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学前教育管理探讨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9期   作者:李承宗
[导读] 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起步阶段,学前教育管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

         摘要: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起步阶段,学前教育管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教育中更加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在学前教育中被逐渐应用与实施,为学前教育管理提供了方向。本文主要对学前教育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以人为本理念下学前教育管理的途径,希望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以人为本;学前教育;教育管理
         学前教育是幼儿接受知识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年龄比较小,未能建立完善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需要教师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帮助他们养成良好品质。为了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学前教育涉及范围要广泛。幼儿教师要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坚持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中逐渐引导幼儿,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成长,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时光。
一、目前学前教育管理现状分析
         孩子在学前教育中认识世界,树立自身的价值观,所以学前教育对孩子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学前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幼儿教育的关键时期,采取恰当的学前教育管理方式。近几年,学前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进步,给学前教育带来一定的影响,导致学前教育忽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实施[1]。学前教育机构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未能充分认识学前教育的基本职能。除此之外,政府部门将发展重点放在中学以及大学教育上,缺少对学前教育的重视,这些因素严重阻碍着学前教育的长远发展。
         学前教育发展阶段,需要不断改革学前教育管理模式,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学前教育管理不能按照以往管理学方式进行管理,由于管理对象都是未成熟的幼儿,价值观念尚不完善,进而增加了学前教育管理的难度,已经成为学前教育工作者重点思考的问题。
二、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下学前教育管理途径分析
(一)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学前教育主要开设场地就是幼儿园,幼儿园建设质量与水平直接影响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实施。在幼儿园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幼儿性格特点以及实际需求,为幼儿设置相对应的活动场地与设施,进而满足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情况。教师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充满愉悦的氛围下展开活动,对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大帮助。
         首先,在对幼儿园进行整体建设时,在设计建筑外形与装饰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心理需求,选择色彩鲜艳的涂料与饰品进行装饰,以免幼儿对幼儿园环境产生厌烦心理。例如,在幼儿园外墙表面用颜色艳丽的油彩画画,尽量画一些幼儿感兴趣的卡通人物或者动画中的角色,通过色彩艳丽的图画,刺激幼儿感官发展。在选择装饰物时,可以选择一些孩子喜欢的小动物、气球等进行室内装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积极性与热情。另外,在整体环境建设时,要明确划分活动场地,以保证学前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革新学前教育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在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下,幼儿教师要转变传统学前教育管理思想,紧随时代发展步伐,接受现代化思想的熏陶与感染,进而创新学前教育管理模式。相较于传统学前教育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因此,幼儿教师要主动学习先进思想,了解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实质,在幼儿园建立公开教学模式,组织不同园区、不同班级教师走到一起进行教育经验的交流,定期组织线上、线下培训课程,甚至有条件的幼儿园组织教师出去深造,掌握现代化学前教育管理理念,进而制定符合幼儿成长与发展的教育管理模式[2]。
(三)帮助儿童塑造健康人格
         幼儿在接受学前教育之前,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前教育对孩子健康人格形成的影响。因此,在学前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融洽的教学环境,带着宽容的心态,容忍孩子犯下的错误。除此之外,幼儿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以身作则以自身人格魅力去感染幼儿,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具有很强的模仿性,教师在言谈举止直接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会直接影响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幼儿园在设置教学课程时,要考虑到孩子全面发展情况,采取多元化课程设置方式,进而满足不同兴趣爱好的孩子的需求。例如,在幼儿园课程设置中,可以根据学生兴趣为学生设置音乐课、美术课以及手工课等,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课程,教师要耐心指导孩子,与孩子一起完成教学任务,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友善与热情。
(四)吸取多方意见体现学前教育管理的民主性
         民主性是以人为本学前教育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教师具备广阔的胸襟,结合家长、社会以及幼儿的努力共同完成学前教育,听取各方意见,制定科学有效地管理策略。在与家长交流过程中,要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教育中,加强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确保学前教育的完整性与实效性[3]。
         幼儿园实际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定某个时间作为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走进幼儿园见证孩子的成长。同时,教师可以安排一些游戏内容,让孩子与家长一起完成。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两人三足的游戏,让家长与孩子的脚绑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努力完成比赛,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孩子与家长的亲密度,同时还会提升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此机会下幼儿园可以将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以及遇到的问题向家长反应,与家长形成统一战线,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结论:
         综合上述,学前教育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有利于孩子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与发展,推动和谐班级的建立,保证幼儿在此阶段可以健康成长。幼儿教师坚持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根据幼儿性格特点与实际需求定制教学课程内容,结合幼儿心理需求为幼儿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内容,加强幼儿价值观念的培养,建立正确的学前教育管理模式,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萍.以人为本学前教育管理的新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37):3.
[2]刘洁.以人为本导向下的学前教育管理探析[J].神州,2018,(14):145.
[3]叶丽霞.以人为本学前教育管理新思考[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4):184-184.
[4]郝建英,陈少国.以人为本学前教育管理新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18(1):2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