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中,评价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来讲,在传统模式的教学过程中,评价只是单方面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而没有重视学生之间互相的评价,没有真正做到对学生鉴赏和评论能力的培养,所以要重视学生之间的互评。学生在欣赏评价同学的作品时,可以挖掘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自己的不足,这样才是真正有效的互评方式,通过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加之教师的正确引导,从而真正达到小学美术培养学生审美的目标与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作业;学生互评方式
引言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各个学科都受到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小学美术也改变了以往只是进行单纯知识讲授的教学模式,而是对学生的美术素养进行培养,注重审美能力与创作能力的激发。而在进行讲课与创作之余如何指导学生对他人的作品和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也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每个学生的学情与个人风格的不同,评价也会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而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能力水平,帮助学生进行高质量的评价能力的培养,将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体系变为以学生互相评价为主体的体系。
1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进行互评
基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学情,其身心发展并不成熟,有时在对待同学的作品时童言无忌,会直接说“丑”“难看”等词汇打击到同学的自信心,也使得学生的创作热情受到打击,对待美术教学也会产生抵触心理没有信心去进行创作。同样受限于其认知能力思维的发展不完善,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没有树立起来,不能对作品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也没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不能从创意、颜色等多方面去全面地看待作品,因此教师要努力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既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要培养审美能力。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评价,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好或不好,美或者不美这样的评价,要在保护学生的自尊与自信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与表达能力,同时教师也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在两位同学在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时,可以顺势指导学生,对学生提出问题,如这幅作品好吗,具体好在什么地方,是构图的平衡还是颜色的饱满或者是创意非常的棒,如果同学觉得不好,也要具体说出哪方面需要改进,提出自己的指导意见,学生就会慢慢在评价他人与被他人评价中努力汲取知识,发现并且弥补自己的不足,也会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师应做到全员参与评价。
在小学课程中,美术教学的课节与时间都是有限的,在短短40分钟内很难做到每个学生都可以阐述自己的想法并对作品进行评价,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是将优秀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少数几位同学进行评价,这样做是可以做到节省时间且不耽误教学时间,但不足之处也非常明显,不能让全部学生参与到互相评价中,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真正得到锻炼。如何做到教学与互评的平衡,既不耽误正常教学流程的进行,也可以使学生得到展示的机会,就可以采用小组表格评价法。
将班级内的学生按照人数分为几个小组,每组学生不宜过多,选出一名稍微成熟的学生担任组长,每位学生都会得到一张表格,表格中包括要评价的作品与评价的内容,学生们可以在表格上画五角星代替打分,并写下自己的评语。组内可以对展示的作品进行探讨,教师此时可以细心聆听各个组的讨论,做到顺势引导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完善学生的评价思路。在小组讨论结束后学生可以互相交换评价表格,高效率地完成互评工作,教师也可以根据表格上所学的内容,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审美水平,具体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出教学上的调整。这样既做到了全员互评,又不会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也让学生和教师得到了及时的反馈,充分让学生有观察与展示的机会,从而提高自身能力。
3做到互评方式多样化趣味化
针对小学阶段学生好奇心强,较为活泼,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阶段特点,美术教师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更投入其中,做到寓教于乐。首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式方法,在进行创作之后,教师可以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扮演评委,用打分牌对同学的作品进行打分,而后具体说出给分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评价兴趣,还能促使他们提高自己的责任心,对作品做到观察仔细并言之有物。其次还可以采用联合创作评价法。要在取得创作同学的同意下,评价者可以对其作品进行或文字形式或作画形式等的双重二次创作。无论采用的互评方式是什么样的,教师最根本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审美能力,并且能够在互评过程中,学会欣赏做到了解他人,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以及创作信心。而且对待小学阶段这样脆弱而又敏感的学生学情时,要使用鼓励微笑的正能量方法去进行评价,以鼓励指导为主,对待学生成果上有欠缺的地方要表述委婉,不能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与积极性。对待上文所介绍的各种类型的互评方式,做到灵活运用,可单一使用也可叠加使用,对不同的学生选择最合适的方法,从而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结语
在素质教育中,提倡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那么学生也应该是评价的主体,学生与学生之间处于平等地位,评价时往往发自肺腑真情实感,也更易于使对方接受。教师既要创造出积极的教学与评价氛围,用鼓励的评价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对待不足之处要言语委婉,在不磨灭学生学习热情的前提下,激励学生不断学习,从而取得进步。在这样互相评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做到客观公正地看待作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理念与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跃鹏. 浅析小学美术作业评价的多样性[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13).
[2] 梁婉菊. 优化美术作业环节促进高效课堂生成[J]. 美术教育研究,2017,(8).
[3] 刘江闽.小学美术作业多元化评价方法探讨[J]. 考试与评价. 2020(05)
[4] 唐晨怡.评价方式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7(06)
作者简介:
姓名:雷雪 出生:1993 性别: 女 民族:汉族 籍贯: 武汉 学历:本科 单位:武汉市光谷第十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