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冰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湖南长沙410005)
[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随机划分方式将53例于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分成两组,即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7例),前者采用常规健康指导护理,后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6.30%和76.9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同护理后,观察组血红蛋白、外周血红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相对于采用常规健康指导患者可以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延续性护理;常规健康指导;应用效果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之后,患儿食欲下降,发育迟缓,对其健康成长造成严重不利的影响,需要及时进行有效干预[1]。对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来说,贫血的改善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因此单纯的依靠院内护理难以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还需要将这种护理干预延续到院外,渗透到患者的生活当中[2]。基于此,本文对本院接收治疗的部分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详细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共53例,随机划分成两组,即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7例),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男女分别15例和11例,年龄1-6岁,平均(3.64±0.75)岁;观察组男女分别14例和13例,年龄1-5.5岁,平均(3.33±0.21)岁。2组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3]:(1)经过病史诊断、血液检查确诊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的年龄均在7岁以内;(2)患者家长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通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1)排除了存在其他严重脏器疾病患者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贫血患者;(2)排除了资料不全,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3)排除了配合不好的患者。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指导,主要包括铁剂补充指导、饮食指导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护士向家长发放联系卡片,方便家长回家之后对相关问题进行咨询,并嘱咐家长定期来孩子复查。护士也可以建立微信群,群成员均为同类疾病患者家长,在群内定期推送相关健康知识,提高家长护理能力。每周给家长通话一次,了解患者的情况,纠正错误认识,加强药物和饮食指导,嘱咐家长增加患者对铁、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摄入量,同时向家长介绍含铁元素、蛋白质以及维生素C比较多的食物。另外,家长多陪伴孩子,禁止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1.4观察项目和评价标准(1)治疗效果。干预2周之后患者相关血液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且贫血症状基本消失为显效;干预2周之后患儿相关血液指标均明显增高且贫血症状有所缓解为有效;干预2周之后患儿相关血液指标均未见增高且贫血症状未见缓解为无效[4]。(2)比较两组护理后血红蛋白、外周血红细胞水平。
1.5统计学方法将所获得的数据集中归类,录入数据库,采用SPSS22.0分析,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6.30%和76.9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png)
3讨论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完全改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治疗周期比较长,患者均需要居家治疗,并需要科学膳食,增加含铁食物的摄入量。因此,在患者出院离开医院之后仍然需要加强指导,以提高整体治疗效果,促使患者尽快恢复正常。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患者离开医院之后,很难坚持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和饮食,从而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贫血的情况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改善。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加强护理指导,将护理干预工作延续到患者的家庭当中,由此,延续性护理应运而生。我院对部分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相对于常规护理患者而言,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取得了更好的护理效果,有效率达到了96.30%,但是采用常规护理患者,有效率仅为76.9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另外,护理后观察组血红蛋白、外周血红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本次研究结果与张娴,高链[6]在相关课题当中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就说明对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对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者进行护理是可行的。延续性护理解决了常规护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护理干预延续到患者的家庭,即使在患者出院之后,仍然可以得到有效的护理指导,在出现疑问的时候可以随时联系护理人员解决,患者可以更好的配合康复,因此护理效果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对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相对于采用常规出院指导患者可以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娴,高链.延续性护理在儿童缺铁性贫血患儿护理中的研究[J].饮食保健,2020,7(6):181.
[2]穆耶赛尔·麦麦提,努尔色曼·麦麦吐孙.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5):295.
[3]吴晓兰.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观察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8):188.
[4]陈金华.简述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5):161-162.
[5]杨小琴.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护理对策及护理效果[J].心理医生,2018,24(14):260.
[6]张娴,高链.延续性护理在儿童缺铁性贫血患儿护理中的研究[J].饮食保健,2020,7(6):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