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M丝绸胶带螺旋固定法在新生儿经口胃管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3月3期   作者:韦艳飞 符婵 董秋菊 韦文永 陈庆玲 周喻
[导读] 通过对3M丝绸胶带螺旋固定法和透明敷贴常规固定法在新生儿经口胃管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为临床提供依据。

韦艳飞 符婵 董秋菊 韦文永 陈庆玲 周喻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柳州545001)

[摘要]  目的  通过对3M丝绸胶带螺旋固定法和透明敷贴常规固定法在新生儿经口胃管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80例为对照组,2019年4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60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的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  3M丝绸胶带螺旋固定法的非计划性拔管率为25.4‰,透明敷贴常规固定法的为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M丝绸胶带螺旋固定法优于透明敷贴固定法,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新生儿;螺旋固定法;非计划性拔管;经口胃管

   留置胃管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操作技术,其目的是为了检查及诊断、治疗、引流、营养支持等[1]。临床上常有胃管部分或全部脱出的现象,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新生儿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高达15.6%~18.6%[2-3]。鉴于新生儿鼻腔和口腔的生理特殊性,为了减少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发生率[4],临床上主张选择经口留置胃管[5],但经口胃管不易固定,常发生患儿不自主拔管,发生率高达23.3%[3]。近年来,许多护理学者也对胃管的固定方法进行了相关研究和改良[1]。本问采用回顾性分析,对3M丝绸胶带螺旋固定法和透明敷贴常规固定法在新生儿经口胃管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入住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34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采用经口留置胃管。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8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02例,女78例,平均胎龄32.71±1.46W,平均体重1978±337.58g。2019年4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60例为观察组,其中男89例,女71例,平均胎龄31.36±1.81周,平均体重1691±342.76g。该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两组患儿的胎龄、出生体重、Apgar评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根据患儿个体差异将透明敷贴剪成合适大小,然后将胃管粘贴固定在下颌部位。
1.2.2 观察组  将3M丝绸胶带剪成长方形,约4cm×2.5cm,然后将长方形剪成“E”字型。中间胶布将胃管螺旋固定在嘴角处,其余两根分别固定在上唇上方和下颌。
1.3 评价指标
   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同期导管非计划性拔管例次数/统计周期内导管留置总日数×10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工作表整理录入数据,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比较
   结果显示,3M丝绸胶带螺旋固定法的非计划性拔管率为25.4‰,透明敷贴常规固定法的为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留置胃管固定是困扰临床的一个难题,做好胃管的合理固定,不但能保证胃管作用的发挥,而且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护士工作量和感染、窒息等风险,降低病人医疗费用,增加病人满意度[6]。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患儿病情危重,无自主意识,无家人陪护,容易发生脱管。新生儿鼻腔、食管柔嫩,胃呈水平位,贲门肌张力低,对异物刺激敏感性更高。加上各种管道和护理操作较多,护士工作量大,巡视不够,容易造成新生儿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由表1可见,观察组胃管留置日数较对照组多,可能是与患儿胎龄小有关。3M丝绸胶带螺旋固定法的非计划性拔管率为25.4‰,透明敷贴常规固定法的为43.0‰,与何雪报道的40.74%[4]和许翠花等[3]报道的胶带固定发生率16.7%和透明敷贴固定发生率27.5%不一致,可能是与研究时机、胎龄、统计方法等不一致有关。分析发现,对照组胃管固定于下颌中央,粘贴时稍不注意便会卷边。同时透明敷贴易被口腔分泌物、奶液浸湿,使胶布受潮,卷曲,失去粘性,加上新生儿面部胎脂较多,胶布不易粘住,极易造成胶布松脱,导致胃管拔除率偏高。观察组使用3M丝绸胶带固定,不卷边,不受胎脂的影响,固定效果好。
    研究还发现,透明敷贴易使患儿发生接触性皮炎等皮肤受损情况,而3M丝绸胶带可以减少皮肤刺激,发生皮肤损伤例数较少。由于研究中缺少相关数据收集,该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

4 小结
   综上所述,3M丝绸胶带螺旋固定法优于透明敷贴常规固定。但观察组粘贴在下颌处的胶布易被口腔分泌物、奶液等浸湿,导致胶布变硬、滋生细菌,同时 硅胶胃管细软,口腔空间大,易使胃管在口腔屈曲盘旋,导致胃管不在正确位置,影响胃肠减压效果。有研究表明可采用丝绸胶布等高粘性胶布以及T形固定等方法取代传统的透明敷贴固定[7,8]。所以,临床工作中需运用创新思维,增强专利意识,对胃管造型、材质、固定胶布和方法等进行大胆改造,总结经验,以寻求胃管的最佳固定方法[9],为临床和患儿服务。
   
   
   
参考文献
[1]覃启鲜,左美玉,廖昌燕,等.活结系于单侧鼻导管固定留置胃管的临床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9,33(6):1056-1057.
[2]陈玉仁.新生儿留置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当代护士,2015,(7):64 -65.
[3]许翠花,张玉侠,顾莺,等.新生儿留置胃管非计划性拔除的现况调查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3):241-243.
[4]何雪.新生儿经口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9):210.
[5]卫群.新生儿经口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临床观察 [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3):138.
[6]陈娟.两种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比较[J].全科护理,2015,13(7):645.
[7] 李书梅,刘娜,陈璐,等.3 M 丝绸胶带在早产儿经口留置胃管固定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3,6(10):115-116.
[8] 肖雄文.高黏性胶布T字形固定法联合水胶体敷料在早产儿胃管固定中的应用[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7,4(24):94,96.
[9]韦艳飞,符婵,陈庆玲,等.新生儿非计划性胃管拔除原因及护理对策[J].天津护理,2019,27(3):368-369.
本课题为广西科研项目,合同号Z201705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