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幼儿园如何开展自主游戏活动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9期   作者: 张永雯
[导读] 幼儿教育不同于小学等其他阶段的知识型教育,它主要是培养幼儿的独立的人格、良好的社会群体关系、学习习惯等方面的素养

         摘要:幼儿教育不同于小学等其他阶段的知识型教育,它主要是培养幼儿的独立的人格、良好的社会群体关系、学习习惯等方面的素养,幼儿时期的教育对于孩子们智力、创造力的开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从当前幼儿学校在开展创造性游戏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索如何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如何有效开展创造性游戏等相关策略,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关键词:幼儿园;自主游戏;策略方法
         一、自主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
         幼儿参与自主游戏的过程也就是他们认识外部世界的过程,能够让他们在了解自己生活环境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身体协调能力和沟通交际能力,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还能尝试着去组织和安排一些事情,促使其个性的完善。在幼儿园中,教师引导幼儿组织和参与自主游戏,一方面可以为幼儿的校园生活带来更多乐趣,使其获得情感的满足,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则能够对幼儿的各种能力进行发展,让他们通过游戏和娱乐来认识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体会不同场景下的心情、尽情展现自己的思维活力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为之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幼儿园自主游戏的现状分析
         1.趣味性不足
         自主游戏对于幼儿的生理与心理发育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但目前部分幼儿园对游戏的开发和应用是较轻视的,因此导致了教师组织的游戏缺少足够的趣味性,很多幼儿没有积极自主的参与其中,进而限制了户外自主游戏的开展,令其价值没有得到体现。其次,很多幼儿园的户外自主游戏,游戏的内容相对单一,目标也不明确,造成此类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游戏设计没有以幼儿为中心,在此前提下,即使加入了趣味性元素也无法有效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2.游戏时间不足
         户外自主游戏时间的不足是目前幼儿园教学中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幼儿园没有提前做好户外自主游戏的相关计划,没有综合考虑游戏的内容、场地和道具来对所需的时间进行科学的设定;第二是幼儿在户外自主游戏的过程中,自主性不强,幼儿园没有在安全的游戏环境下赋予幼儿足够的自由性,从而限制了户外自主游戏的效果。
         三、幼儿园开展自主游戏活动的策略方法
         1.关注幼儿兴趣,引导自主游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对于一个事物的兴趣会经历发生、发展以及消退的经历,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及时发现兴趣点。对于自主游戏而言,核心是前提,兴趣是关键。但对于幼儿来说,即便是个性相似,但其兴趣有可能不同。因而在具体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幼儿之间的个性差异,指引自主游戏方向,以便能够创设符合幼儿兴趣的分层游戏。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为自主游戏指明方向,也能为幼儿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例如,在主题活动《西游记的秘密中》,通过观察,发现孩子们对西游记里的几个经典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随即对班级的区角设置和游戏材料的投放进行了调整:美工区,投放了彩泥、水粉,孩子们可以泥塑、水粉画蟠桃;益智区,鼓励孩子和家长一起设计制作取经线路跳棋;建构区,提供各种建筑的图片和辅助材料,便于孩子们搭建南天门、东海龙宫等;表演区,孩子们通过竞选、投票的方式,确定表演剧目和角色,充分发挥幼儿自主性和参与性。
         2.将游戏与生活联系,增加幼儿的生活常识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认识周围环境,获得社会经验的重要途径。扩大幼儿对于生活的视眼,使幼儿获得丰富的生活知识。他们对于新鲜的人或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和热情。因此,幼儿教师要抓住儿童的这个心里,在游戏活动时间,帮助幼儿自主地开展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游戏,让幼儿在做游戏的同时,学到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内容。时间久了,他们的生活常识就会非常丰富,这有助于幼儿的全方面的发展和健康成长。


         例如,在活动课上玩《开门》游戏时,先给小朋友介绍游戏规则。游戏规则:给每个小朋友胸前贴一个人物小标签,比如陌生人,爸爸妈妈,大灰狼,自称为叔叔的陌生人等等。然后,教师在地上画两个大圈,一个大圈里写着开门,一个大圈里写着不开门。当教师给小朋友贴好标签后,小朋友根据自己的感觉如果自己在家的时候,选择该不该给这个标签上的人开门。当小朋友们都站到自己选择的圈里后,教师检查小朋友的对错,对了的小朋友奖励两块小饼干。最后,再给小朋友讲述什么样的人可以开门什么样的人不可以开门。这样教师将游戏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可以增加幼儿的生活常识,有助于儿童更好的成长。
         3.注重观察,适时适度介入指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场地更开阔,这就要求教师更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在幼儿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中,教师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手,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地观察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从幼儿的外显行为解读其心理状况和游戏水平,再对幼儿进行有效指导。在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指导方面,我们主要运用平行介入、干预式介入的方法。
         比如当幼儿在游戏中玩法较单一、对教师提供的材料不感兴趣或者不会玩时,教师运用隐性的指导方法引导幼儿模仿。又如当幼儿游戏出现严重违反规则或攻击性的危险行为时,教师直接介入游戏,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直接干预。而当幼儿在很专注、很顺利地进行制作活动时,老师最好不要在此时去打扰他,以免中断幼儿的思维、影响幼儿的活动。教师适时适度的指导,真正体现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使每个幼儿在最近发展区得到应有的发展。
         4.鼓励幼儿间交流分享游戏经验
         幼儿间的自发交流更有利于表达自身的真实情感,通过游戏故事交流分享,促进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增进感情,在交流中培养幼儿们的个性与独立人格。
         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交流学习环境,鼓励幼儿勇于站在大家面前讲述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分享一些游戏中自己完成任务的小窍门。教师将交流活动的主场交给幼儿,在交流活动中教师充当指引者的角色,巧妙地利用指引性的话语,如“你认为哪一个环节使你印象深刻?”“在哪一个游戏环节中,你有好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可以把你在游戏中的收获分享给大家好吗?”“如果在游戏过程中与朋友发生了争执,你该怎么做呢?”“下次游戏你还想玩哪一个环节呢?”等交流语言。
         教师要善于营造活跃的游戏评价气氛,让幼儿积极地展现自己的想法,以此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幼儿各方面均衡发展。“自主游戏”应以幼儿为主角,教师根据情况转换自己的想法,切实为幼儿考虑,将自主游戏的主权交还给幼儿,使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平等与尊重,真正使幼儿成为游戏的小主人翁。
         四、结语
         幼儿教育活动是促进幼儿学习、认知和自主性发展的一个过程。所以幼儿老师有必要进行创新性的游戏活动,加强对孩子们性格、智力、行为、习惯等方面良好素质的培养,做到在游戏的开展满足孩子们的“个性化”需求,为孩子们开展创造性游戏,以便在创新性的游戏中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丁金霞,孙白平.基于“生态教育”理念的幼儿园环境创设[J].新教育,2018(16).
         [2]邹淑娥.试论幼儿园自主游戏的实施途径[J].成才之路,2019(10):69.
         [3]陈淑珍.幼儿园自主性游戏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师,2019(10).
         [4]张国平.幼儿的自主游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