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护理对围产期孕妇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作用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3月3期   作者:刘艳秋 杨梅通讯作者
[导读] 本文研究目的是为了观察对围产期孕妇实行细节护理过程中下肢静脉血栓栓塞(DVT)的预防作用与预防质量,并进行分析与总结。
刘艳秋   杨梅通讯作者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目的是为了观察对围产期孕妇实行细节护理过程中下肢静脉血栓栓塞(DVT)的预防作用与预防质量,并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从我院围产期孕妇群体中选取10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护理对象,针对这102例围产期孕妇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分为S组与R组,各自51例,对S组的围产期孕妇以传统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而对于R组的围产期孕妇以细节护理进行护理,最后对两组孕妇各自的下肢症状做好基本的记录与统计工作,将两组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栓塞(DVT)的状况进行统计与记录,计算各自DVT形成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并进行对比,最后总结本次研究。结果:从结果中可以看到,R组围产期孕妇的下肢症状显然优于S组,S组中出现了9例DVT病例,而R组中仅有2例DVT病例,各自DVT形成率为17.65%(9/51)以及3.92%(2/51),对比中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护理满意度对比中,S组护理满意度为76.47%(39/51),而R组护理满意度为94.12%(48/51),在护理满意度对比中同样存在差异性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围产期孕妇的保健工作中,护理质量可以显著抑制DVT并发症率,因此在围产期中做好细节护理,对于预防DVT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围产期孕妇;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细节护理;下肢症状
   引言:
   孕妇在围产期中很容易出现各种严重并发症,比如下肢静脉血栓栓塞(DVT),该并发症的病发原因在于孕妇长期卧床所致下肢血管内皮出现损伤甚至血液出现高凝状态等。加上现如今很多孕妇选择剖宫产术进行分娩,这种分娩方式导致孕妇卧床时间得到显著增长,更是加剧了DVT的病发率,发病不仅导致孕妇护理质量不佳,更有可能引起孕妇产生肺栓塞引起死亡,其严重性不言而喻[1]。在临床中预防DVT成为了围产期孕妇护理的主要目标,在此之间,细节护理顺应而生,针对围产期孕妇在降低DVT病发率中具有显著护理价值。对此,本文研究针对该护理方案进行分析与总结,具体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内所接受剖宫产术的高危血栓形成围产期孕妇群体中抽选10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其中孕妇的年龄阶段在22岁至41岁之间,平均年龄大约为28.8±4.3岁;孕周时长大约为40周-43周之间,平均孕周为41.5±1.5周;所有孕妇均符合本次研究要求,并且在其它资料对比中尚未发现异常状况以及影响研究进展的相关因素。
   1.2研究方法
   我们将这102例围产期孕妇资料在计算机的帮助下,以excel rand 函数来帮助这些围产期孕妇进行分组,各自分得51例S组与51例R组,对S组围产期孕妇利用传统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而对于R组围产期孕妇利用细节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在护理观察期结束后统计两组围产期孕妇各自的下肢症状、下肢静脉血栓栓塞(DVT)状况及DVT形成率、护理满意状况等,最后总结本次研究。
   1.3护理方法
   传统护理方案:每天对孕妇做好体温、脉搏的检测工作,对出现高热孕妇尽快实行降温处理以及高热护理措施;一周测量一次体重数据、一日统计孕妇大便次数,在统计三天中如果均无一次大便可利用缓泻剂进行改善;在整个护理期间内需要做好孕妇阴道护理,一旦出现任何异常状况可嘱咐孕妇进行呼救,并采取紧急处理[2];对孕妇的饮食做好合理调整,将餐次控制在4-6次之间,每餐的份量减少,并优先选择便于消化的食物,注意要在其中补充足够的营养;最后就是需要对每一位孕妇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形成良好沟通关系。
   细节护理方案:针对护理团队进行全方位优化,先从规章制度上进行优化,使护理团队能够对DVT有着较为全面的认识与了解;同时实行责任护理制,每位护理人员负责几号病床几号病床,都需要列举清楚,在开展护理前需要对孕妇们的资料进行统计,结合孕妇特征制定护理方案,帮助患者构建合理科学的饮食方案并需要在其中充分做足保暖工作;另外不定期在床上进行运动,主要以活动四肢、关节等为主;每天利用温水泡脚两次,这样做不仅能够促进孕妇全身血液流动循环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更能够帮助孕妇提高睡眠休息质量;在日常中要大量饮食,鼓励排尿排便;做好患者下肢按摩工作,及时调整下肢血流状况,减少卧床时间过长下肢麻痹的现象[3]。
   1.4观察指标
   先观察下肢症状,将症状分为皮肤状况、下肢温度、肿胀感状况以及疼痛感状况等四大指标,对每一个指标进行评分,将满分设为10分,分数越低代表症状越轻,反之则越重;
   其次统计DVT状况,计算出现DVT的例数以及DVT形成率;
   最后统计护理满意状况并计算护理满意度。
   1.5统计学处理
   SPSS13.0帮助统计与分析,卡方检验百分率,如果最后计算的P<0.05可以看作具有统计学意义以及相应差异性,反之则不具备。
   2.结果
   
   从表2中可以看到,S组中总计有9例DVT病例,DVT形成率为17.65%,而R组中总计有2例DVT病理,DVT形成率为3.92%,对比中存在显著差异性与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护理满意度对比中,S组护理满意度为76.47%,R组为94.12%,对比中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对于行剖宫产术的围产期孕妇们来讲,下肢出现DVT成为了一种典型的并发症,属于一种高危性围产期并发症。孕妇们在这一阶段中由于血小板功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其中的凝血因子十分活跃,很容易使血液进入高凝状态而引起DVT并发症现象,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所幸的是,这一切都可以通过医疗护理服务来避免,而细节护理方案在其中可以起到十分显著的护理效果,对于预防DVT上有着极为优质的护理价值。围产期孕妇们在该护理方案中,从饮食上来控制体重,每日的热水泡脚可以对预防血栓起到显著作用,在床上运动护理中帮助孕妇们四肢提高血液循环质量,控制血栓的形成[4]。其护理价值十分显著,本次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该护理方案可以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地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蕊, 田丹, 许琳研, et al. 细节护理对围产期孕妇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作用[J]. 血栓与止血学, 2018(3).
   [2]闵庆锋. 优质护理对围产期孕妇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作用探讨[J]. 双足与保健, 2019(19).
   [3]黄梅珍. 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静脉血栓的作用研究[J]. 中国医学工程, 2013(07):121+124.
   [4]李志. 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静脉血栓的作用[J]. 医学信息, 2014, 000(001):90-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