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科学的语言,具有严谨缜密的逻辑结构,是教师们公认的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开发智力的重要手段,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更是处于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整体框架中的关键位置,它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本文以人教版四年级下“轴对称”一章为例。通过对“轴对称”这一知识点的学习和思考,分析探讨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相关策略,通过这些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理性思维;轴对称
小学是学生以积累基础知识为内容、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但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具有严谨缜密逻辑结构的学科,培养小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实践能力成为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新要求之一。在进行相关数学教学时,不仅要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帮助学生打好数学学习基础、运用灵活敏捷的逻辑思维解析题目的同时,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注重渗透若干知识碎片背后蕴含数学思维和理性思维,从而使学生在科学方法下提升自己的数学思维,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度、理性的思考,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综合素养。
一、通过“自主探究”引出数学问题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受生活的启迪。数学教材是对现实生活中数学知识的提炼和升华,但对于这个阶段的小学生而言,以“填鸭”式的灌输或苦口婆心的讲道理等方法讲授数学课,很容易引起这个阶段学生的逆反心理并且达不到预期效果,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帮助要恰到好处,这样才能防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依赖思维,只有营造一个人性化的数学课堂,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亲身实践,让学生既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将感性和理性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头脑中数学知识,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不是让他们一味的被动等待着知识的传递,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以人教版四年级下“轴对称”一章内容为例,这个阶段的小学生早已初步感知到了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那么很自然的就可以引出轴对称这一章数学知识。在课堂上先利用对媒体出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的图片,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然后分成各个小组观察、交流这些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学生在更容易理解的同时还拓宽了其空间观念。讨论完毕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动画的形式演示各个图形的折叠动态,让学生更直观的感知轴对称图形的奇特之处,加强对轴对称概念和特征的理解,进而使学生对轴对称这一概念的认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从经验上升到理论,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引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二、借助“生活经验”思考数学问题
传统的数学教学内容,一般是经过精心整理后条理清晰的知识点体系,教师教授给学生知识点和计算方法后,学生只知道对数学课本上题目进行机械性换算和解答。
这样的学习,不仅是被动的而且很容易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厌恶情绪,但其实数学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打破数学枯燥乏味、难懂的刻板印象,最重要的就是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利用学生熟悉的事情再结合课本上学习的内容引发学生思考,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经验中创设情境,多增加一些以生活为背景的情境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慢慢地学生心中就会种下“为什么”的种子,以不排斥的心态接触数学是学生学好数学、提升理性思维的重要前提,经过思考获得的知识才可以转化为学习者的智慧,这样的数学课堂不再是只讲授抽象的数学问题而且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例如学生在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特征后,教师可以进行内容拓展、思维发散,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将数学问题从抽象变得形象,可以请一组同学到黑板上只画出生活中轴对称事物的一半,再找一组同学想象补全这幅对轴对称图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所熟悉的对称物体或者图形进行探讨,但在纸上画出来的轴对称图形可以利用折纸对齐的方式,那么在黑板上怎么样才能做到完全轴对称呢?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找对称点的方法,首先,找出该图的对称轴和一个端点A和然后找出与对称轴距离相等的对称点A’,将通过这个规律找到的对称点依次连接起来,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有力的方向感参照。小学生在其主动参与观察思考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理性思维和自主学习的精神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而生活经验和动手操作就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桥梁,为深入探究轴对称的特征和应用做好铺垫。
三、提升“理性思维”解决现实问题
数学知识不单单只是计算推导,“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学数学、用数学”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生这个阶段已有的生活常识,把数学知识生活化,引导学生把在课堂上学习的数学知识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能独立思考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例如对称确实是很重要的美学要素,但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美观,在现实生活的各种设计中,合理的利用轴对称这一数学知识,不仅可以美化外观,而且还可以起到很多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体会思考对称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中国古代宫殿就是最好的例子,利用轴对称这一数学思维,不仅可以营造浑然一体、和谐一致的建筑美感,更加强了建筑物本身的稳固性;还有我们平时乘坐的汽车、飞机等等交通工具,都是应用了对称这一思维来保持运行中的平衡,进一步启发学生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体会数学的魅力。
结束语:总而言之,数学在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理性思维等方面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将数学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既要让学生带着求知欲和好奇心进入课堂,又要带着问题和学习目标回归现实生活,同时还要学会在生活实践中运用课本知识潜移默化的去解决问题。真正使学生有所收获,思辨学习的过程也是有效提升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培养灵活的理性思维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面来说都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吴开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
[2]侯美兰.如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J].科技经济导刊,2017.
[3]陈华山.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策略——以人教版四下“轴对称”为例[J].新教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