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多药结核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的价值评析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5月5期   作者:郭周莉
[导读] 评析耐多药结核患者开展个性化心理护理的价值。


郭周莉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四川成都610061)
【摘要】目的:评析耐多药结核患者开展个性化心理护理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4月至2020年2月间收治的耐多药结核患者92例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双盲法将其等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试验组(n=46)及常规组(n=46),其中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比二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心理干预效果评分。结果:试验组心理干预效果评分相较于常规组明显更高,常规组的SDS评分、SAS评分相较于试验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结论:耐多药结核患者开展个性化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耐多药结核;个性化心理护理;负性情绪

   耐多药结核是由耐多药结核杆菌引起的结核疾病,多为肺结核,是结核病较为严重的耐药类型,具有治疗难度大、治疗周期长、需长时间隔离等特点。患者由于疾病与治疗形式的特殊性,在治疗过程中易产生紧张、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加之在治疗时副作用较大,患者耐受性较差,因此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患者心理状况较差。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对于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1]。本研究旨在探讨耐多药结核患者开展个性化心理护理的价值,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为2018年4月-2020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92例耐多药结核患者。选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常规组46例和试验组46例。本次实验研究中常规组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为43~80周岁(58.36±4.35)周岁。试验组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为42~79周岁(57.21±4.27)周岁。入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病情监测、解答疑虑等。试验组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①患者入院后积极与其沟通,降低患者入院后的陌生感,拉近护患距离;评估患者病情进展、生活背景、心理动态等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明确患者需求,鼓励患者讲述内心想法,及时引导患者消极观点向积极、正确方向发展;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使患者了解疾病,接受事实,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将同情、关爱、尊重融入各项护理工作中。②根据患者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为患者进行化疗治疗,为患者解释用药方式以及存在的药物不良反应等,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不合理用药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避免患者随意增减药物,取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③为患者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的心理疏导工作,对于严重焦虑不安情绪患者,积极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恐惧、焦虑感受,充分给予安慰与支持;对于严重应激状态患者、沉默不语患者、个性内向患者,通过触摸、握手、陪伴等方式建立患者信任感;对于睡眠障碍、严重焦虑患者除了积极给予心理疏导外还可遵医嘱给予患者安眠、镇静类药物。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心理干预效果评分进行对比观察。使用抑郁自评量表与焦虑自评量表评估SDS评分、SAS评分,分数越高证明越抑郁、焦虑。心理干预效果使用我院自制评分量表进行评价,主要包括隔离生活、运动护理、饮食护理、规范用药、疾病认知,各项分值范围为1-5分,分值越高证明患者执行效果越好。
1.4数据处理
   本次护理价值调查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处理分析,采用(±S)表示患者SDS评分、SAS评分、心理干预效果评分,使用t检验数据,P<0.05提示差异存在统计学分析意义。
2结果
2.1组间患者SDS评分、SAS评分分析
   常规组的SDS评分、SAS评分相较于试验组明显更高,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分析意义。
表1 组间患者SDS评分、SAS评分分析(±S)


3讨论
   临床主张耐多药结核患者治疗时间应不低于18个月,由于疾病病程较长,治疗时间较长,且易反复发作,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较多,严重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患者易产生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患者治疗信心,导致患者治疗效果不佳[2]。
   个性化心理护理主要是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心理动态、生活背景、病情进展等为患者进行一对一心理疏导,针对患者不同表现能够最大程度改善患者心理动态,使患者不仅能够明确自身病情发展,还能够充分掌握治疗与护理的相关流程,能够主动认识到疾病的可治疗性,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患者治疗信心,有效提升治疗效果[3]。本次研究表明,常规组的SDS评分、SAS评分相较于试验组明显更高,试验组心理干预效果评分相较于常规组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耐多药结核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使患者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与健康行为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烨.个性化综合护理对脊柱结核术后患者康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34):162-163.
[2]孙海艳.个性化综合护理对脊柱结核术后患者康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7):34-35.
[3]明静,李佳丽,吴芝婧,李月涛.个性化中药灌注联合康复护理在附睾结核患者干预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9,16(04):239-2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