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电的需求量增加,而配电网作为电力工程中一部分重要组成,同时也是用户与电力企业之间的链接桥梁,具有不可代替作用,为切实保证供电质量,本文将对电力工程中配电网自动化技术运用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将其运用于电力工程配电网中,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帮助。
关键词:电力工程;配电网;自动化技术
引言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下,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升,各个行业领域对于电能需求度不断提升,对于新时期电网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电力工程中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可以降低电力生产成本,提升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行效率,为电力事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1概述配电网自动化技术
1.1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含义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就是以计算机网络、通信以及电子这三种技术作为支撑,对电力工程中的配电网系统运用状态以及事故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维修以及管理工作,以此来保证配电网系统处于安全运行状态下的一种电力自动化技术。从本质上来讲,主要是借助当前比较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网络技术等监管配电网运行情况,一方面大幅度提升配电网系统运行的综合性能;另一方面能够切实保证配电网系统出现故障情况下,能够在最快时间内恢复供电。综合以上,将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工程中,最大限度降低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对提升电力系统供电以及维修等工作效率有积极性意义。
1.2配电网自动化典型模式
SCADA系统、GIS系统组成我国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而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又划分为无主站、基于主站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其中,对于馈线自动化系统(无主站),无需主站,主要利用自动化开关展开工作,自动隔离故障,确保正常模式运行。对于主站配电自动化系统,则依靠数据采集端、计算机系统进行工作。
2电力工程中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现实意义
电力工程中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紧跟着科技发展的步伐,是当前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首先,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升电力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保证了电力持续稳定的供应,满足了民众的切实需要。其次,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得供电人员可以对供电量、用电量、电压、负荷等相关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并获得第一手资料,对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再根据情况做出科学的调整,提高了供电服务的质量。而且,自动化技术在实际运用在可以大大减少配电网的运营成本,因为可以实时监控,很快得出结果和结局方案,过程中减少了人员、时间等的损耗,降低了运营成本。
3电力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基础功能
3.1数据监测
数据监测是非常关键的应用要求。自动化技术能为电力系统配电网带来较多优势,正是依赖于对数据的有效记录。为保障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必须实现对供电输入/输出计算装置和用户用电输入/输出计算装置的数据监测。数据监测能让供电人员记录每个时段的供电过程,并及时监测整个供电过程中是否存在窃电行为,保证供电质量。
3.2数据收集
数据收集是自动化技术的另一个应用要求。配电网中存在诸多线路,线路之间的负荷量、运行情况及承载情况都不尽相同。需详细收集这些数据,以确保工作人员能在第一时间了解配电网的线路状况,避免意外事故发生,阻碍配电网的供电过程。
3.3馈线设计
馈线是自动化方案设计中比较关键的部分,短波馈线通常由12根铜包钢线和绝缘横支撑瓷棒等组成,结构紧凑且十分精细。馈线支撑环的直径可达80mm,特性阻抗能达到300Ω。配电网中,馈线通常是以悬挂的方式处于4~5m的半空中进行高频信号传输。
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中的主要作用是记录和收集数据,并通过数据操控整个电力系统,而馈线的信号传输功能就是电力系统配电网在运营过程中的数据来源途径,因此馈线在自动化运营中地位举足轻重。设计者应将馈线的远程控制和就地控制进行有效统一。例如,使用快速缠绕法在断线处把未断馈线聚拢在一起,使用绝缘皮铜线进行缠绕捆扎,以缩短断线对接距离,加大馈线的操作空间,便于工作人员操作,促进馈线自动化处理的实现。馈线自动化能帮助电力系统配电网实现自动化的远程数据收集和整理,从而实现配电网的自动化供电运营。
3.4停电管理
停电管理功能的实现,主要是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以及归纳,针对配电网内存在的故障以及问题可以了解其原因,从而明确停电范围。
4电力工程中配电网自动化技术运用
4.1现场总线技术
在电力工程中利用现场总线技术,连接自动化装置和仪表控制设备,实现信息网络的数字化和多向性,融合数字通信和智能传感器。(1)可以收集变送器控制的用电量,向主控计算机传输收集到的信号,利用数学模型计算数据,实施准确的判断,最终向控制设备发送最终指令,实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作用;(2)可以控制分散电力工程,利用计算机处理被控设备的信息,连接信息和计算机,无需控制整个现场,只需调度信息即可完成工作;(3)可以配合前置机和上位机,在下方利用仪表控制电力工程,提高电力系统控制工作的性能。
4.2光互连技术
在电力工程中,光互连技术主要运用于继电系统以及控制系统中,利用探测功率限制扇出数,主要优势是改善以往平面、电容性负载所带来的影响,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的集成度,特别是在管理以及监控等方面体现出一定的运用作用。而光互连技术的应用特点主要是在无电磁干扰以及频带宽地,为数据提供更多可传输方式,利用电子交换技术扩展互联网络范围。另外光互连技术还具有很强的数据处理功能,能够对电力系统所提供的数据进行自动整理,同时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故障问题,以及故障存在的位置,引导相关维修工作人员在最快时间内进行故障处理工作,减少因故障带来的损失。
4.3PLC自动化技术
PLC自动化技术在实际应用,通过计算机技术和几点接触控制技术结合形成,用于配电网数据信息存储和控制,同时有效控制存储器中的可编程序。借助PLC自动化技术还可以实现数据信息自动化采集、分析和处理,并依据相应标准对信息进行转换和共享,对于提升电网运行效率具有积极作用。此外,推行自动重合模式,将电源连接环网分割成有限段数,相邻两侧重合器做保护,一旦某段线路出现故障,上一级重合器开断故障,规避变电站断路器分合。
4.4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
在电力系统监视系统中利用数据技术,有利于开发和继承系统,创新软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广泛运用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利用对象函数发挥电气自动化的作用,使用触发机制进一步控制数据库监视,节省数据用于写入和读出的时间,还可以充分发挥数据管理作用,保障技术作用的发挥。
结束语
将配电网自动技术运用于电力工程中,一方面有利于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稳定;另一方面能够提升信息采集效率,提升数据的准确性。本文首先概述什么是配电网自动化技术,之后分别从现场总线技术、光互连技术、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PLC自动化技术四个角度探究电力工程中配电网自动化技术运用,旨在以此来满足当前社会对电力方面的需求,促进我国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凯.浅谈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系统及其技术保障[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3):3322-3323.
[2]叶海蓉,葛乐矣,钟桂英.固体绝缘开关柜在线检测技术[J].中国电力,2016,(9):35-36.
[3]黄旭.概述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工程中的应用[J].科学与信息化,2017,(27):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