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的构建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9期   作者:车迎春
[导读] 核心素养是每个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及基本素养

         摘要:核心素养是每个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及基本素养,也是学生学生进入学校开始,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培养的基础品质,对于学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核心素养下来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模式是对教师及其学生都非常有意义的举措。高中语文知识体系特别复杂蕴含的情感也极为丰富,更加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塑造。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给语文教学课堂带来更有内涵更加丰富的教学尝试,也能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提升自己的文化涵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有效课堂

         前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些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理念已经不适用于对于现代学生语文教学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充分按照新课改的要求,顺应现代形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励学生学习,让学生更有学习积极性。为此,很多学校都引用了核心素养教育模式。它是一种很成熟很流行的教育方法,被很多学校所推崇,是新时代教师教学的有利辅助工具和引导方向。希望高中语文教师能充分把握核心素养教育模式的优势拓展学生的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内在品质
         高中语文课文学习中,有很多优秀的篇章都能传达出作者所要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学生在每天的耳濡目染中,在不断的语文学习中,和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充分了解作者的心灵历程,进而内化成滋养自己的养分,让自己的内在品质也有所提升。
(二)引导学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高中学生正处于年轻活泼热血的时期,很容易被不良信息所干扰,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导引予以引导很容易导致其价值观的扭曲对自身以及其他人造成伤害。在报道中,我们常见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如果不是报道证实谁也想不到那样严重且暴力的案件会是未成年人所为。所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帮助学生远离罪恶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曲直,拥有正向的价值理念。
(三)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日常的语文课本或者教师推荐的课外阅读中,经常领略到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知识。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发展的根基,学生能在传统文化的润色下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上至诸子百家、琴棋书画下至传统节日民间工艺,都是我们国家的瑰宝,在日益的接触和感受中,让学生对于国家文化更加了解,从而也激发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四)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是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必须具备的品格和能力,它使我们拥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对社会国家的关爱,以及不断的合作创新[1]。通过这种能力的培养能让学生对自身有更高的要求,始终向前做正确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将自己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文本细读,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文本细读就是精细化阅读,要求我们再读一篇文章的时候不能草草的了解基本大意就结束了,而是要逐字逐句的精细化阅读,让学生了解每一段话每一个句子甚至每一个标点的含义,以便于让学生更加了解作者的真正用意,也能进一步的分析文章的整体结构以及写作手法,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本细读还能够磨炼学生的耐性。让学生能够井下心来感悟文章的精神,进而养成不慌不躁的良好性格习惯。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要仔细阅读文章中的每一个句子,特别是难懂的句子或文段要反复阅读,只有将每个句子都读明白了才能明白段落大意。就像“薄薄的青雾浮在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2]”,看似简单又充满趣味性的描述,将整个意境都渲染的浪漫至极。认真揣摩句子的写作手法,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从而让自己对这篇文章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是需要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独自探究式,考虑到单个学生的学习效率低,故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来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组学习不但能让每个学生都发挥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团队精神,学生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充分思考抒发自己的意见和小组成员共同解决教师设置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组员去想同一个问题同步进行而是将这个大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小步骤,并且每个学生都会有明确的分工,有充分的自主思考时间,组长分配任务之后大家进行自主探究,随后将探究的结果大家一起讨论,整合出最好的方案。小组学习中学习成绩好的也可以带动能力弱的学生一起进步,提升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纪念刘和珍君》时,组长可以对教师组织的教学任务进行明确的分工,让每一个组员都能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独立思考和探究。让第一组员去分析本文都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给第二个组员分配文章采取了什么结构来进行开展的;第三个组员要求他掌握整个文章的主旨大意;第四个组员做好文章故事中人物性格的归纳。之后大家就各自的任务进行讨论和汇总,最后将总结上交给老师,全班同学一起探讨。
(三)加强阅读教育,吸取文章精神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的阅读教育,重视学生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对于培养自身核心素养的内在价值。帮助学生拓宽视野的同时,教会他们汲取书中的精神品质内化成自己的核心素养。同时在学生阅读时教师要做正确的价值引导,让学生们去读一些激励他们健康成长的励志书籍。
         阅读是学生走进他人思想的一个过程,每一篇文章都隐含了作者的想法,再现了作者当时的品质行为[3]。学生要在阅读的过程中,保持对书本的尊重对作者的尊重,全心贯注的进行阅读学习。将自己的思想和灵魂充分融入到书中的世界,感受作者的心灵历程,吸取作者的正向价值品质,获得自身的提升。
结论:在新时代的推动下,教师一定要充分响应国家的要求,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语文知识水平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在学习中汲取内在的精神品质来内化自己的人格,将学生塑造成有道德有涵养的优秀当代青年。

参考文献:
[1]李友琼.论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以小说为例[J].名师在线,2020(12):19-20.
[2]崔驰,薛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245.
[3]陈达姗.读写结合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9(07):70-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