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用于急性脑血栓患者护理的效果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5月5期   作者: 杨琴
[导读] 研究对急性脑血栓患者的护理中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


                   杨琴
(阆中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四川阆中637400) 
             
摘要:目的:研究对急性脑血栓患者的护理中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64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NIHSS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NIHSS评分相比,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的NIHS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血栓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急性;脑血栓
  急性脑血栓是脑血管形成所致的脑血管病,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致残性、致死性疾病。此病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管壁病变基础上发生的,造成脑组织局部因血供中断而发生的缺氧、缺血性坏死,引起的神经系统体征和症状。据梗死灶的部位和大小可表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共济失调及失语等症状,患者大都意识清楚。很多患者经有效治疗后也会出现后遗症,影响其生活质量。有研究指出,若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本文就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急性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脑血栓患者参与本次研究,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将上述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42~77岁、平均(59.45±4.23)岁;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43~78岁、平均(59.57±4.31)岁,分析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患者入院就排查其它疾病建立静脉通道,结合各项生命体征制定出早期护理方法,具体内容:①心理护理:急性脑血栓发病突然,患者没有思想准备,一时间难以接受,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耐心解答患者的疑虑,强调积极的心理情绪有利于疾病恢复,加强人文关怀,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②体位护理:协助患者摆放体位,主要平卧位,也可辅助左右侧卧位,适当抬高手腕部位预防水肿,将足板放置床边缘处避免足下垂,对侧卧位的将腿部尽量伸直,防止下肢痉挛。③运动指导:告知家属患侧腿可通过健侧腿的带动而进行上下重复活动,对不能下床的可在床上运动,如抬腿、举臂、抬足、屈伸大小关节、外展、旋转等,待患者病情平稳可下床站立、行走训练,注意行走的技巧和姿势。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1.4评价标准
  采用Fugl-Meyer量表对两组的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分,<50分:患肢严重运动障碍,几乎无运动;50-84分:患者明显运动障碍;85-95分:患者中等运动障碍、手功能障碍;96-99分:患者轻度运动障碍[1]。采用巴氏量表(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功能状态进行评分,该量表中包括进食、修饰、转移、如厕、洗澡、行走、大小便控制、上下楼梯、穿脱衣服等内容,分数范围0-100分,完全正常:100分;虽有残疾但尚能独立:>60分;中度残疾,需大量帮助41-60分;重度残疾:20-40分;完全残疾:<20分[2]。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对两组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总分42分;轻度卒中:1-4分;中度卒中:5-15分;中-重度卒中:16-20分;重度卒中21-42分,分数越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轻,反之则越重。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量表调查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量表中有基础护理、护理操作、康复指导及护理态度共四项内容,每项分值0-25分,量表总分100分[3]。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检验;计数资料:(),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对比
  护理前,两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相比,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急性脑血栓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此病是由于颅脑动脉血管发生病理性变化而导致的,有很高的致残、致死率,很多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很大负担,临床治疗期间,为了减少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治疗效果,需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早期康复护理常用于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治疗中,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可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疾病的认知度,了解到情绪对病情恢复的作用,从而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面对后续康复工作[4]。通过体位护理,不仅使患者达到最舒适的体位;通过早期肢体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从而提高其自理能力[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而NIHSS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齐俊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降低急性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3):222-223.
[2]李美丽,李琴.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22):67-69.
[3]朱艳春,张柏晶.探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于降低患者致残率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2):95.
[4]肖艺文.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临床作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17):70-71.
[5]张贤凤.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血栓患者致残率及其NIHSS评分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04):696-6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