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改良对手术感染及护理人员自我保护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5月5期   作者:李绍英
[导读] 探讨手术室改良对手术感染及护理人员自我保护的影响。


李绍英
(红河州绿春县人民医院;云南绿春662500)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术室改良对手术感染及护理人员自我保护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手术室改良前(2018年4月~11月)和改良后(2019年4月~11月)的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改良前后消毒质量、患者手术感染情况和护理人员损伤情况。结果  改良后,患者手术感染情况显著低于改良前,(P<0.05);改良后护理人员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改良前,(P<0.05);改良后手术室空气、设备以及无菌物品的取样合格率显著高于改良前,(P<0.05)。结论  手术室改良控制感染管理措施,有效提高了手术室的消毒质量,提高了护理人员自我护理意识,降低了患者手术感染率和护理人员损伤率。
   【关键词】手术室改良;手术感染;护理人员;自我保护
   感染控制一直是手术室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对患者的预后和康复有直接影响,同时也对护理人员的健康有重要影响[1]。在手术室中,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患者身上,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护理人员的保护,导致护理人员经常受到损伤。有资料显示,我国有60%以上的护理人员缺乏手术防护意识,有80%及以上的护理人员在手术中受到手术器械的损伤[2]。这表明大部分的护理人员在手术中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其中也有一部分是由于超负荷工作导致注意力和精神不集中出现的损伤。因此,加强手术室的改良和感染控制十分有必要,一方面是针对医疗器械的管理,另一方面是加强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本研究针对改良手术室对手术感染和护理人员自我保护的影响进行分析,现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手术室改良前(2018年4月~1月)和改良后(2019年4月~11月)共60例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为26~58岁,平均年龄(33.5±5.6)岁。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11月期间在岗的护理人员30名,其中2018年4月~11月为改良前,2019年4月~11月为改良后,每阶段各30名。护理人员中女性27名,男性3名,年龄为20~47岁,平均(28.3±4.6)岁。改良前后,手术患者和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对比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1)患者术前没有感染;(2)患者无心、肝、肾功能异常;(3)患者没有传染病。
   排除标准:(1)有精神疾病的患者;(2)治疗依从性不好的患者。
1.2方法
   改良前:实施医院常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比如定期考核、培训和消毒等工作。
   改良后:在改良前的基础上增加感染控制管理,主要内容如下:(1)成立组建感染控制小组,包括2名护士长、4人护师和护理人员。(2)早晨由护师对护理人员的穿着进行检查,医用防护品必须穿戴完整,头发完全包裹在手术帽里面。(3)在术前和术后5min对手术室内的空气、设备和无菌物进行抽样检测。(4)制作评定表对手术室的护理人员进行检查、打分和评定,对穿着不完整、操作不规范的护理人员进行处罚。(5)每周进行相应的操作培训与考核,加强护理人员在手术室的自我保护意识。
1.3观察指标
   比较改良前后,手术室空气、设备和无菌物消毒合格率,合格率参照标准为《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
   对比改良前后患者感染率和护理人员损伤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改良前后手术室空气、设备和无菌物消毒合格率对比
    改良后,手术室空气、设备和无菌物消毒合格率均显著高于改良前,P<0.0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3讨论
    有资料显示,我国院内感染中,手术室感染占了大约30%,且远远高于病房感染率和死亡率,这表明手术室感染是院内感染的高发病区域[3]。导致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免疫力普遍较低,抵抗细菌的能力较差,而且手术室会在同一阶段接收多个病人进行治疗,造成大量细菌的繁殖,也容易导致交叉感染。对护理人员来说,在手术期间发生物理损伤、化学损伤和机械损伤也会造成手术室的感染。
   手术室改良首先要做好手术室的消毒工作,同时加强对护理人员防感染意识的普及,提高大家的消毒意识和能力,减少手术室感染情况的发生率[4]。同时也要加强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在手术中的损伤率。本研究中,在改良前,手术室空气、设备和无菌物的检测上,不合格率均达到了10%以上,患者感染率接近10%,护理人员的损伤率综合达36%,说明医院在手术室的消毒工作做得明显不够,同时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不足。在手术室改良后,手术室空气、设备和无菌物消毒不合格率和患者感染率均控制在了5%以内,且护理人员的综合损伤率仅为7.5%,改良前后的效果十分明显。
   综上所述,手术室改良能够提高手术室消毒的质量,降低患者感染率,同时也能提升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降低护理人员损伤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胡伟, 张贺, 吴改会. 品管圈活动展开对院内手术室感染控制效果及护士技能提升影响分析[J]. 首都医药, 2019, 26(002):72.
[2]张晓晴, 王英丽, 徐梅. 手术室护士感染手术终末消毒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护理管理, 2019, 19(01):132-136.
[3]宋艳芹, 于金秀, 刘超.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手术感染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 37(019):2723-2725.
[4]龚雪梅. 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手术室护理风险及应对措施[J]. 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7, 11(009):206-2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