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探究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9期   作者:余榕音
[导读] 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所占的分数比例越来越高,阅读也便成了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摘要: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所占的分数比例越来越高,阅读也便成了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阅读积累能对学生带来一定的优势。当然,就目前来看,学校对语文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师要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现状;教学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课堂上教师讲解方式枯燥,学生容易走神
         当前我们语文的教育体系已经十分完善,知识内容越来越丰富。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条件。然而这也产生了一定的弊端。我们很多老师,逐渐被框架在这个体系中。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朗读文章、对每一种类型的文章都采用了同一种阅读教学方法,毫无创意,阅读的讲解也很枯燥乏味,没有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这样的方式并不少见。但是我认为,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这些机械的、单一的循环往复的教学方式。相信大家都见过这样的现象,上课期间,许多学生会有发呆,打瞌睡,走神、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意外的事物等等现象。之前也曾讲过,小学时期是学生学习能力最高的时期,除此以外,这也是他们活动能力最高的时期。他们对所有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课堂之内是无限循环往复的单一的枯燥的教学内容,相比之下,课堂之外一只刚飞过的鸟儿都比这有趣。对于这一点我们要理解,也要加强改善。对于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而言,打破陈旧的教学方式很重要,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来进行合理教学,探索出有趣的阅读学习方式和环境,充分吸引学生。
(二)教师对于阅读理解的题目设计不精,无法很大程度提升阅读水平
         虽然我们的教育体系已经十分完善,我们所运用的教材在各方面都十分适配我们学生学习,然而在我们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却往往容易出现阅读问题较为空大,没有针对性。要明白的是,小学在这个年龄段是很少会有自己的判断和认知,他们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从而举一反三。因此,如果在阅读教学层面有了不合适的引导,那么后果一发不可收拾。比如说,往往阅读文章后,老师都会提出“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阅读全文,理解全文的意思”等,这些问题泛泛而谈,对于小学生而言,并不能对阅读能力有所提升。此外,这些空泛的字眼,不管是小学还是初中还是高中,都是适用的,缺乏了小学阅读的针对性,没有给小学生切实可行的阅读教学目标。甚至在小学阅读教育过程中,还有些教师完全不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特点,进行大众化教学,这样对于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其实是有很大的局限的。
(三)对学生的答题评价过于简单,一定程度会影响学生积极性
         小学阅读是基础,在进行阅读的时候,需要发散思维,多方面考虑问题,这也会导致学生脱离文本的理解现像的出现。而教师在评判阅读理解的时候,往往会简单地用“好”、“不错”、“不对”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会极大程度的影响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他们不能理解真实、具体的的评价反馈。

如果面对学生理解误差的出现,老师不加强疏导、指引,很容易让学生养成我行我素的学习缺陷。
(四)太过于重视阅读结果,却对于分析过程重视度不高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讲到有关春天的文章,老师总喜欢让在座的学生进行《雷雨》等著名文章的诵读,这使得阅读教学中出现了水平较低的重复性。教师过度重视阅读的结果,而且忽视了这个过程,一味地进行自己的讲解,细细分析,从而得出结果,“引导”学生归纳出结论,很多时候为了追求标准的答案,而直接将答案读出来,叫学生们将答案一字不差的记下来,这会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受到限制。
二、对于教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建议
(一)设立积分奖品制,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根本任务,增加趣味性
         活跃课堂气氛是一个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兴趣的基本方法。如果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能设立积分制,以积分兑换奖品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也很大程度提高了他们的兴趣。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根本任务,增加趣味性是一个很能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的一个方法。从传统意义上来讲阅读的确是一个枯燥乏味而且有一定难度的过程。再加上小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让这样的阅读教学变得有趣,确实是一件困难又充满挑战的事情。作为教师,我们很容易发现学生一些很有趣的现象,他们会时不时发散出一种天性。何谓“天性”,这其实就是在没有任何教育的情况下,他们自己就形成了独特的学习方式,虽然很稚嫩,却十分适用。阅读理解,不同的文章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文章也分叙事性文章、散文性文章,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文章性质,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要慢慢培养学生们对阅读的兴趣,当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一点get到了,也要积分奖励,这是提高学生积极性很好的一个方式。
(二)利用好多媒体带来的便利,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
         现如今大家都深有体会,网络已变得十分发达,网络也给大家带来了很多便捷,在生活中无处没有网络。那么在学习上,我认为,同样要顺应时代,不能仅仅局限在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小学学生很容易对色彩鲜艳和灵动有力的事物产生兴趣。我曾经学语文教材中的《我的家》为例,进行阅读教学前可用歌曲《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或者利用多媒体播放情景喜剧《我爱我家》的相关视频实施导入,学生对此十分感兴趣。最后我布置的作业,发现学生对此文章都有自己的见解,有些还超乎自己的想象。我们也许会感叹,现在的学生喜欢电视,喜欢手机,喜欢电脑是一种悲哀,但我认为,这是时代趋势在发展的表现,我们应跟上时代进步,改善我们的教学方式,趋利避害,这才是真正关键的地方。最后,我认为我们可以创造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增加有趣的活动方式,比如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比如增加演讲的方式等等。这些均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浓厚兴趣,阅读教学会显得轻松愉快,学生的思维也会十分活跃。使得在游戏活动中轻松学习和认识最后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三、总结
         小学阅读兴趣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只有去探究如何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抓住这些点,进行适当指导,都会对学生的阅读产生一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在课堂上教师也要抓住每分每秒,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讲究方式方法,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吸引学生,使得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打好一定的阅读基础,为今后的阅读做铺垫。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