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3月3期   作者: 田建辉
[导读] 观察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


               田建辉
            (霍城县中医医院;新疆霍城835207)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58例作为样本,随机分组,对照组仅给予康复治疗,观察组联合采用中医针灸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2.0±0.3)分、ADL(85.5±3.2)分、SF-36(89.6±4.1)分、巴氏评分(72.6±1.6)分、有效率96.6%、下床时间(6.9±0.6)d、住院(8.9±0.4)d。对照组治疗后NIHSS(10.4±0.1)分、ADL(68.9±3.6)分、SF-36(72.3±3.0)分、巴氏评分(60.3±2.0)分、有效率72.4%、下床时间(10.4±0.9)d、住院(12.3±0.8)d。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的方式,对中风偏瘫进行治疗,有效率较高。
【关键词】中医针灸;康复治疗;中风偏瘫

   中风又称“脑卒中”,为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率较高,后遗症多。偏瘫为中风患者的常见后遗症,是导致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且易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针对中风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可使患者的肢体功能得以增强。但有研究指出,将中医针灸法联合应用到治疗过程中,效果更佳。本文于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中,随机选取58例作为样本,阐述了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的方法,观察了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n=29)性别:男/女=16/13,年龄(63.85±10.64)岁。对照组(n=29)性别:男/女=17/12,年龄(64.20±9.48)岁。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仅给予康复治疗,观察组联合采用中医针灸法治疗。
   1.2.1康复治疗方法
   (1)床上被动运动:中风患者康复初期,应辅助其进行床上被动运动,每日活动腕关节、肘关节、膝关节及踝关节,促进上下肢功能恢复。(2)主动运动:当患者可主动运动时,应辅助其进行各关节外展、内旋等训练,1h/次,预防肌肉痉挛,改善肢体功能。此外,还应指导患者进行眼部训练,进一步促进病情康复。(3)按摩:康复医生应为患者按摩患侧肢体,后行关节按摩,并给予推拿。推拿患肢的时间,以10min/次为主,1次/d。(4)营养补充:营养不良易阻碍病情好转,康复治疗期间,针对伴有自主进食功能障碍者,应给予肠内营养治疗。针对可自主进食者,可应多给予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类食物食用。
   1.2.2中医针灸方法
   (1)取手足阳明经穴及人中作为主穴,以少阳、太阳经穴作为辅穴,另外取合谷、曲池、足三里、风池、昆仑等穴位给予针灸。(2)伴有肩关节功能障碍者,可取肩外俞、后溪等穴位针灸。(3)伴有下肢功能障碍者,联合取太溪针灸。(4)伴有面部功能障碍者,联合取地仓针灸。(5)针灸前,应对局部进行消毒。进针得气后,应留针20min,1次/d,连续治疗1个月为1疗程,共治疗3疗程。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各项功能评分
   观察组治疗后NIHSS(2.0±0.3)分、ADL(85.5±3.2)分、SF-36(89.6±4.1)分、巴氏评分(72.6±1.6)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3 讨论
   中风偏瘫的常规治疗方法,以康复治疗为主。康复治疗的内容,包括床上被动运动、主动运动、按摩、营养补充等。中风康复初期,患者通常难以自主运动。辅助患者进行床上被动运动,有助于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对肢体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当患者可主动运动后,辅助其进行床上主动运动,并给予按摩,则可改善关节功能,预防肌肉痉挛[1]。康复治疗期间,积极为患者补充营养,可增强机体免疫力,进一步促进病情好转。
   祖国医学认为,中风患者发生偏瘫的原因,与阴阳失调、心火旺盛、气血上逆等因素有关。以补气养血、活血化瘀、调节阴阳为主要原则治疗疾病,对偏瘫患者病情的缓解,具有重要价值。取手足阳明经穴及人中作为主穴给予针灸,可有效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取肩外俞、后溪给予针灸,有助于改善肩关节功能,增加肩关节活动度,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取地仓针灸,可使患者的面部功能得以改善,使患者的自主进食能力、语言功能得以恢复,改善预后。本文研究发现,在给予中风偏瘫患者康复治疗的同时,联合给予中医针灸后,患者NIHSS(2.0±0.3)分、ADL(85.5±3.2)分、SF-36(89.6±4.1)分、巴氏评分(72.6±1.6)分,与单独进行康复治疗相比,患者偏瘫明显减轻。本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6%、下床时间(6.9±0.6)d、住院(8.9±0.4)d,与单独进行康复治疗相比,患者有效率更高,下床及住院时间更短,优势显著(P<0.05)。本文的研究成果,证实了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在中风偏瘫患者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有研究指出,采用苓桂术甘汤加减联合醒脑开窍法针灸的方式,对中风偏瘫进行治疗,同样可取得一定的效果[2]。受样本量限制,本文未对该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观察,未来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采用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的方式,对中风偏瘫进行治疗,能够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有效率较高。
参考文献:
[1]刘倩.神经阻滞联合中药贴敷治疗中风偏瘫患者肩关节疼痛70例临床研究[J].海峡药学,2019,31(04):219-220
[2]李婵,吴永科.苓桂术甘汤加减联合醒脑开窍法针灸对中风偏瘫肢体神经肌肉康复的作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15):130-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