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吴文芳
[导读] 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教学能够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更好的理清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更好的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摘要】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教学能够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更好的理清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更好的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究思维导图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是小学一门重要的学科,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大多采取灌输式教学法,学生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不高。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引入到课堂中,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入,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和思考数学知识,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学习效率更高,同时还能构建良好的数学知识体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1.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时期,教育部门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具体包括:其一,教学方法单一。与城市小学不同,很多农村小学缺乏良好的师资力量,留在农村的教师以中老年教师居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教学理念落后,也很难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在课堂上习惯性采取灌输式教学法,导致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参与积极性普遍不高[1]。其二,课时安排不合理。当前我多大多数学校一堂课的时间为45小时,但是学生存在很大的个性化差异,各自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是不相同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将课堂所有时间都安排成数学知识的传授,就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感,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2.思维导图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起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以下针对思维导图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进行具体分析:其一,利用思维导图将数学知识化繁为简。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包含了很多抽象性、概念性的知识点,且知识点繁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相对提升。引入思维导图教学之后,能够将繁多的、复杂的知识点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更加系统性的展示到学生面前,同时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提升[2]。例如,在每个章节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将整个章节的知识点整理出来,从而更好的进行知识点复习,同样的在每个月、每学期的知识点总结当中,教师都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知识点进行整理,让知识点更加井井有条,这样学生复习的过程中,就可以直接翻思维导图来整理知识点,减少了学生复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对密集知识点产生的恐惧感,能够有效建立良好的知识体系,学生复习效果也会更好。其二,利用思维导图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大多采取灌输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化差异,同时由于教学方式的局限性,很多学生面对教学重点与难点的时候,很难真正突破[3]。引入思维导图之后,教师利用更加直观形象思维导图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突破重点和难点。所以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构建完整而清晰的数学知识脉络,将公式、图形、概念等充分结合到一起,让抽象化的知识点更加直观形象,学生理解难度更低,不但能够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效率,还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更好的记忆数学知识,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例如,在“圆”相关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预习,预习的主要内容就是整理整个单元的公式和概念,并且大概的知道圆面积与圆周长的区别,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带领学生在制作本单元的思维导图,将本单元涉及到的概念、公式等充分结合到一起,完成思维导图之后,再引导学生理解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考点,使课堂更具针对性和目的性,教学质量也会随之提升。其三,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记忆效果。数学学科包含了很多概念和公式,这些概念和公式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根本,所以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利用思维导图来完成课堂知识的总结,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记忆效果。课堂知识总结大多在每一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来回顾和总结整堂课的主要知识点,并且将思维导图画出来,帮助学生加深记忆,更好的提取有效信息。例如,在“统计与概率”相关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本堂课中有关于统计和概率的相关知识点,然后自己尝试绘制思维导图,同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找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更好的进行课堂总结,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会更加深刻。其四,利用思维导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十分关键,将思维导图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机会,学生参与积极性更高,学习效率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也会随之提升。例如,在“圆的面积”相关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班上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以小组的形式自己动手分割圆,并且尝试将其拼成长方形,再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心思,来制作思维导图,更好的对圆的面积进行总结,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高,学习效率也会更高。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门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农村小学教师还需要更加重视教学改革和创新,将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引入到课堂中,利用思维导图更好的突破重点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钱学. 浅析思维导图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中国校外教育, 2018, 653(33):128.
[2]常丹.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科教导刊旬刊, 2019, 361(01):156-157.
[3]苏立强.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新课程(教研版), 2019, 019(005):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