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提高中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8期   作者:杜大双
[导读]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之一
        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方式多记、多读、多练、多积累,不断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
         
        语文阅读理解题是中考语文卷必考的综合性题目,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所占分值较高。纵观遵义市历年中考语文试卷,真正拉开考生语文分数差距的,是阅读理解部分。阅读是增长知识、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因此,加强阅读训练,提高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至关重要。阅读理解是一个综合的内化过程,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认知结构对阅读效果至关重要。关于如何提高语文阅读理解的能力,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商友敬先生曾提到语文学习的三点经验:阅读能力的培养靠“读”,文章靠“写”,还应“背诵”。反思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为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积累,扩大词汇量
词汇量在语文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理解一篇文章的基础,更是写作的基础。每一篇文章都是由句子组成的,而句子的基本单位就是词和词组,如不掌握最基本的词汇,就无法读懂文章。因此,为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多背、多记,注重积累。
为了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我组织开展了课外阅读小组、课堂朗读比赛、成语故事大赛等活动,把读书放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进行。在这些活动中,我抓住活动的关键词,精心设计词汇记忆环节,让学生通过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较系统地记住一些词汇。日积月累,逐步地扩大学生语文词汇的记忆量。
        二、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读有所得,读有所悟,不读怎有所得,怎会有所悟。阅读理解能力要通过大量的精读和范读来逐步提高。精读和范读要注重方法。笛卡尔曾说过:“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只能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这就提醒我们,在引导学生多读书的同时,还要讲究科学的读书方法,才能有所收获。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以下几个读书方法:
        1.浏览法。就是粗略地读、快速地读,适用于广泛的阅读。
        2.跳读法。就是读一篇文章、一本书的时候,进行选择性阅读。这种方法重在“为我所用”,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量,缩短阅读时间。
        3.精读法。与“浏览法”相对,就是对所选择的内容反复地读、仔细地读,对阅读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把握文本的思想内容、表达方式、文本结构,对它进行分析、评论,对字词进行品味、推敲,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理解程度。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师不是来讲述的,尤其不是来逐字逐句地翻,把文言翻译成白话,把白话翻译另外一种白话的,他的任务在于指导学生的精读,见不到处给他们点明,容易忽略处给他们提示,当然遇到实在搞不明白处,还要给他们讲解。

”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读书方法后,还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在阅读中,粗读可以把握文本的结构,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细读可以体会某个句子的美妙,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提倡学生多读的同时,学生还应根据自己读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效的读书方法,做好读书笔记,与班内同学交流读书心得,养成有效的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有目的、有计划地读书
面对浩瀚的书海,如果读书没有目的和计划,将会无
所适从,中学生大部分时间在课堂上度过,每天又要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课外阅读的时间并不多,如果没有目的和计划,就会使宝贵的时间得不到有价值地利用,
         中学生的阅读可以以这样的目的为出发点: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有利于发挥个人的特长,有利于弥补自己的缺点,有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
        安排阅读计划时要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围绕课本读一些有关的课外书。例如:读一些与课内有关的科技史,人物传记,这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充实课内学习内容。也可围绕自己的爱好或特长读一些有关的课外读物,喜欢文科的学生,可以定期读各种文学刊物或文学名著;爱好理科的学生,可以阅读有关的科普书籍和报刊杂志。至于课外书的选择,可以请教老师,也可以请教高年级的优秀生,向他们学习好的经验和方法,省时又省力。书选好了,再把时间分配好,不仅可以提高阅读的能力和效率,还有助于学习知识的巩固。不少学生常常看一些侦探小说、武侠小说,达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对于他们要加强引导,要他们适可而止,不要因为阅读这些课外书籍而影响学习。
        四、多做阅读练习题,掌握答题方法和技巧
        阅读能力的提高,终究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同时提高考试成绩。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发挥阅读理解练习题的作用,让学生把握阅读命题的类型及命题的方向、趋势。先对每一类型题的考点进行基础知识的梳理,让学生的知识“粮仓”储存满,再经过不断的训练,让学生掌握一些常考题型的答题方法和思路。经过不断的练习、试卷批改和讲评,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自己的失分原因,以对症下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备考能力。
        近几年遵义市的中考试卷,常考记叙文阅读、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和非延续性阅读。针对中考试卷的这一特点,先对每一种文体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再对每一种文体常考类型题进行答题思路的剖析。通过不断的总结,把握命题的方向、考试的类型和解题的方法。
例如:记叙文常考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可引导学生把握答题的要点:从人物、事件、结果等方面去回答;赏析某一个句子,可引导学生从修辞手法、描写人物的方法、情感、内容为切入点进行赏析;理解某一个词语的意思,可引导学生答题时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学生经过多次的训练强化后,形成有针对性的答题模式,以弥补自己的缺点,逐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语言活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不断探索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让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和课外阅读中多读、多记、多练、多积累,不断地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1】顾云清, 孙英凤. 略论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5):131-132.
【2】王朝平. 略论高中学生语文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J]. 学问:现代教学研究(12):12-13.
【3】卢世江. 略论农牧区中学生语文写作素材的积累[J]. 学周刊(31):172-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