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教学一直是小学教学中的重点,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效课堂成为语文教学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从它的构建意义来看,高效的语文课堂是师生有效、积极互动的结果,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素养的前提。因此,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既是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的基本责任,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对课堂教学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高效课堂是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效的含义不仅是指学生在学习上的有效性,更是教师在教学中的高效率。从这角度来看,教与学的有机统一是促进高效课堂形成的重要途径。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而言,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仍处于不稳定状态,再加上教师教学方法的滞后性,导致课堂教学陷入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尴尬境地。因此,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成为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课题。基于此,笔者将从“丰富课堂内容,多样化教学方法,优化作业设计”三个方面谈一谈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一、丰富教学内容
语文知识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语文的身影,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仅仅把语文知识限于教材之内,导致课堂教学与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需要之间的冲突逐步加深。因此,在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模式,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语文课堂充满期待,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知识进行合理的拓展,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语文知识的魅力。当然,丰富课堂内容不是漫无边际,要认识到教学对象是小学生。
例如:在讲解《曹冲称象》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我会以谈话的方式进行导入“我们都知道,最大的哺乳动物是大象,那么你知道如何称大象的重量吗”以此来激发学生思考,引出课题。之后,我会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解决生字的基础上,概括文章大意,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进而,我会根据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演示称象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曹冲的聪慧。最后,我会让学生再读课文,让学生结合现代社会思考称象的其他方法,以丰富学生的认识。另外,我还让学生在课下搜集其他的历史故事,在课堂上进行故事比赛,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语文知识无穷魅力。
二、多样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是否恰当往往影响着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以往的教学方式以灌输为主,课堂也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要求教师从灌输者转变为引导者,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并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大胆创新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对语文课堂的基本要求。
例如:在讲解《黄山奇石》一课时,首先,我会以黄山的旅游宣传片进行导入,从视觉上给予学生美的享受,并以此揭示课题。之后,我会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并画出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进而,让学生自由结组,分段学习课文,并在课堂上汇报本组的学习成果,如,学生将每一段内容总结为一个小标题,并充分讨论黄山奇石的“奇”在哪里?最后,我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朗读比赛,看谁读的最为生动、形象。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三、优化作业设计
作业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师生面临的共同难题。一方面,教师不能够把握学生心理,作业脱离生活实际,重表而轻内;另一方面,学生从作业中得到的不是学有所进的欢喜,而是苦不堪言的负担。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优化作业内容和方式,以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为导向,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最大化发展。
例如:在讲解《狐假虎威》一课后,我除了为学生讲述基础的教材内容外,还会为学生布置一定的作业,为了提高学生的做作业效率,我会将作业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合作型作业,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将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改编为情景剧,在课堂上分组展示,以此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种为自主型作业,让学生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从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入手,以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如此一来,既改变了以往枯燥单一的作业形式,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落实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综上所述,高效课堂的构建,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既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作用,同时,也要求学生积极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优势。但从课堂教学的动态性来看,高效课堂的构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只有学生自己主动去学习语文,才能实现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最终达到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齐云.试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3):135-136.
[2]王丽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J].黑河教育,2019(07):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