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临床研究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3月3期   作者:何微微
[导读] 为了使我国的中医内科临床研究能够进一步规范化,根据对目前中医内科临床研究现状的调查,对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提出建设性解决方法。
何微微
(南京市玄武区兰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目的:为了使我国的中医内科临床研究能够进一步规范化,根据对目前中医内科临床研究现状的调查,对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提出建设性解决方法。方法:笔者在医疗期刊、网站上搜集2017年2月到2019年2月的相关中医内科临床研究相关资料,通过对其筛选、分类之后进行分析,主要包含中医内科的临床治疗,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等。结果:本次共检索到218篇相关文献,其中有42% 左右的文章中提及到了中医内科临床中研究所采用到检测的方式,58%的文章是没有涉及到所采用的客观检测方法,其中48%的文献所采用的样本数量少,样本对象不具有代表性,还有一些文献中对于治疗效果判定没有进行标准的描述。总体上文献的涵盖范围广泛,研究深度不足,整体质量欠佳。结论:现如今,根据对中医内科临床研究的现状调查发现还有很多问题是急需解决的,要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提高中医内科临床研究的质量 ,以促进这个行业的规范化。
【关键词】中医内科;临床研究;现状;问题分析
   随着现代医疗的发展,也给我国传统医疗带来巨大的发展,在实际治疗中,很多时候中医内科是与西医相结合的,在技术的支持下,更多的先进的治疗手段被用于中医内科的治疗中,中医治疗也取得不错的效果。中西医结合是对传统中医的继承与发展,但现在的医疗背景下,现在所运用的研究体系缺乏大量的临床实践、一定的理论支持、中西医理论的冲突,治疗效果判定等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中医内科临床研究的发展。通过分析、查证相关中医内科临床研究的相关文献,再结合实际情况,深入了解中医内科临床研究的现状,分析现今其所存在的问题, 以期可以为中医临床研究的健康长久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主要以“中医内科临床研究”为主,笔者通过搜集2017年2月到2019年2月的相关资料,再对其进行关键字索引,对文献搜集、筛选、整理总结,之后对相关的内容研究与分析,主要包括文献的研究主题、研究方向,研究成果、诊断标准等现状分析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1.2统计学分析
   对于所采用研究的数据,运用 SPSS 19.0.9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 表示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和 t 检验,P<0.05 为具有统计学意义[1]。
2结果
   笔者在本次研究数据统计中显示出,48%的文章是指出对于研究是专病专访,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时也在中西医结合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寻找更好的治疗方式。42%的文献主要是对中医治疗诊断的方式进行客观研究,以便找出一个标准,方便在之后的治疗中更好的运用。还有剩下的20%主要分为对现如今所发现的新病情以及病因进行探索性的研究,根据其临床症状,总结其病情规律和对中西医理论结合的研究。根据资料统计,很多研究样本容量太少,很多都不到100分,这样得出来的研究就缺乏代表性;设计的对照组临床试验研究中,只有82%的做到。而诊断标准方面,研究文献中有32%涉及到明确的诊断标准,并对其详细论述对照。

其他的均是涉及研究这一方面,其他的有些文献涉及的标准没有紧跟现代医疗的发展,因而,是比较陈旧不适用于现在的医疗诊断标准。
3存在的问题
3.1 诊断方法缺乏科学性
   诊断的结果是至关重要的,正确的诊断是治疗的基础,只有准确的诊断才能保证后续的有序进行。对医院来说,减少的资源浪费,积累了丰富的案例。对病人来说早日摆脱了病痛的折磨[2]。诊断方法是弄清楚病因的关键,好的试验方法能反映病因、病源所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是目前较常用的方法,但现实中这种随机并没有对其进行很好的运用,对其采用的对照组没有详细的描述,这样会让试验结果缺乏说服力,没有可靠的数据做支撑。一个值得信任结果,首先,要有详细严格的实验设计,与临床的实验统计实践统计对比。统计结果中要有的大规模的样本,保证其随机性,可也存在实现难度大的问题,这就导致真正有价值的研究比较少,所以发表出来有质量的文献数量是比较少的。医学是严谨的,并且需要不停学习、不停探索,找到一个适合中医内科实验的科学体系,为以后准确的诊断打好了坚实的基础,这样才是符合科学精神的。
3.2理论创新不足
   医学是不断发展的,当前,理论创新不足导致中医临床研究得不到世界医疗的广泛认可的一个重要原因。理论是实践的支撑,可是时代不断发展,疾病的种类不断地增多,理论不创新,依然“啃老本”也是中医临床研究发展不健全的原因。实验必须要科学完善,顺其发展规律,要吸收先进 的理论才能不断融合,不断进步。创新对医学来说极其重要,近几年来中医内科所发表的文章数,其对病因的所占比例极少,仅仅只占6.7%,这么小的比例,肯定会导致对理论得不到发展。
3.3临床医疗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临床医疗人员是治疗效果的保障,他们是保证临床效果的第一人,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行性与他们紧密相连。可是就目前而言,临床医疗人员素质参差不一,对于执行临床研究的标准他们不一定会做到,当然得出来的结果也就不一定准确,不能反映真实的研究情况。因此提高医疗人员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对此相关部门应该对此加大培训力度,规范培训体系,这一方面国家可以加大对医疗的投入,有了资金的充分支持,才能保障这个行业规范化,更好的促进中医内科的发展。
3.4诊疗标准比较落后
   中医内科临床一直是采用预后转归的疗效作为评定标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医疗的发展,中西医的不断融合,中医药走向世界,就必须采用世界通行的评价标准,这样才能更好的走出去。资料显示我们中医内科所采用的标准还是以前的,其中很多事没有经过验证,自拟的标准,整个行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作为参考,这就会导致整个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标准的混乱,在这种情况下又何谈发展。
4结论
   近年来,中医内科没有故步自封,一直寻求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不足。想更好的发展,就要认清自身的优劣势,更好地与现代医学结合,探索出自身发展的道路。同时,国家及相关部门要采取相关措施支持,加强对整个行业的规范化,从而提高中医内科科研质量。
【参考文献】
 [1]何子寅. 中医内科临床研究现状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5):198.
[2]蔡仿. 中医内科临床研究现状调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12):1278-12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