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培养优生——如何做好优生心理工作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5期   作者:王志敏
[导读] 高中时期是一个人学习生涯中最为关键的学习阶段,因为高三面临着高考的压力,高一高二则需要为高三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因此高中阶段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高中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引导学生在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时要学会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尤其是优等生,由于优等生在学生多方面具有较强的好胜心,因此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一方面影响学习成绩,另一方面还影响了学生
 四川省雅安市田家炳中学  四川  雅安  625000
        摘要:高中时期是一个人学习生涯中最为关键的学习阶段,因为高三面临着高考的压力,高一高二则需要为高三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因此高中阶段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高中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引导学生在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时要学会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尤其是优等生,由于优等生在学生多方面具有较强的好胜心,因此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一方面影响学习成绩,另一方面还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于高中生的个性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个性发展;优生;心理工作;具体措施
       
       
根据科学研究结果显示优等生虽然在学生成绩上非常优秀,但是大多数优等生在心理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例如好胜心、心理脆弱等,会严重影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父母”,对出现心理问题的优等生需要定期开展心理教育,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化发展,做好优等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引导其建立完整的人格,帮助改掉不良习惯,基于此本文从高中班主任的角度出发,对如何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培养优等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现做出以下阐述。
        一、为优等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的好坏对于优等生个性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是学生顺利开展学习的基本前提,因此要想培养优等生的个性就要从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出发,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放松心态,基于此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
        早定苗子,营造环境
(一)        班主任要认识到优生的个性化培养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学生良好个性的养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对此高中班主任要及早定好优等生的苗子[1]。在高一阶段班主任要对学生的智力水平、自律能力和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观察,尤其是学生的心理特征,是今后个性培养的重点。在选定优生苗子时可以参考两个条件,第一是学习成绩优异且智力水平较高的学生,二是不偏科且学习习惯良好自控力较强的同学,定苗子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而来,到高二下半年一般就应该定好优等生苗子,提高教学针对性。
        加强合作学习,减轻优生心理负担
(二)        优等生受到同学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会出现与其他同学不合群的现象,容易受到同学的排挤,长期以往形成孤僻的性格,从而不利于优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班主任可以通过分组学习方式来加强优等生与其他学生的合作学习,在学习上优等生可以帮助组内的同学,提高其他学生的学习成绩,让优等生不再孤单,班主任应该将分组教学法应用到每科教学当中,尤其是物理教学,物理理论知识的跳跃性较大,比较难以理解,会出现断层式的教学效果,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因此可以通过组内帮助提高整体物理成绩。
        分组教学的具体实施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第一,根据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平均分配的原则分好小组,并命每个组的优等生作为该组的小组长,明确组长的任务。第二,每个组的优等生要做好检查和交收作业的工作,对于组内其他同学作业的完成情况予以指导,拉近与同学之间的关系。第三,督促组内同学完成作业,及时发现同学在学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物理试验报告等作业,优等生在帮助其他同学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营造协同合作的学习环境[2]。

分组教学一方面可以拉近优等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距离,改善优等生的孤僻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整个班级的学习成绩,营造一个轻松和谐、温暖喜悦的学习氛围,从而达到减轻优等生心理负担的作用。
        加强与优等生家长之间的联系,全方位了解学生心理
(三)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尤其是优等生的家长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成绩的管理,有些家长会过于严格,从而给优等生带来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精神压力,基于这种情况班主任应该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实施家校联动个性发展培养措施,向管教严格的家长灌输科学的学习管理理念,组织家长交流会,让家教做得好的家长来传授经验,建立健全意见协商机制,从家长方面为优等生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从而促进优等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引导优等生要正确认识自我
        优等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给自己施加过大的压力,除了改善外部学习条件还应该关注优等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品格,对此班主任首先应该引导优等生要树立理念、认清使命。可以通过单独谈话来引导优等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志向,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将来在社会中应当承担的责任,推荐他们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拓宽视野。其次要鼓励优等生要积极进取、永不放弃,有很多优等生在某一次考砸当中就会迷失了自己,对以后的学习失去了信念,因此班主任要教导他们遇到挫折要勇往直前,在学习困难面前战胜自我,为其提供更多的实践学习机会,不断的发掘自身的学习潜力,超越自我,帮助优等生树立信心[3]。
        三、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高中面临高考的升学压力,再加上各科老师不断的加强教学力度,使学生投身在题海当中,在茫茫题海中优等生会出现迷茫、烦躁等不良情绪,因此班主任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学习计划要细化到每月、每周甚至每天,每天做题量是多少,尤其是物理题,物理化需要多做题,在题中提高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并制定每月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掌握科学的做题方式。其次要要求优等生以及其他学生都有自己的错题本,反复的联系自己的错题,查漏补缺,明确学习路径和目标,让优等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做到有的放矢,减轻心理压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个性,促进优等生全面发展[4]。
        结束语
        总之,班主任做好心理工作对于高中优等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帮助优等生建立良好的人格,需要班主任做好相应的心理辅导工作,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加强与优等生家长之间的联系,全方位了解学生心理特点,为优等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杜玉霞.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培养优生——如何做好优生心理工作[J].数字化用户,2017,23(025):186-186.
        [2]程晓丹.高校绩优生心理健康状况探析与个性优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7,000(001):250-252.
        [3]吴百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如何培养语文优秀生[J].孩子天地,2016,000(030):108-109.
        [4]甘丽容.浅谈如何培养优等生心理健康[J].读写算,2018,000(024):39-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