同的教育。传统的数学教学的特点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单向平面地讲授教科书的活动,“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是这种传授活动的金科玉律。在这种理念下,教师崇尚钻研教材,视处理好教材、教好教材为教学艺术,这种预先设计好的教学目标往往超越教学过程本身,脱离学生的现实。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特点具有开放性、创造性、不确定性。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解放自己的思想,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由数学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向课程决策者转变,创造性地开发数学教学资源,大胆地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教学方法,多给学生发挥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探索数学规律、自己去推论数学结论,要善于创设数学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结论的探究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给他们讲得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尽量多些,学生自己能够自主解决的,教师决不和盘托出。这样才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转变教师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教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是学生的朋友,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而不是长官,不是警察,也不是裁判员。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点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比如在上指数函数单调性这一章节的时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杰米的百万富翁,一天他碰到了一件奇怪的事,一个叫韦伯的人对他说,我想和你订个合同,在整整一个月中,我每天给你10万元,而你第一天只需给我一分钱,以后每天给我的钱是前一天的两倍,杰米非常高兴,他同意订立这样的合同,如果是你们,你们是否愿意订立这样的合同。学生刚开始都很高兴地说愿意,看到我笑后又想想可能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于是齐声说不要这样的合约,那么到底谁更为合算,能否用我们的数学知识来进行探讨,此时学生的兴致达到极点,并由此发现其实际为一个“指数爆炸”的现象。
        三、结语
        总之,在新课改的具体实施中应搞清新教材的变化和新课程的具体要求,整体把握教材体系结构和教学活动的设计,重视问题情境的引入,使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教学设计必须关注新课程的理念的落实,不断地反思教学过程。创新教学观念,构建课程结构体系,更好的贯彻新课改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韦大洪.论新课改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6(1):93-94.
[2]王维政.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探析[J].学周刊,2016(21):188-1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