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中实验误差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3月3期   作者:潘眀焕
[导读] 临床医学检验中实验误差分析

 潘眀焕
(施甸县中医医院;云南施甸678200)
 【摘要】近年来,临床医学检验逐渐在我国发展并取得不错成绩,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医学学科。而临床医学检验想要帮助临床更好的完成诊断工作,确保临床诊断工作的质量,必须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但在实际的临床医学检验工作中,常常存在实验误差,导致检验结果质量不佳,影响临床工作。因此,本研究对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实验误差进行归类整理,分析检验误差的原因,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控制实验误差的措施,以期帮助临床减少医学检验的误差,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医学;实验误差;分析研究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更新,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医疗设备及技术被投放到临床实践工作中,而这也使得临床医学检验的范围大幅度扩大,更有利于临床工作的开展。但在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实验误差,使得检验结果质量不佳,因此要提高医学检验结果质量,就得降低检验过程中的误差,检验人员要严格的遵循检验规范及要求进行检验操作,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
1临床医学检验误差产生的原因
1.1使用仪器及试剂所引起的实验误差
   当仪器老化、保养不当、磨损及与试剂匹配度不高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实验误差;试剂应当根据仪器要求进行调整,不然极易出现误差;仪器的型号、制造商不一样,所需要的试剂也会有不同,会出现实验误差也有差别;从国外进口的仪器,使用我国国产的试剂,也会增加实验误差。
1.2采集样本出现的实验误差
   样本采集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在临床医学检验在分析前便出现误差。这些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
1.2.1患者因素:患者自身的用药情况、生活情况均影响到样本采集,如患者在某些需要空腹采集样本的项目中没有空腹;如患者在检验前,过多的饮用酒、茶、咖啡、饮料,抽烟,情绪过度紧张,运动量过大,服用影响检查结果的药物等。
1.2.2样本采集人员的操作不规范:在采集样本时,若操作不规范,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实验误差,如采集时,没有控制好力度,未根据相关规定时间采集,未及时解除止血带…,很容易导致血液中的甘油、糖类、氨基酸等结果出现较大误差。
1.2.3采集部位:若采集患者血液时,刚好采集的这一侧肢体在输液,有可能会对这侧肢体内部的血液进行稀释,从而致使实验误差[1]。
1.2.4收集整理与相关采样要求不符:采集样本时与采样要求不符合,也有可能使得检验分析结果出现误差。
1.2.5采样量与抗凝剂刺激不符合,也会出现实验误差。
1.2.6采集样本结束后在运输、储存等环节出现失误导致实验误差:在采集样本结束后,因运输不及时、未控制好运输条件,导致样本成分发生变化,导致实验误差;当储存不当事,也可能导致样本成分发生变化出现实验误差。
2控制临床医学检验误差的措施
2.1提高检验水平,确保检验质量
   随着科技迅猛发展,检验人员可在当今科技水平高、知识快速更新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临床医学检验水平,多方面了解国内、国外有关信息及参考文献,全面提高自身的医学检验测量水平,增加这方面的测量知识,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同时,更要对医院引进的新技术、新设备进行及时的了解,掌握新技能,增加医学检验技术上的准确性[2]。
2.2加强医学检验和临床之间的交流
   检验标本这一个过程需要医生及护士的配合方能完成,而这个过程的时间大约占去了总检验时间的57.0%,因此在检验工作中,医护人员应当与检测人员有充分的交流沟通,相互提高默契度,这样才有助于双方对医学检验工作内容的了解。如果医护人对医学检验方面的技术有更多的了解,对临床工作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而检验人员深入到病房了解相关疾病情况,并对医护人员提出相关意见加以留意,能够进一步提高警惕心,避免在检验工作中出现实验误差[3]。
2.3提高被检验者遵医嘱依从性
   被检验者不遵从医嘱是倒导致医学检验误差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为了降低实验误差,应该提高被检验者的遵医嘱依从性,而如何有效提高被检验者的遵医嘱依从性,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医嘱制定应当通俗易懂,易于被检验者理解;(2)制定简单易懂的服药时间表;(3)为被检验者示范一些操作方法;(4)及时回收未服用的药品;(5)制定严格的监督或检查制度;(6)定期检测血液标本或尿液标本[4]。
2.4防止临床报告出现偏倚
   当检验报告出来后,应当对报告的各项信息、数据的统计过程给予分析,避免患者产生不必要的误会。而临床检验报告应当做以下几方面的分析:(1)不管进行何种医学检验,都应当按照计划进行检验,且各个检验都应具有可比性。因此,在实验结果中,应当按照试验计划进行汇报,对于检验过程中是否出现意外,是否采取了应对的措施,也需要进行汇报。(2)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相较于其他检验结果,应当具备更加专业、合理的解析和结论,当检验的结果同其他检验结果不同时,应先对比研究对象是否一致,确定一致后,再对比结果查找其中的差异。 (3)临床结论应当对研究人群及一般人群均适用,只有通过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人群得出的结论,这个结论才具备推广作用,同时还说明了结论的可靠性[5]。

3讨论
   综上,要避免临床医学检验的实验误差,应当提高检验人员的责任心,定期为检验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医院应当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约束检验人员的行为,赏罚分明;对于检验的流程,应当科学合理,对于检验人员的操作能力,应当定期考核,提升她们的操作流程;医院要加强管理,对于检验人员存在的错误行为,要及时纠正。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临床医学检验水平及质量,确保临床工作顺利开展,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刘文超,程少波.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人人健康,2019,5(11):264-265.
[2]刘凤华,李俊英,宋文桃.浅谈临床医学检验分析的质量控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7,12(1):322-324.
[3]刘宏鹏,李元,徐文锦.临床检验操作流程在《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5(7):274-275.
[4]杨海莲,吴娴波,毛琛.临床试验中的区组随机化[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9,53(4):437-440.
[5]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第14届全国检验医学参考系统年会召开[J].检验医学,2019,6(2):135-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