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欣赏课情感体验分析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期   作者:岳艳芬
[导读] 音乐,是一门对于人类情感具有强烈感染力的重要表演艺术。而善于对音乐进行欣赏、分析,则是一种通过情感体验对于审美素质提高的方式。而在初中对于学生们应该从学生们现阶段的情感出发,通过音乐欣赏教学培养学生们的情感,而又在培养情感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们塑造健全人格,提高学生们的整体音乐素养。

岳艳芬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莲城镇莲城初级中学校  663300
【摘要】音乐,是一门对于人类情感具有强烈感染力的重要表演艺术。而善于对音乐进行欣赏、分析,则是一种通过情感体验对于审美素质提高的方式。而在初中对于学生们应该从学生们现阶段的情感出发,通过音乐欣赏教学培养学生们的情感,而又在培养情感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们塑造健全人格,提高学生们的整体音乐素养。
【关键词】初中;音乐欣赏;情感体验;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113-01

        引言: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是能直接表达出情感,并对人们具有强大感染力的艺术。音乐对于人类的价值,不同于文字那样能够清楚表达含义,也不如绘画那样清晰展现情景,但音乐可以最真实地再现出人情感上的涟漪、心灵上的悸动,这是其他的文字、绘画或者戏剧这些任何艺术形式都无法表达的。在学生们的黄金时期初中,对于他们的音乐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一、引导了解背景、加深学生理解
        音乐作品的认识不只在于倾听,音乐中还凝聚了作者的情感,在不同时期阶段都有各种独特的情感内涵的音乐作品,有些时候一个音乐作品是当时那个时代的象征,具有高度的时代特性。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音乐知识储备不足,人生经历也不够,对于很多音乐作品都不能很好地理解,不能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一个特定时代的辉煌或是衰败。老师们应该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进行展开,让学生们进一步认识音乐作品背后的特定内涵,让他们将音乐作品与自身情感建立一定联系,更好地将自身深入音乐作品中去。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的《西风的话》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音乐以及秋景营造秋天的气氛,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接下来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这首歌曲你想到了哪个季节?歌曲中提到了哪些熟悉的事物呢?”,随后,教师可以给学生用PPT展示《西风的话》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作品中作者的情绪,教师可以划分讨论小组,让学生一起分析和探究作品情绪产生的缘由。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一起体验秋天的西风,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可以领略到秋天的风,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大自然中的音乐。学生通过了解歌曲的背景和亲身实践,可以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中,享受音乐之乐,音乐之美,体会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美好,达到音乐教学与情感教育相融合的目的。
        二、利用情感共通、引起学生共鸣
        音乐与每个人的很多情感都有很广阔的联系,老师们可以从音乐的情形出发,在良好的情感氛围中进一步激发学生们与音乐作品的情感共鸣。


经典流传的音乐作品往往能够满足人最重要的情感中的需求,优秀的音乐作品可以安抚人的情绪,给人带来心灵上和情感中的安慰。老师们可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讲述自身对于某些音乐作品的感触,挖掘学生们心中情感与音乐作品的碰撞,激发共鸣。虽然情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人来说是抽象的,它既摸不着也看不见,但它却又是真实存在的,也是对人的最重要的存在,鼓励学生们将自身情感与音乐作品相联系,敢于用音乐表达自身情感。
        例如八年级下册的《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乐曲中,这首民歌具有优美、抒情的特点,而且全歌曲调较为平缓,速度比较缓慢,教师在进行这首民歌的讲述时可以运用联想法,教师可以在进行课程之前给学生播放《青春舞曲》、《信天游》等地方民歌,让学生充分感受民歌的特点与氛围,先在感情上做到融入,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更能感受到这一类歌曲的特点;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采取身体律动的方法来抒发学生的感情,首先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新疆舞蹈的基本动作,然后播放本课所学歌曲,在歌曲播放的过程中,让学生按照歌曲的旋律跟随自己的感情进行律动,律动是学生感情的自然流露,更是无形音乐的有型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乐感得到了增强,对于歌曲的理解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学生可以在律动中发现歌曲的奥妙,从而使其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三、丰富音乐形式、鼓励学生表达
        在音乐教学中关注学生们的情感,在音乐作品中让学生们产生共鸣,还要在音乐课堂上让学生们对于音乐的表达形式更丰富,帮助学生们通过多形式的表达中对于情感进行思考。例如在一些音乐作品欣赏课时,引入图画、绘本、戏剧等多形式,让学生们可以体验多形式的音乐教学,也让他们明白音乐表达的方式也不止一种,让学生们对于音乐有更多的联想空间,由此达到让学生们能更独立地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的《白毛女》时,这是音乐课堂中首次引入京剧,学生们可能存在理解不到位的情况,老师们可以让学生们自己重新编排其中片段台词,以《白毛女》原来的京剧为背景音乐,让他们通过自己京剧《白毛女》表演形式来表达他们所理解《白毛女》,提升学生对于京剧认识的同时,让学生充分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如此,还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自身的特长,来分别演绎不同学生心中不同的《白毛女》风采,既丰富了音乐形式,也提升了课堂层次。
        结语:音乐的创作本身就是基于情感的表达上的,而初中对于音乐的教育是建立在感情体验的基础上,所以对于学生们的音乐欣赏课中的情感体验要引起重视。老师们应该围绕情感体验,让学生们感受到情感体验的价值所在,也让他们从音乐体会到世界上的大多数人的普遍情感,发挥音乐对于人的情感教育价值,从正面积极地引导学生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孝余. 中小学音乐欣赏有效聆听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2]姜辉.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