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新燕
(平南县第二人民医院产科;广西平南?537307)
【摘 要】:目的 研究自由体位在降低剖宫产、提高自然分娩率中临床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9年9月至2019年12月本院分娩产妇共8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配法,将产妇分为甲组(43例,常规卧位式分娩)、乙组(43例,自由体位分娩),并对比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结果 甲组自然分娩率60.47%,剖宫产率是39.53%;乙组自然分娩率88.37%,剖宫产率是11.63%,乙组自然分娩结果明显优于甲组(P<0.05)。结论 在产妇分娩中,采取自由体位方式分娩,可有效降低剖宫产,提高自然分娩率,临床效果良好,建议推广。
【关键词】: 自由体位;自然分娩率;剖宫产
随着医学不断发展,分娩主产模式也产生变化,可有效保证胎儿及孕妇安全。孕妇生产中以自然分娩和剖宫产为主。自然分娩指的是在安全有所保证前提下,以产妇阴道中胎儿自然娩出的分娩方式,属于国内外妇产科中提倡分娩手段。但是,由于自然分娩时间较长,此过程中产妇疼痛感受度较高,严重影响整体分娩工作,初产妇影响较大[1]。而剖宫产则会提高手术风险,易产生大出血情况,对母婴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应当实施有效干预方式,让产妇分娩中采取自由体位,依据自身舒适度及喜好选择活动方式,可缓解孕妇紧张心理,不仅可减少产妇疼痛度,还能将产程时间缩短。基于此,本次研究中选取86例产妇,分组后研究自由体位临床有效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9月至2019年12月本院分娩产妇共8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配法,将产妇分为甲组、乙组各43例。甲组年龄为23-29岁,平均(25.34±2.19)岁;孕周为37-41周,平均(39.26±1.04)周。乙组年龄为22-28岁,平均(26.28±1.06)岁;孕周为38-42周,平均(40.31±1.13)周。入选产妇均为头位单胎,测量骨盆内外后无异常;排除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精神异常、脏器功能不全者;资料中未见组间差异(P>0.05)。本次研究经产妇及其家属知悉,符合医学伦理。
1.3方法
甲组:产妇以常规卧式分娩。
乙组:在分娩前对产妇进行指导,让产妇自由活动,任意姿势均可,提高自身舒适度,并且,为产妇提供分娩球、椅子、抱枕等器具[2]。自由体位主要有以下几点:(1)站位:指导产妇以双手扶住床架方式站立,身体可适当进行左右摇摆;(2)侧卧位:了解产妇胎位方向后,让产妇以胎背相反为侧卧方向;(3)坐位:产妇坐在椅子或床边上,分开双腿,双手将靠背保住,保持低头;(4)对位:产妇双手扶在床沿位置,双脚分开后蹲下[3];(5)走位:在产房中产妇可适当走动。而在此过程中,可让家属及护理人员陪伴产妇,对产妇体位进行指导,还要密切关注胎心、宫口开放情况、胎头下降程度,为降低产妇疼痛感,予以产妇安慰。
1.4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胎儿分娩方式进行比较。
1.5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4.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年龄、孕周)以(±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分娩方式)以(%)表示,以2检验;P<0.05则表示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png)
3.讨论
分娩属于人类繁衍中正常生理过程,同样也是本能行为的一种,此过程中并未仅有痛苦存在,还能达到良好优生效果。产妇与胎儿均可参与到整个分娩过程。自然分娩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一是产后康复时间少,效果更佳。在产妇分娩后,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离床活动,甚至生活饮食、大小便等也能快速恢复正常,以更多精力照顾宝宝;二是住院时间少,产妇自然分娩后,通常住院3d即可离开医院,回到家中接受照顾,有助于产后心情及身体恢复;三是避免产生剖宫产可能出现的手术出血、疼痛、肠胀气、麻醉等风险。但是,自然分娩也存在分娩镇痛强烈、产程时间过长的问题,产妇难免出现害怕情绪,选择剖宫产[4]。
仰卧位分娩方式是医院生产产妇常用姿势,第一产程中为仰卧位,会挤压腹部大血管,减少胎盘及子宫供血,必定会对胎儿造成一定影响。并且,仰卧位分娩骨盆较窄,对骨盆移动造成一定限制,下降胎头时会对其产生阻力,将产力减弱,导致产妇疼痛感增加,产程延长[5]。所以,仰卧分娩方式不属于最佳姿势。自由体位孕妇分娩对于产妇活动饮食并不会造成影响,相较传统体位姿势,可缩短分娩时间,主要是由于自由体位能够将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压力减轻,确保胎盘能够拥有良好血液循环,以实现规律收缩。
本次研究中,甲组自然分娩率60.47%,剖宫产率是39.53%;乙组自然分娩率88.37%,剖宫产率是11.63%,乙组自然分娩结果明显优于甲组(P<0.05)。证明产妇以自由体位方式生产,对于产妇选择自然生产具有显著促进效果,可减少剖宫产率。自由体位可减少间歇宫缩重力影响,缩短宫缩时间,以加快产程,对产妇骨骼及骨盆排列也具有良好改善情况,缓解产妇情绪,以降低生产疼痛感,具有良好临床价值。
综上,产妇分娩中,护理人员可指导产妇采取自由体位方式,以减少剖宫产几率,推动产妇顺利分娩,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宋文婷.冥想放松减痛法配合活跃期自由体位待产对自然分娩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9,33(11):1988-1990.
[2] 王秀梅,李微,张晨. 娩球辅助自由体位分娩的优势[J].中国综合临床,2017,33(5):458-461.
[3]杨翠英,张淑清,黄淑瑜.自由体位提高自然分娩率以及降低剖宫产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20):3845-3846.
[4] 贺瑞宁,柳青梅.自由体位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临床有效性研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30):131-132.
[5]王坤昌,李桂平,周秀荣,等.第二产程分阶段自由体位分娩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8, 34(29):2267-2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