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年英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四川成都610061)
【摘要】目的:对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治疗及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急诊临床路径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分组研究法对我院在2017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60例患儿进行研究,对比组患儿(n=30)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患儿(n=30)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儿最终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护理后临床各项指标以及患儿家属对该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均好于对比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治疗及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急诊临床路径的实际效果显著,故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急诊临床路径;小儿高热惊厥;急救;健康教育
小儿高热惊厥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性危重症之一,该疾病的主要高发期在六个月至四岁期间。患儿发病时,通常情况下会伴有局部或全身性的肌肉群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严重时会危及患儿智力发育和生命安全,对患儿自身和家庭带来严重打击。临床护理路径主要是针对特殊人群,同时,按照患儿实际病情所制定的以时间为纵轴,以护理服务为横轴的整体规划性护理工作流程,工作实质就是能够最大程度提升患儿护理质量[1-2]。基于此,本文对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治疗及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急诊临床路径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利用分组研究法对我院在2017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两组患者均30人。对比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该组共有男性患儿16人,女性患儿14人,年龄范围在5个月-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24±0.21)岁;研究组患儿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该组共有男性患儿18人,女性患儿12人,年龄范围在4个月-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18±0.17)岁。
注:本次研究排除脑部创伤及先天性遗传疾病患儿;排除患有精神类疾病患儿,排除多次出现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所有患儿家属已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且本次实验已经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认可。患儿的一般资料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比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患儿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科建立小儿高热惊厥急救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由护士长和主管护师以及责任护士三方面构成。
入院后,急诊科为高热惊厥患儿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并且做好急救准备,同时以最快速度通知医生。医护人员将患儿置于侧卧位,并且帮助小儿松解衣扣,迅速为小儿建立静脉通道,严格按照医嘱为小儿注射苯巴比妥钠等药物,并且准确记录小儿用药时间。
检查患儿是呼吸道是否保持畅通,确认小儿是否出现缺氧现象,并且与此同时根据小儿实际情况对其行相应的吸氧治疗,从而避免患儿出现脑细胞损伤。
及时为患儿进行降温治疗,医护人员可为患儿进行酒精擦拭。密切观察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同时准确记录患儿出现惊厥的次数和时间等。
指导患儿家属对患儿进行物理降温,例如使用湿毛巾贴于患儿额头,同时轻轻擦拭患儿颈部以及大腿内侧等部位。
健康教育,急救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向患儿家属耐心解释其出现高热惊厥的原因,耐心解答患儿家属提出的问题,缓解患儿家属一些不良情绪。患儿出院前需再次为患儿家属讲述高热惊厥疾病相关知识,同时还需向家属强调复发可能性,指导患儿家属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临床指标,包括患儿急救治疗时间以及抽搐时间;对比两组患儿家属对该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分为掌握、基本掌握和不掌握,总掌握率=
1.4数据处理
本次实验研究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0.0,其中使用(±S)进行计量资料两组患儿护理后临床指标对比,结果用t检验;用[n(%)]进行计数资料两组患儿家属对该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对比,结果用X2检验,如数据差异明显,P<0.05说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两组患儿护理后临床指标对比
研究组患儿护理后临床各项指标均好于对比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png)
3讨论
小儿高热惊厥是当今儿科中一种常见的疾病,临床中加强对患儿的急救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小儿出现癫痫以及智力损伤的发生概率。然而根据相关学者研究发现,提升对小儿高热惊厥疾病护理对于促进其康复有着重大意义。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属于一种具有高度规范性的工作手段,在危重症以及慢性疾病和肿瘤疾病中均有着较好的应用结果。将急诊临床路径应用于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治疗及健康教育中能够促进患儿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同时减少患儿复发率[3-4]。
通过文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患儿护理后临床各项指标均好于对比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护理后患儿家属对该疾病知识掌握程度93.33%好于对比组患儿家属对该疾病知识掌握程度66.67%,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在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治疗及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急诊临床路径的实际效果显著,小儿接受护理后抽搐时间明显降低,同时小儿抢救成功率较高,复发率低,故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罗春燕,龚燕虹,陈静蕊,等.急诊临床路径在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治疗及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10):105-108.
[2]崔海娟.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治疗及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7):2379-2381.
[3]武艳.急诊小儿高热惊厥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方法及临床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5):177,180.
[4]胡笳.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对急诊小儿高热惊厥病人急救质量的影响[J].养生保健指南,2018,(10):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