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出院后的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5月5期   作者:刘黔缨
[导读] 分析探讨早产儿出院后的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刘黔缨
(云南省临沧市妇幼保健院;云南临沧 677000)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早产儿出院后的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3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50例,实验组150例,对照组对早产儿仅在6月龄和1岁进行随访,且采用基础干预模式,实验组则对早产儿采用早期干预模式,且在前6个月每月随访一次,第6个月至第12个月每两月随访一次,比较两组早产儿在不同干预模式下的体能发育和智商发育情况。结果 两组早产儿实施不同干预模式和随访管理后,实验组的体能发育和智商发育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产儿出院后的随访管理和早期干预,有利于减轻早产儿家庭未来可能面临的压力和减少未来成本,有利于提高婴幼儿的体能发育和智商发育水平,保障婴幼儿的健康茁壮成长,有广泛运用的价值性。
   【关键词】早产儿;随访管理;早期干预;生长发育;影响
   
   早产儿是指妊娠期未满37足周就分娩的婴幼儿,早产儿出生越早,体重越轻,生长发育就越不成熟,为婴幼儿的健康茁壮成长有近期或者远期的不良影响。而早期干预则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可提高孩童智能水平的教育活动[1]。所以,对早产儿出院后的随访管理和早期干预就尤为重要。在此,笔者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3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并分别采用基础干预和早期干预模式,对早产儿出院后的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3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各为150例。其中对照组男87例,女63例,平均胎龄(35.15±1.26)周;实验组男92例,女58例,平均胎龄(34.81±1.18)周。两组早产儿已告知家属,且表示已知晓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方法。两者早产儿在基本资料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干预模式 对照组采用基础干预模式,在疾病预防、体能生长等方面进行干预,且仅在6月龄和1岁进行随访;而对照组采用早期干预模式,从听觉、视觉、触觉、前庭运动等方面进行早期干预,将对早产儿的直接干预和指导家长进行干预相结合,且在前6个月每月随访一次,第6个月至第12个月每两月随访一次。早期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听觉干预 给早产婴幼儿播放优美的音乐,母亲的声音、以及心跳的录音等,并通过与早产婴幼儿说话,旨在从听觉上对其听力进行刺激, 使其提高对声音的敏感度。
   1.2.2视觉干预 给早产婴幼儿观看颜色鲜艳的、可移动的物品,或者也可让早产婴幼儿看父母亲人的脸庞,旨在从视觉上对其视力进行刺激, 使识别视觉障碍或发育迟缓的早产婴幼儿提高对视觉的可视度[2]。
   1.2.3触觉干预 给早产婴幼儿进行按摩或者抚摸,或者使其肢体被动屈曲,或者变换早产婴幼儿的卧位姿势,也可以训练早产婴幼儿进行非营养吮吸动作的练习[3],从其触觉上对其进行感官刺激,增加其身体敏感性。
   1.2.4前庭运动干预 对早产婴幼儿采用摇晃的方式以及与上述听觉、视觉、触觉干预相结合。可通过水疗法对早产婴幼儿进行前庭运动干预[4]。比如在室内放置一个大水盆,水盆里放满温水,旁边放置加热器,将早产婴幼儿放置水中,通过水疗法再加以按摩抚摸,对其前庭运动进行刺激。
   1.2.5指导家长进行干预 指导家长对早产婴幼儿进行干预,以促进、改善亲子关系为目的,通过各种温馨、温暖的亲子游戏,合理有效的促进早产婴幼儿的智能发育,与对早产婴幼儿的直接干预相结合,旨在促使早产婴幼儿的健康茁壮成长。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早产儿在不同干预模式下的体能发育和智商发育情况,分别采用儿心量表进行评估分析[5],70分以下为智能缺陷,71~80分为临近智能缺陷状态,81~90分为智能中下等水平,91~100分为智能中等水平,101分~110分为智能中上等水平,111~120分为智能上等水平,121~130分为智能优秀水平,130分以上为智能水平非常优秀状态。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 结果
   1两组早产儿的体能发育和智商发育比较情况 实验组的体能发育和智商发育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讨论
   早产儿由于未足周即分娩,各器官发育尚不成熟,产后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发生,对早产儿出院后实行随访管理,即在前6个月每月随访一次,第6个月至第12个月每两月随访一次,是一种可靠的管理方式,有利于早产婴幼儿的生命质量得到保障;且对早产儿实行早期干预模式,对早产儿家庭在面对未来的成本压力和生活压力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减轻效果,也有利于早产儿的体能发育和智商发育得到提高,促进了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可作为经验进行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陈红芳,王婷婷,吕俊瑛,应佳佳.早产儿随访管理的可行性研究[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7.9(09):23-24.
   [2]何素梅.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预后的影响[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7.8(06):97-98.
   [3]胡小平,万孝先,张伶俐.观察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2018.10(09):187-188.
   [4]沈清清,李振香,任香娣,彭艳,刘伟,张君.早产儿出院后的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2018.12(13):64-65.
   [5]梅晓霞.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效果观察[J]. 实用医技杂志.2019.2(35):3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