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复杂到可以运用到天文地理的计算中,简单的数学知识也可以运用于人们平时出门买卖物品,因此,这两者的关系可以说是密不可分的。学生要学好数学知识,建立良好的数学基础,教师就需要充当引路人的角色,引导学生将课堂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做到学以致用。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运用
引言
生活情境教学模式(Life Situation Teaching Model),通俗地说就是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把原本概念化、抽象化的教学内容利用生活性的语言,或者生活中常见的案例与之结合,使得教学内容变得具有生活实践意义的教学方式。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模式是以感性为主,如果教师没有对逻辑性强的教学内容进行改变,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利用生活情境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不但可以把原本概念化的内容变得更具实践性,还能够让学生意识到数学与生活间的密切关系。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现状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数学教师为了加快学习的进度,让学生在仅有的45分钟之内尽可能地学习更多的数学内容,依然是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书本上的内容讲解,刚开始学生还能认真听讲,随着后续内容逐渐地增加,学生注意力渐渐无法跟上老师的速度,从而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与此同时,枯燥而乏味的课堂教学会导致学生情绪波动,甚至会让学生找不到学习的目标和动力,失去学习的方向。作为小学高年级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学科,数学课程十分强调学生的实践性训练,但是在开展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时候,很多教师往往单纯注重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缺乏实践性,或者虽然设置了一些实践环节,但是容易流于形式,导致总体教学效果也不够理想。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开展实践训练和实践学习,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突破传统的理论型教学体系,充分融入生活化教学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提高学生实践学习效果,这是对现代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挑战。
二、将生活情景引入教学的方法
(一)以良好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这个群体对生活中新鲜的事物的好奇心总是比成年人要多一些,新鲜感也比较强一些。因此,教师在节选情景时应尽量选择一些有趣的片段,这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先给大家讲述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数学故事。因为人不论是在哪一个年龄段都是喜欢听故事的,更何况对象是一群小学生呢?教师以讲述一个故事作为开始,能让学生在开始上课前就进入一个较为轻松活跃的状态;在故事的结尾处,教师可以提问几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并且让学生进行抢答。学生在前面认真听故事的基础上,很容易地就可以回答出答案,激烈的抢答氛围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的学习效率有所提高。
(二)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在情景还原中学会如何将所学的知识真正意义上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提升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化抽象为具体。比如,教师在课后空闲的时间设计一些与数学应用有关的活动,在实际活动过程中来解决这些数学问题。学生还可以自由组件数学兴趣小组,然后以小组为一个基本单位参加活动并完成相应的任务,利用这些实际任务来进一步提升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有利于将数学教学生活化。
(三)构建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相比较于城市地区的小学教学质量,处于农村地区的小学教学无论是在硬件设施或者教学资源都相对较差,而且农村小学整体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固态化。如果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效果,就要采取一些科学、高效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学生在产生学习兴趣之后,自然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学习效率以及教学效果也都会随之上升。构建生活情境,不但可以迅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让学生的逻辑判断能力与数学视野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在诸多的情境构建模式中,较具代表性的就是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构建生活教学情境。
(四)引导具体化的数学眼光
新版本教材内容着重于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这对于教师来说远远不够,要设计具体化的课堂教学,不能只是停留于教材,而是需要教师进一步挖掘、利用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角度去看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有利于数学生活化。
(五)通过生活情境,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和小学阶段的其他学科相比,小学数学的作用并非只是局限在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考试水平,而是帮助学生累积数学知识并养成一种理性、科学的思维习惯,让学生具备随机应变和独立解决各类生活问题的能力。为了能够实现这个目标,数学教师既要把本职教学工作完成外还要把课堂教学机制深入调整,把生活里的一些趣味化内容引入到数学课堂中,让整个数学教学过程变得活泼,变得更加具体化,而且采取了这种数学教学策略之后整个课堂的教学氛围也超出了预期值。而数学教师则要以一个课堂观察员的身份来了解学生的想法,并对学生的这些合理想法予以认同和表扬。在这种具有良好生活氛围的环境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还能够帮助学生扩展思维空间。
结束语
总之,在实际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教师的职责就是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并帮助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现象,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当中,为自己未来数学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生活情境创设,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在一个高度真实的环境里累积生活素材,在增加学生数学学习新鲜感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能够运用不同的思维模式来对生活里的问题进行思考、解决,为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李慧霞.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147-148.
[2]张发祥.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1):101.
[3]任纪茂.试析生活情境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8(16):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