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关照下的商务英语函电翻译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5期   作者:张世磊
[导读] 接受美学翻译观重在关照目标语读者,尤其强调目标语读者的审美特性及语言习惯。商务英语函电作为实用性文本的代表和国际贸易的重要工具,鲜有人分析其在美学关照下的翻译原则及策略。考虑到接受美学翻译观下的读者关照问题,本文试图以此为切入点分析商务英语函电的相应翻译原则并提出策略,以期能增加对商务英语及函电的美学性认知,从而促进互贸。

 四川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65
        摘要:接受美学翻译观重在关照目标语读者,尤其强调目标语读者的审美特性及语言习惯。商务英语函电作为实用性文本的代表和国际贸易的重要工具,鲜有人分析其在美学关照下的翻译原则及策略。考虑到接受美学翻译观下的读者关照问题,本文试图以此为切入点分析商务英语函电的相应翻译原则并提出策略,以期能增加对商务英语及函电的美学性认知,从而促进互贸。
        关键词:接受美学 商务英语函电 读者关照 原则及策略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化,国际贸易更显蓬勃之势,商务英语翻译因其较强的专业性行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方向。而商务函电又是跨国贸易中必不可少的一门沟通工具,在整个对外商贸中地位举足轻重。过去少有人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分析商务英语函电,但事实上,不管是从词汇、语法、语体还是语用角度来讲,商务英语函电的美感都是其不可置否的一部分。再者,不管是以沟通效率还是商业效益作为基准,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都十分必要。
       
        一、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这一始于联邦德国的美学思想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其代表人物姚斯和伊瑟尔不断发扬并引申出了多个关于现象美学的核心概念,如期待视界等。接受美学理论重在强调读者的中心地位,认为读者与原作和原作者地位等同。接受美学强调目标语读者的审美特性,包括其审美水平以及对目标译文的心理接受程度。该理论还强调了读者的主体能动性和思想创造力。由于其独特的分析切入点,一些学者逐渐将接受美学引入翻译研究,并提出了接受美学翻译观,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来评价译文。朱立元(2004)曾谈到过姚斯的理解:“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关系中,后者并不是被动的因素,不是单纯的做出反应的环节,它本身便是一种创造历史的力量。”接受美学翻译观也认为:译文应顺从译文读者的反应效果,译作的好坏应以读者在何种程度上正确理解和接受译文为标准(邓艳, 2011:240)。
       
        二、接受美学关照下的商务英语函电翻译
        商务英语中不仅有许多专业词汇、半专业词汇,还有纷繁复杂的复合词、缩略词、古体词。而其句法更充斥着大量的条件句、被动句、圆周句等(王菲,2013:5-6)。而商务函电作为商业领域的重要接洽手段,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使用效率上,更体现在语言专业性和礼貌程度上。合格的商务英语函电不是机械化的文字堆砌,它是商业活动得以成功进行的保证,更是商业文化之间互换交流的过程,这一地位在当今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大背景下显得更为突出。接受美学不断强调以读者为中心来评价译文的优劣,在商务英语中引入接受美学这一概念,事实上可以进一步加强函电本身带有的交流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商务英语函电翻译更加简练、更富礼貌性且更有正式文体的语言美感。
       
        (一)接受美学关照下的商务英语函电翻译原则
        1. 礼貌原则
        如果将礼貌原则灵活恰当地运用在了函电翻译中,会大大提高互贸双方之间的信任以及尊重感。一封语言得体,态度恰当的商务函电是双方贸易稳固的基础。上世纪80年代,英国语言学家利奇提出了著名的礼貌原则,归纳起来就是如下六条(Leech,1983: 15-17):得体准则、宽容准则、赞扬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礼貌原则注重语言的度,既是恰到好处的利益之度,又是正式文体散发的美感度。从读者角度来看,这也能让收函方感到自己受到尊重。比如,函电中词汇层的翻译大多注意措辞的正面性,这是因为诸如感激的溢美之词能向对方传递尊重,从而帮助提升互贸双方的好感度,利于之后的继续合作。
       
        2.忠实原则
        函电内容一般具有相当的逻辑性,语言要求也是以精炼求达意,这就要求发函方简洁清晰地向对方表明意图。在翻译商务英语函电时,尽管应最大程度保留其正式语体和语言美感,但这也并非意味可以牺牲忠实原意这一原则。忠实于原文包括对原意进行完整、清楚和简练的传达,也包括对发函方语气和意图的正确传达,而不至于使收函方感到语言上的咄咄逼人或是强势,这样一来就照顾到了读者对函电内容或所陈问题的接受度。并且撰写时不应过分堆砌文字,应在忠实基础上选择达意清楚的措辞。只有在忠实的基础上进行翻译,才能避免意义的扭曲,从而最大程度地遵守经济原则,维护双方的经济利益,搭建好互贸双方的桥梁。
       
        3. 变通原则
        尽管商务函电的确有其固有的基本格式或不成文规定,如多次还盘过程大概会不断反复,互贸双方才能尽快达成一致;但事实上除去其公文化的一部分,商务函电早已超越了刻板格式化的文字本身,互贸双方的个人情感也早已融入其中。如此情况下,函电内容翻译便又需要变通,一面保留函电正式文体风格,一面对个人情感进行适度恰当地表达,如此既能保留正式语体之美,又能维持互贸双方的感情基础,而不致使对方感到己方语言太过冰冷。



       
        (二) 接受美学关照下的商务英语函电翻译策略
        1. 使用积极词汇
        这一积极词汇的意义是指多用正面词或非否定词,如:在句子中少用not,像can not这样的词语会给收函方传达出一种负面意义,而should not,must not这样的词语更会给对方一种盛气凌人的感觉,除非是在事态十分严重,必须向对方表明立场或必须立即敦促之时,一般不建议使用。事实上使用诸如failure或denial这样本身就含有负面意思的词汇,尽管看起来不会给人太过强硬的感觉,但其实仍然不如以正面意义来直接传达或表明句子本身的情态,即正面积极词汇(1)的表达感大于隐含负面意义词汇(2)再大于直接负面意义词汇(3)。以如下句子为例:
        (1)Your reply by January 1st will be highly appreciated.

(2)Your reply is expected by January 1st.
        (3)You should reply by January 1st.
        句(1)给人的感觉并不生硬,而且足够礼貌,给了收函方足够的尊重;句(2)尽管从语法句法上来说都没有问题,但始终给人一种太过程式化的感觉,expect隐含了一种催促之感;句(3)中尽管没有not这样明显的否定词,但should仍然透露出一种强势感,有命令收函方的感觉,想必也会给收函方带来不佳的阅读体验。
       
        2.使用半文言体
        在信函的写作中,半文言体多给人一种受到尊重的感觉,商务函电写作也不例外。从美学角度来看,半文言体所带来的书面化语体能给人以一种正式感,无论是发函方还是收函方都表达或接受到了尊重。此外相较单纯的白话文,半文言体表达干练精简,用更短小精悍的表达承载了语义,能更好地满足互贸双方沟通交流的目的。商务函电中诸如:将Dear Sir/Madame翻译为“敬启者”或“谨启者”、Yours sincerely翻译为“敬上”或“谨上”、You翻译为“贵司”或“贵方”、We are pleased to inform you. 翻译为“特此奉告”、Please send your reply. 翻译为“盼复”等例子都能体现出半文言体在商务函件中的重要程度,以及在整体语言上表现出的简练美感与尊重感。
       
        3.使用委婉意义
        在互贸双方建立业务关系的过程中,商务函电往来十分频繁,有时在反复还盘过程中双方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分歧,在胶着之时双方的语言艺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即便是在对方出价过低或提出不合理要求时,为了表示尊重或意在帮助互贸重回正轨,回复的言语个中也应尽量委婉。如在认为对方发盘价过高时,对比以下三个句子:
        (1)The silk of similar quality being retailed is less expensive than yours.
        (2)The silk of similar quality seems unreasonable to be sold at such expensive price.
        (3)The silk of similar quality are being retailed at much lower price.
        句(3)以最委婉的方式向对方表达了不满,没有提到“贵”这样的字眼,而是以目前市场售卖价更低来告知对方己方认为同质的丝品要价不至如此之高,言语中暗含的希望对方降低报价的意思。
       
        结语
        商务英语翻译涵盖面广,远不止于函电一项,本文之所以选择从接受美学角度来分析商务英语函电是因为其较强的交流性。国际贸易中互贸双方是来自不同文化的个体,尽管有着商业利益,但本质上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收发函双方都希望得到对方的理解和尊重,都期望贸易达成从而互利双方,那么如何体现这种期望就表现在了函电的语言艺术之上,从接受美学的读者中心来看就是换位思考,以期更好的交流效果,用语言的美感来传达尊重和意图,最终达到交易目的,推动贸易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立元. 接受美学导论[M]. 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63.
        [2]邓艳. 接受美学视角下朱生豪的翻译思想和策略[J].江西社会科学,2011(7): 240-243.
        [3]王菲. 美学观照下的商务英语翻译[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3 (4): 5-6.
        [4]Leech, G.,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 London: Longman, 1983: 15-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