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改善重症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4月4期   作者:杨若冰
[导读] 研究采取护理干预对于重症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

杨若冰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四川成都610061)
摘要:目的:研究采取护理干预对于重症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70例重症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为35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对观察组病人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焦虑抑郁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后在社会功能、认知功能、用药依从性、总生活质量评分上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重症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改善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HIV病毒会大量侵袭T淋巴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最终导致患者因感染或恶性肿瘤引发全身衰竭而死亡[1]。重症艾滋病患者会出现持续发烧、虚弱、盗汗、咳嗽、呼吸困难、疱疹、口腔及咽部粘膜溃烂等临床症状,非常痛苦,因此医护人员更应积极选取对策改善重症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缓解痛苦[2]。本文尝试采用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70例重症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为35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女性17例,男性18例,年龄23-54岁,平均年龄(38.5±3.2)岁;对照组女性19例,男性16例,年龄24-55岁,平均年龄(39.5±2.4)岁。纳入研究患者无其他重大疾病,符合艾滋病诊断标准并且愿意配合相关护理过程。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信息,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
   观察组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包含以下内容:(1)心理指导干预:重症艾滋病患者治愈率极低,且患者已经遭受了很长时间病痛的折磨,负面情绪严重,用药依从性低。医护人员应当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对患者进行心理引导,取得患者家属的信任与配合,共同关爱鼓励患者,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用药依从度。(2)不良反应干预:艾滋病患者护理期间需要长期服用多种免疫药物,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不良反应,此时应对患者积极进行引导,告知免疫药物的重要性及用药特点,让患者积极面对药物的不良反应,避免出现私自减少或者抗拒用药的情况。(3)饮食护理干预:嘱咐患者科学饮食,注意清淡及维生素的摄入,多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脂肪的食物,增强患者自身抵抗力。(4)行为护理干预:支持患者的兴趣爱好,鼓励患者参与文化娱乐活动,转移患者注意力,提升患者幸福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1.3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社会功能、认知功能、用药依从性、总生活质量中的评分,每项总分100分,通过分数高低体现护理干预效果。同时对患者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分数越低表明患者心态越良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行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0.05评分具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0.05评分具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艾滋病潜伏期长并且致死率高,在艾滋病病发后患者的平均存活时间只有5到9年,而且艾滋病病毒除了破坏人体免疫系统还会侵犯神经系统,最终引起继发性感染或神经中枢系统病变[3]。艾滋病后期CD4+T淋巴细胞数目大幅下降,患者骨瘦嶙峋,被多种并发症、感染及恶性肿瘤困扰,十分痛苦[4]。因此,本院展开了对重症艾滋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研究,通过心理指导干预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与患者家属共同对患者进行关爱与鼓励,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通过不良反应干预减轻患者对于免疫用药的抵触心理,缓解由于药物不良反应带来的心理压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通过饮食护理干预督促患者健康饮食,少食多餐,多摄取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提升患者免疫力;通过行为护理干预鼓励患者与家人朋友多加沟通,帮助患者培养兴趣爱好来转移病痛的注意力,进而提升患者的幸福感。
   本次研究表明,采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在社会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用药依从性评分及总生活质量的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焦虑抑郁量表评分中,观察组焦虑量表得分、抑郁量表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因此,在重症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取护理干预行之有效,值得大力推广。
   综上所述,对重症艾滋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袁玉.人性化关怀在艾滋病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3):164-165.
[2]曾小频.艾滋病患者心理护理和个性干预的效果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6):18-19+24.
[3]朱丽华,范小艳,谷家仪.艾滋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自我感受负担的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9,5(02):32-35.
[4]温路路,陈丽.艾滋病的分期及临床表现[J].皮肤科学通报,2019,36(03):311-3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