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6期   作者:胡天宇
[导读]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这也意味着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要求。
        摘要: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这也意味着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要求。因此,教师必须对当下的语文教学形式进行全面的分析,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和特点为参考,以自身的教学经验和优秀教学案例为依据,科学合理地对当下的初中语文写作课堂进行全面的创新和改革。
         Absrt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ternet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to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which also means that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can no longer meet the current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requirements. Therefore, teachers must mak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Chinese teaching form, take the teaching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a reference, take their own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excellent teaching cases as the basis, and scientifically and reasonably carry out a comprehensive innovation and reform of the current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writing classroom.
        关键词:信息技术;思维导图;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运用
        引言
        思维导图在诞生的初期阶段即被视为表现发散性思维的有效方式,其在本质上与人类的思维模式相吻合,能够通过形象的图形开发大脑的潜能,并能够在生活、工作、学习等多个方面得到应用。当大脑具有完整的思维导图模式,形成独立的思维体系后,即可达到强化学习能力、优化思维方式的效果,并能激发大脑潜在的能量,促进左脑与右脑的协调性发展。思维导图一般以树状的形式呈现,将发散性的思维进行连接,帮助使用者捋顺自己的思维逻辑。在新课改要求下,语文写作教学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积极使用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同时,新课改明确提出要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将更多教学手段和方式融入写作教学,实现对学生写作兴趣及主动性的培养。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衍生出很多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因此,教师必须要结合当下的情况,树立全新的语文写作教学观念,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思维导图思想对语文写作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整合,教师还需要对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结合学生的认知和理解来进行语文写作教学方案的优化设计。
        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缺乏真实的语文阅读教学情景。在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受困于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的匮乏,导致很多有关阅读教材的真实场景很难再现,导致学生的阅读体验更多依赖于教师的语言描述,对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生活阅历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不利于学生的阅读体验,致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比较少。其次是缺乏相应的语文写作知识储备。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和写作练习是紧密相连的,而很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只是注重语文阅读活动,忽略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缺乏对写作知识的储备,在开展写作练习时,往往会觉得无话可说。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没有落实相应的写作教学任务,导致很多写作教学目标不能贯彻落实。
        2信息技术与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2.1借助信息技术,使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青少年学生具有好动的特点,对陌生的、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心,愿意主动参与到探索新事物的过程中。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通过信息技术,对思维导图的进行灵活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写作活动中。语文教材中含有大量适合学生的阅读素材,这些素材不仅可以成为写作教学的素材内容,还可以成为作文命题的材料。使用教材中的阅读素材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特定的素材范围内寻找核心内容,即中心句、中心段落,然后通过反复阅读把握写作的关键点。同时,将阅读素材视为写作的命题材料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对中心句的理解来寻找写作主题,避免出现“脱题”现象。例如,将《棉鞋里的阳光》视为写作素材时,教师通过网络展现的形式,带领学生阅读全文,并找准文章的线索,即从妈妈晒棉被过渡到小峰晒棉鞋,并发现棉鞋中有很多阳光。阅读完成后,教师需引导学生自主制作思维导图,明确各段落、部分的核心内容,并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连接,最后得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描述“家庭亲情和孝道”。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还能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从而对“亲情”有更深刻的认识。再如,以“母爱”为主题进行写作训练时,教师可以先使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预先制作好的思维导图。该思维导图以时间为主要顺序,分别展示母亲在孩子不同年龄段所付出的辛苦,并包括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图片资料。通过观摩思维导图,学生会有感而发,联想到自己母亲这些年来的辛苦付出。随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结合展示品与自身的生活来设计思维导图。学生通过联想能够生发许多感悟,会让思维导图的制作格外顺畅。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据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进行写作训练。当学生有所感悟、有所启迪之后,写作就不会感觉无从下笔,所创作的文章也更具真情实感和可读性。

同时,写作过程的顺畅会使学生改变对写作的传统认识,逐渐发现写作并非难事,甚至产生浓厚的兴趣。
        2.2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教学情境
        虽然初中生能够掌握相关的写作素材和简单的写作方法,但是在实际写作时,仍然存在着不知道怎么写、不知道写什么的现象。在此情况下,教师必须要在原有的语文教学课堂上充分地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利用学生熟悉的图片、视频、文字、音乐、动画等元素,为学生构建集交互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情境,全面地利用具体直观的视听体验来激活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写作思维。教师要充分地结合实际的写作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练习,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解决写作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而且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
        2.3应用信息技术,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确定写作框架
        当前很多学生所写的内容杂乱无章,毫无框架与结构性可言,究其原因在于他们在写作时没有清晰的思路,想到哪儿便写到哪儿,整篇文章像一盘散沙一样。由此可见,初中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确定写作框架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但相较于教师只是死板地灌输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确定写作框架的方法更为重要。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恰当运用思维导图,使其发挥良好作用。例如,以“我的家”为主题的命题作文中,笔者没有让学生拿到作文题目便直接写作,而是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确定自己要写作的框架。有的学生想先整体介绍自己家的情况,然后从各个小的方面入手进行详细介绍,最后再进行整体的描述与总结,因此,其呈现出的思维导图中心关键词为“我的家”;第一级关键词分别为“整体描述”“不同细节描述”“整体描述”;而第二级关键词则是对第一级关键词的详细解释,如针对“整体描述”延伸出了“要表明对家的热爱”,针对“不同细节描述”延伸出了“位置”“大小”“装修风格”“布局”等内容。这样绘制完一幅思维导图,学生内心对要写的文章内容进行了有效的梳理,知道了自己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确定了要以何种布局方式进行写作,如此一来,整个写作过程水到渠成,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文章内容条理清晰、结构明确。
        2.4合理设计教学模式,科学把握教学重点
        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创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体系时,不能盲目地将课堂“归还”给学生,从而演变成为“观影课”。教师要在精心设置教学课件、筛选语文课堂教学信息的基础上,合理把控课堂教学方法和进程,通过设置符合学生兴趣、内容合理的语文课堂,实现多媒体技术的最佳应用效果。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展示优势,多层次、多视角地展示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语文教学的内容。要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积极性角度出发,将多媒体技术优势转为语文教学优势,为学生提供参与性强、素材鲜活的语文课堂,从而使学生在参与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形成相应的学习习惯和兴趣,更好地掌握语文教学的知识内容,新的挑战,学生在通过网站和手机搜索学习资料和查阅新闻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网络繁多信息的影响,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较深,最终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之外的事情上,且长期使用网络,学生更容易接受网络虚拟交流,忽视了与周边人的交流沟通,不愿关心身边的事情,有的甚至逃避现实生活。因此,网络时代碎片化发展背景下,学校教师工作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碎片化时代的利弊,开展班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和互动中多多了解身边的同学朋友。
        2.5利用信息技术培养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中,要求初中阅读教学必须与作文教学紧密结合,保证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能够着重培养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需要语文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来开展相应的写作练习,切实提升阅读与写作的良好融合。例如:在《苏州园林》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电子阅读平板和网络阅读平台,制作相应的阅读卡片,指导学生对优美辞藻、精美语句进行摘抄和分享,牢牢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和写作要点,从而能够在精读、泛读等阅读活动中,做好写作素材的有效汲取。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互联网教学资源开展课外阅读教学,鼓励学生结合说明文的文体知识,介绍一处建筑物,保证学生能够结合阅读主题活动,开展相应的写作活动。
        结语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既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教学舞台,也对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认真研究信息技术的技术特色,采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实现阅读内容和信息技术的融合,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总而言之,将信息教育技术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满足了现代教育要求,还可以引起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难度,提升了语文教学的学习质量,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重视信息教育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不断用信息技术教育为学生打造新型学习氛围。我们能够看出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可谓是多种多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高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清.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J].课外语文,2019(03):45-46.
        [2]耿淑梅.思维导图,为写作助力[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07):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