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在课堂中,教师创设情境,强化学生形象思维,加强学生创作意识的培养。创作是美术的灵魂。在儿童画创教学指导时,创设一定情境,让儿童倾泻情感,把感情融合于创作之中,增强创作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创作想象和情趣,引导他们提高创作兴趣和能力。
一、 在情境中激发情趣
儿童画创作教学,教师要了解儿童心理,充分尊重儿童创作语言,选择合适情境,激发情趣,让学生充分想象。学生创作反映学生头脑中的认知,它是教师指导创作的依据。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创作兴趣,提供直观形象,启发表象,引导儿童想象,鼓励儿童创造加工形象的自信心。儿童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尽量给学生表现机会,让学生讲画、评画、欣赏画,体验创作中的审美感受和成就感。
(一)在生动形象的故事描述中创设情境。少年儿童对故事都很感兴趣,在指导儿童画创作时,用生动形象的故事描述,引导学生置身于故事情境中,一幅幅生动有趣、天真稚拙的画面救会跃然纸上,显露出儿童的创造智慧和创作才能。例如在教学《校园趣事》时,就可以利用故事形式,让学生了解校园生活中的各种有趣现象,引导他们也用故事形式向同学讲述自己在校园生活中的趣事,生动形象的故事描述,激起学生的创作兴趣和热情,学生的儿童画创作作品就更具童趣魅力。
(二)在悦耳动听的音乐感染中创设情境。音乐是听觉艺术。它通过旋律、节奏、节拍、曲调、音色和音质、强度和力度等形式要素,形成一个有机完整的统一体。在指导儿童绘画创作时,根据内容播放音乐,用音乐的和谐和韵律美去感染学生,使儿童画创作增强艺术效果。如在指导学生创作《泡泡飞呀飞》时,播放舒缓二抒情的圆舞曲,学生随着乐曲,用柔和的线条与色彩画出慢慢飘动的泡泡;然后播放欢快轻音乐,学生就会用明快流畅的线条和色彩画出不停飞舞的泡泡,创作出的作品灵动而又有无尽的想象空间。
(三)在启发性问题讨论中创设情境。在指导儿童画创作时,可紧扣创作主题,设计意向性问题,鼓励孩子们积极思考讨论,支持他们大胆发表看法。通过探索问题解答问题,进入绘画创作情境,深化绘画创作主题。如命题画《我和小狗交朋友》,通过“为什么要和小狗交朋友?”讨论,儿童不知不觉进入生活角色,进入描绘的具体生活情境,于是“怎样和小狗交朋友”的画面就会生动展现出来。
(四)在拓宽作画思维空间中创设情境。创造性思维活动更具有广泛发散性和更深刻集中性,使学生发散思维获得应有的空间,创作出与众不同的儿童画。例如《我的同桌》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同桌,又让学生回忆同桌的爱好兴趣等,引导学生说一说,根据同桌的特征加以夸张。这样,学生兴趣盎然,思路也宽了。同时,教师又进一步启发学生在背景上“出谋划策”,有的加上运动场,布置一个足球门;有的画上天空、月亮和星星,幻想坐上宇宙飞船在太空上游览;还有的画上鲜花、草地和美丽的森林。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在孩子们脑海中酝酿着,一个个形象俱佳的新形象自然而然在学生们的笔下生动的畅流着,拓宽学生创作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灵感,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在情境中诱发想象力
艺术创造需要艺术想象,在儿童画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一)以对比引导,突出想象力重要性。教师要学生明白想象的重要性,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以联想引导,缩短创作与生活的距离。儿童画教学要把现实生活中的艺术拉到学生眼前,使课堂讲述变成生动活泼的影像展示,消除学生对儿童画创作的距离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艺术无处不在。学生感到艺术不仅能够装点生活、美化生活环境,而且艺术就在他们自己身边。通过对生活中艺术的欣赏,可以进一步激发儿童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三)以创新引导,大胆创作新颖作品。想象力在儿童画创作中的地位是不可低估。如果孩子展开艺术想象的翅膀,借助神奇的画笔,就能描绘出生活最美最好的一面,自由自在宣泄自己对生活的热爱,那么这一张张纯真稚嫩的儿童画画面,就是一张张生动的儿童创作画。
三、在情境中表现生活
(一)画出校园生活。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结合学校活动,有意识提前告诉创作内容,让学生注意观察,如“儿童节”“国庆节”“运动会”等等,让儿童画紧紧贴近学生感受最深的场景。
(二)画出自己的故事。学生在兴趣之中创作,只要他们画自己及身边的故事,就不要轻易否定。有时有些学生随意涂鸦,特别抽象,但是他们画起来却意味深长,有时还伴随着自言自语,眉飞色舞。这正是他们画到得意的时候,教师要与他们分享,抓住指导的好时机,引导他们画出童趣、画完整。
(三)画出熟悉的场景。创作中,学生往往能画出一些人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创作意向,引导他们添加适当的背景,或添加些情境。也可根据学生画出的场景添加些人物等,都可以变成一幅有意思的创作画。
四、在情境中提高审美能力
(一) 开辟展览阵地。在学校开辟展览区长期展出学生的优秀儿童画作品,也可以在班上用专栏展出各节课较好的作业,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二)精选儿童画作品共同欣赏。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精选课内外儿童画作品或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利用多媒体电视、实物投影仪等展出,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欣赏,提高孩子的审美。
(三)开展作品评价。每次儿童画创作结束,都可以选取学生有特点的作品加以评价和展示,也可以让学生互相评价互相欣赏。教师要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比较谁的画好,好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