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影响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5月5期   作者:章媛
[导读] 评析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影响因素


章媛
(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南京210001)
【摘要】目的:评析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某区1-9岁儿童600例,对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进行分析调查,分析影响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影响因素。结果:600例儿童的疫苗接种率为(485/600)80.83%,影响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影响因素:①儿童实施免疫规划管理方面(包括宣传力度不高、重视度不高)、②儿童家长方面、③实施免疫规划人员方面。改进措施:①加强经费投入,强化预防接种门诊规划;②加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宣传力度,提升群众预防接种的参与意识;③定时培训疫苗接种工作人员。结论:影响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因素较多,通过分析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可以更好的提升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影响因素

   儿童健康安全对于提升我国整体素质和保证儿童健康具有重要作用,预防接种时将疫苗注射到社区儿童的体内,注射后儿童体内会产生抗体,以此达到预防某种疾病的效果[1]。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最经济和有效的方法,通过疫苗的预防作用,我们可以有效地保护儿童的健康,有效地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为评析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影响因素,本次研究纳入某区600例儿童,开展分析调研。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纳入某区600例1-9岁儿童,时间在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分析600例儿童的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其中,男性儿童357例、女性儿童243例;年龄范围在1-9岁,平均年龄是(5.61±2.33)岁。
   纳入标准[2]:①既往一星期内无发烧感冒症状;②儿童符合疫苗接种要求;③儿童的监护人同意参加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者;②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③全身严重湿疹的儿童;④严重营养不良的患儿和有精神障碍的患儿;⑤患有严重急性症状及免疫功能不全者。
1.2 方法
   使用EXCEL统计分析600例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分析影响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因素。
1.3 观察指标
   (1)分析600例儿童的疫苗接种率。(2)分析影响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影响因素。
2.结果
2.1 分析600例儿童的疫苗接种率
   根据研究显示,在600例儿童中,进行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儿童共485例,未进行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儿童共115例,疫苗接种率为(485/600)80.83%。
2.2 分析影响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影响因素
   ①儿童实施免疫规划管理方面:包括宣传力度不高、重视度不高。
   ②儿童家长方面:部分儿童家长防病意识不足,认为没必要接种疫苗;经济收入不足会影响儿童家长接种依从性;部分超声儿童家长不愿意与外界接触,对于接种人员掌握自己信息存在恐惧感,缺乏配合度。



   ③实施免疫规划人员方面:如基层预防接种门诊的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工作任务量大;服务人口较多,且工作环境大;接种门诊的工作人员不固定无法达到数字化门诊的要求。
3.讨论
   儿童免疫接种涉及人工向儿童体内注射免疫有效物质,使儿童能够获得预防某些疾病的能力。儿童预防接种(prophylactic vaccination)的主要类型包括肺炎疫苗、乙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疫苗主要针对易感人士,他们可以刺激身体的免疫系统,使其对未来的感染或疾病具有免疫力,从而预防和控制大量的传染病,并越来越多地用于预防一些由传染病原体引起的慢性疾病,不仅可以预防肺炎等传染病引起的疼痛和死亡,疫苗的出现也消除了一些以前猖獗的疾病。向儿童及其家长灌输传染病预防及控制知识,可提高病人的疫苗接种率,减少儿童出现不良反应的机会,避免其他疾病的发生,以及加强疫苗接种的安全性[3]。
   影响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影响因素:儿童实施免疫规划管理方面、儿童家长方面、实施免疫规划人员方面。改进措施:(1)加强经费投入,强化预防接种门诊规划:改进接种地区的环境,并且积极落实工作人员的奖惩措施, 将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量列入月末奖惩范围中,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每月定时查找漏接种疫苗的因素,并且采用电话和家访的形式告知儿童加重需要按时补种疫苗。强化考核力度,增加接种的频率,充分利用双休日开展补种工作,提升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4]。(2)加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宣传力度,提升群众预防接种的参与意识:为儿童与家长营造预防接种的良好环境,采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大力宣传预防接种工作的相关政策与重要性,提升并且振奋公众信心,可以利用公共卫生资源进行讲座,可以定期开展家长课堂,普及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由专业的工作人员解说,正确解答家长提出的各项疑问,让家长可以更好的了解国家政策。此外,可以利用手机短息和网络的方式,发放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提升家长的预防接种意识[5]。(3)定时培训疫苗接种工作人员: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要按时参加培训,通过考核提升技能,改善服务的态度与质量。严禁工作人员对待家长/儿童态度冷漠,要有效消除工作人员的恐惧感,通过统计调查的方式普及接种情况,通知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对于漏种疫苗儿童家长进行及时通知。
   总而言之,影响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因素较多,分析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对于提升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况小灵.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影响因素探讨[J].健康之友,2019,(22):126-127.
[2] 李翠芳,刘幼平,黄仕灿, 等.梧州市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4):3314-3316.
[3] 龙丽燕.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影响因素分析[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7,(3):223.
[4] 冯颖,彭兴慧.2007-2016年北京市密云区常住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J].职业与健康,2017,33(21):2967-2970.
[5] 庄绪香,王如德.沂南县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影响因素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11):1235-12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