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助推中国治理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5期   作者:许航瑞
[导读]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进一步论述了制度化的治理对党执政方式的改进和科学领导国家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优势为中国共产党如何实现国家层面的长治久安提供了强大的方法论,因此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安定了民心的关键,也是社会主义自我发展的关键。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进一步论述了制度化的治理对党执政方式的改进和科学领导国家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优势为中国共产党如何实现国家层面的长治久安提供了强大的方法论,因此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安定了民心的关键,也是社会主义自我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度体系;治理效能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之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之源不是凭空而来的,是将以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党的指导思想的深刻运用,是中国人民七十年建设伟大实践中得来的结论。马克思主义学说是真理性的、科学性的,这一点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经验中可以完美论证。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基础;邓小平成功开创;江泽民捍卫推进;胡锦涛坚持发展;习近平继承发展创新突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自信的概念,其中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制度优势的自信。坚持制度自信就是要相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相信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推动发展、维护稳定,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自由平等权利和人身财产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植于中国大地,背靠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从人民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浴血奋战所总结出来的光辉大道,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所创造的一大创举,具有强大生命力。四中全会《决定》所传达的精神告诉我们这个伟大的制度只能坚持,并且只有坚持和完善这一条道路,才是中国实现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的路,才是中国人民制度自信的表现。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的具体体现
        回首中国新中国成立的70年是一片片腥风血雨一道道艰难险阻,国际国内百年之未有的大变局之下,中国这片大海正翻滚出一片片新天地。是的,中国共产党从来不怕就不怕挑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中国、在世界一路高歌引航。而我国所获得的一切成就和政绩,都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下开展的,是我国治理能力治理现代化水平的表现。
        第一,表现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在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得出了一定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结论。这就要求党所做的一切决定必须有利于人民,时时刻刻为人民着想,保持自身革命精神,勇于自我革命,不断领导人民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第二,表现为人民当家作主。第二点还是表现在人民上,经过70年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变化,在物质条件得到满足的同时,人们要求政治、文化、生态、民主等更深层次的要求,中国共产党作到把人民利益放在心间,时时刻刻不忘代表民利益的初心。没有人民就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建立在密切联系群众基础上实现的。毛主席曾经高度的评价“中国的抗日战争就是人民的战争”。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人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自己的使命是人民所赋予从而要紧紧依靠人民。
        第三,表现为全面依法治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在这样一个大国执政,要保证国家统一、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都需要秉持法律这个准绳、用好法治这个方式。”完善的法律基础是保障,保障人民行使权力有法可依,让社会处在法律的阳光照射这下。
        除此之外,中国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也都彰显了巨大的优势,他们的发展都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下,这是一条伟大的道路,一种伟大的思想,一项伟大的事业。
        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方式
        第一,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体系。要有全面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整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是我们党和人民在长期的历史经验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所以它们之间要相互配合完成,相互呼应。中国发展的各个方面看似各个领域,其实是处在同一个整体之中,紧密联系在一起,治理国家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我们要制定好严密的体系制度,规范化、精简化、逻辑化。使政策之间互相配合,经济领域与政治相互呼应,将政策扎根于拥有5000多年优秀传统文化这片土壤,同时使社会、思想、法律、生态、外交等领域全面开花,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国智慧。
        第二,因地制宜,做好落实。好的制度重在落实,只说不做等于没说,说的正确落实不力等于没说。落实就是马克思所讲的实践,实践好落实好,才能有好的结局。就像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举,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没有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中央制定出好的制度政策,各级各地方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将具体制度与本地方实情相结合,把握好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就要求地方干部,各级领导多做工作,提高领导能力,做到运筹帷幄。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制度落实意识,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一系列政策思想的条件下,有落实制度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改革到现在,好吃的肉已经吃完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我们要在“啃骨头”的过程中,不怕问题,不怕麻烦,将中国实际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紧紧结合,遇到问题向总制度要答案,积极面对,树立制度自信的信念。
        参考文献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陈雪薇-《学习时报》-2013
        [2].《谈谈中国共产党人的“四个自信”--理论-人民网》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全面依法治国,开启中国法治新时代——学习<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人民网
        [4].《习近平谈改革》新华网2014年2月9日
        [5].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陈雪薇-《学习时报》-2013

作者简介:
        许航瑞,女,汉族,山东烟台人,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