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对儿童癫痫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5月5期   作者:马丽娜1 萨初然贵2通讯作者
[导读]


马丽娜1  萨初然贵2通讯作者
(1内蒙古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00;2赤峰市医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摘要】目的?监测癫痫患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分析其对癫痫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利用 HIS 随机选取我院就诊的癫痫患儿50例,选取时间从2018年1月~2019年12月,对选取的患儿均采用丙戊酸钠治疗,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分析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癫痫患儿的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50 ug/ml的患儿有16例,占比32.00%,血药浓度50~100 ug/ml的患儿30例,占比60.00%,血药浓度>100 ug/ml的患儿4例,占比8.00%。;当丙戊酸钠血药浓度> 100μg/ml 时癫痫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结论 检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对儿童癫痫治疗具有指导意义。所以对于应用丙戊酸钠的癫痫患儿应密切监测其血药浓度,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儿童癫痫;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临床疗效
   癫痫(EP)为儿科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婴、幼儿时期癫痫不仅发病率高,致死率也极高。丙戊酸钠(VPA)是一种不含氮的广谱抗癫痫药,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由于小儿癫痫的治疗需要长期规律服用抗癫痫药,且儿童患儿的个体差异性大,用药依从性差,对丙戊酸钠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均能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导致其血液浓度波动范围加大。对此,加强对服用丙戊酸钠的癫痫患儿的血药浓度监测,可以为临床进行个体化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 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50例癫痫患儿,患儿年龄为5个月~13岁;3岁以下患儿13例,3~5岁患儿15例,6~13岁患儿22例;使用丙戊酸钠治疗,进行血药浓度监测,采集临床数据。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癫痫疾病诊断标准;②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研究委员会审批,并实行;③患儿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缺失者;②代谢疾病者;③有抗癫痫药物服用史者;④肝脏疾病者。2组癫痫患儿的资料对比,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丙戊酸钠服用剂量根据患儿年龄大小、体重作适当调整。入选患儿均服用丙戊酸钠3 d,于清晨采集患儿空腹静脉血,采集量为3 ml,将血液标本置入离心机中予以离心处理,离心转速:4000 r/min,离心时间:10 min,取出上清液,并予以检测,与此同时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监测。监测期间需应用全自动免疫发光仪、丙戊酸钠试剂盒,以便保证监测结果。
1.3 观察指标
   分析2组患儿的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疗效分布、不同年龄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分布。
1.4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判定标准
   丙戊酸钠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有效治疗浓度范围)为50 ~ 100μg/ml,当其血药浓度> 100μg/ml 为中毒浓度,当其血药浓度< 50μg/ml 为低于有效血药浓度。
1.5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患儿癫痫发作频率显著减少 75% 以上,或与抗癫痫药物治疗前发作间隔 1 年以上未发作,且脑电图改变明显好转;有效:患儿癫痫发作频率大幅减少 50% ~ 75%,或发作症状明显减轻,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到一半以上,脑电图改变持续好转;无效:患儿发作频率、程度、症状及脑电图均无好转甚至恶化。显效和有效归类为控制,疗效不足或疗效差及无效为未控制。中毒是指神经系统出现嗜睡、轻度的共济失调、震颤;消化系统表现为恶心、呕吐及高氨血症等不良反应。
1.6 数据处理
   使用SPSS 22.0软件对本文数据予以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 检验。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疗效分布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50 ug/ml的患儿有16例,占比32.00%,血药浓度50~100 ug/ml的患儿30例,占比60.00%,血药浓度>100 ug/ml的患儿4例,占比8.00%。疗效分布如下表1。

3 讨论
   癫痫是由大脑皮层异常病变神经元的高频放电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儿科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复杂性难治疾病。癫痫的治疗机制主要是通过药物抑制病变局灶神经元的异常同步放电或抑制异常放电的扩散。目前治疗癫痫的常用药物丙戊酸钠,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通常,低于有效血药浓度倾向于降低治疗效果,而高于有效血药浓度可导致患儿的不良反应多发甚至中毒。从表1可知,当癫痫患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 50μg/ml,仍有 43.75% 癫痫患儿得到控制(显效 / 有效);当患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在 50 ~ 100μg/ml 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时,癫痫控制最好,为 96.67%;当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为> 100μg/ml,控制率 75.00%,但当血药浓度≥ 100μg/ml 时易导致丙戊酸钠药物不良反应增加,甚至发生中毒现象。
     综上所述,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对儿童癫痫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佳,可提升儿童癫痫治疗效果,值得被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邵广田,邵璐斐,陈霄雷,等.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对儿童癫痫治疗的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45(7):64-66.
[2] 倪 敏,周 莉.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对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意义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z1):105-106.
[3] 白 玲,刘 欣.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对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95):18695.
[4] 胡勇平.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不同年龄段癫痫患者血药浓度监测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7,37(6):545-548.
[5] 倪敏,周莉 .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对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意义研究 [J].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7):105-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