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讲台三年的我,今年有幸再次走进教室,走上讲台,走入学生心中。由于种种原因,我被安排接手该校语文综合成绩最差的一班。曾经在教学活动中游刃有余的我,满怀信心地走进课堂。但实际上,他们的成绩比我想象的要糟糕得多。全班43个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80分以上的一个也没有,60分以上的8个,20分以下的12个。听到其他老师对这班学生的评价,我几乎达到心灰意冷的地步。再看看该班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连读声韵母都不会的15个,写字像甲骨文的9个。其他的语文知识和素养简直无法提及。
面对这样一个班级,是像其他前几任语文老师一样得过且过,还是把他们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我举步维艰,同时也束手无策。但是,一种迫使急救的心情始终占据了我的心头。
如何拯救这样一班学生的语文成绩?我查阅了很多资料,也请教了很多教师,得到的最终结果是——用心。
一、用心分析该班学生的基本情况
经过了解得知,该班学生语文成绩之所以这么差,是因为频繁更换语文老师,达到每一年换了一个语文老师。老师各有各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但是学生刚刚适应和接受新老师的教学模式,结果,下学期就换人了。还有就是接手这班学生的老师,上满一年后,总是想法设法换到其他班或者申请去教一年级,也不愿意继续带着这班学生走。经常更换老师和老师对学生的讽刺性打击,让学生对学习没有了兴趣,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上课不主动发言,下课不与老师交流,总是死气沉沉的。学生对老师的不信任和失去对高分的期盼,失去了对读书的求知欲和高分的荣誉感。促使了该班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激情,同时也找不到学习的方法和努力的方向。找到了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就分析和整理出一套对他们行之有效的的方法,一起带动和鼓励他们自觉提高,努力奋进。
二、用心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常言道:人逢喜事精神爽。一个学生的精神面貌,将会影响到他们学习状态。同样的,教室作为学生的学习阵地,也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一个全身脏兮兮的学生,会用心去读书吗?一个杂乱无章的教室,会有很好的学习效果吗?
要想切实帮助差生提高成绩,第一要务不是急于为他们补功课,而是要先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男生是否头发长了,女生是否头发乱了,所有学生衣着是否干净整洁?学生的桌椅是否摆放整齐,教室里是否清洁?凡是影响教学的各种因素,我都会用心去注意到。只有让学生自身感觉有精神了,才会使他们以饱满的精神热情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三、用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前面的基础上,学生有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为接下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了基础。那么,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该如何去培养呢?我认为,主要应从这样几点来考虑:
一是培养每天至少记一点东西的习惯。对于差生而言,他们可能落下的功课很多,不会的题目也很多。如果你一天要求他们记住的东西多了,那么他们可能一点也记不住。即使当时记住了,但由于短时间的强化记忆并不能持久,可能第二天就忘记了。所以,我的要求很小,每天布置的作业也很少,不同类别的学生布置不同要求的作业,但是要求全部达标。
二是培养学生每天主动记忆的习惯。
语文学习,外乎不了拼音学习和词语记忆。对于这样的一群学习困难者,每天听写一定的词语,是促进学生学习最基本也是最凑效的方法。以前我的方法是每天布置10个词语,让学生课后自行记忆,第二天的课堂上听写任意的5个。虽然只听写五个,但是学生却要10个完全掌握,才能确保听写的那5个能全部写出来。但是面对这班学生,我每天只敢布置5个词语,当然是包括拼音。
第二天听写的时候,只是打乱词语的顺序而已。对于他们,不能一口吃一个大胖子,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地来。每天视听写的效果来决定,第二天是否布置新的听写记忆任务。时间久了,即使你忘记布置记忆任务了,学生都会主动地问:“老师,明天听写哪几个词语?”同学们也会自己与自己对比,自己与别人对比:我现在有多少个优了、我已经连续坚持有多少个优了?在对比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自己学习和互相学习。经过循序渐进的对词语和拼音的记忆,我想,他们肯定会取得一定的成绩,并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习惯。
三是培养不懂就问的习惯。我经常对学生说:学问学问,“学”与“问”是紧密联系的,如果没有“问”,也就不能称之为“学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就连班级的“尖子生”都会有很多不懂的问题,何况对于这些"差生"呢?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要想真正地帮助差生提高成绩,就必须要培养他们不懂就问的习惯。对于不懂不会的问题,可能只是学生自己一时没有想到某一点而已,也就是说,可能离正确解答只有一步之遥。这时,如果有老师、家长或同学稍加点拨,可能就会让问题迎刃而解。但是,要想让差生开口问问题,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哦。因为这些学生长期因为成绩不好,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不敢随便问问题,因为怕被嘲笑。所以,我的要求是,每天你必须问一个语文问题,不管你问老师还是同学。每天至少问一个语文问题,这是一个任务。当然了,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胡乱地问问题。而是迫使学生去努力学习,去探索,让他们去发现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确实不会了,就把这个问题作为“问题”,向被人求救。要想做到真正的“每天问一个问题”,是需要培养和鼓励的。
四、用心为他们查缺补漏。
每当看着教室里这些让你又气又恨的学生,你是像其他老师那样放任不管,只管自己完成教学计划和任务呢,还是要想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用心给他们补救补救?我选择了后者。我复印了一年级的声韵母表和整体认读音节发给每个学生。要求他们从汉语拼音开始,会读会写会拼读。同时也下载打印了大量“读拼音写词语”的练习,每天要求他们做一页。一是训练他们对拼音的拼读组合能力,其次是训练他们对词语的认知和记忆能力。
在拼音和词语有了很多进步后,我将会复印一些词句、语法等有关语文知识的练习题,让他们能补则补。尽可能地赶上学习的永无止境这趟快车。
五、用心和他们真诚交往。
面对差生,很多老师都会体现出不厌其烦甚至表现出恨之入骨。但是感情就是这样的,你越恨越无法解恨,反而只会加重你对他们的痛恨。我们何尝不把恨转化为爱呢?爱他们的什么?爱他们取得的一点点成绩,爱他们今天穿着很干净,爱他们今天很主动地举手回答问题,爱他们在渐渐懂事……
教学成绩就是一个方法+时间+汗水的结晶。我们只有用心陪伴,花时间陪伴,真诚与他们交流,才会在教学中有明显的成效。自从接手这个班,我把有午休的习惯改了,把午休时间拿来陪伴他们了。我改了,把我的急性子改了,改得对他们多一些鼓励和表扬,少一些怨言和气馁。我变了,把教师变成了家长,以一个家长的身份来和他们共同克服学习困难这一难题。
我们常说“化悲痛为力量”。想想这些学生就是自己的亲生子女,你会放任不管置之不理吗?你会一棍棒打死他吗?学生的成绩差,其实他们也不情愿的。我们作为老师,请别总是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要想办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真诚地用心陪伴他们。我就是一个犟驴,并不会像其他老师那样,上满一学年就“一哭二闹三上吊”地离开他们。反而我会把他们当成我的一个实验器材,在他们的身上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在我的带领下,经过一两年的不懈努力,能取到明显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