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 李 星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月5期   作者:李 星
[导读]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和企业的发展,电作为基本的动力能源
        摘要: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和企业的发展,电作为基本的动力能源,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随着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民众及企业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长,一定程度上助推了输电工程的建设力度。与此同时,变电站施工项目也在日益增加,安全管理问题迫在眉睫,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是现阶段变电站施工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本文基于对变电站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关键因素的简述分析,就其相关强化措施进行了探究,以求实现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变电站;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关键因素
        引言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建设量的增加,有效地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电能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及工作需求,方便人们的生活,但是其另一层面却具有较多的危险性。在变电站的建设过程中,其施工现场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还是较高的,所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极为重要的。无论是变电站基础工程的建设,还是电力设施的装配,都是需要进行严格控制的,施工环节不可马虎,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安全事故,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施工企业经济利益都会造成损失。现阶段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1变电站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特点
        一般来说,变电站工程的施工时间都非常长,施工工程量也非常大,施工开展的同时,资金的消耗也非常巨大,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施工中各方面的细节问题都应当被重视。在施工进行的时候,不论哪一个环节出现疏漏和问题,都很容易对变电站工程的施工工作造成阻碍,还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等危险。同时,施工中对专业性的要求也相当高。这是因为变电站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设备,有时也会出现交叉用电之类的状况,除此之外,部分危险性较高的化工用品也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变电站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在民生工程建设项目中,变电站工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变电站工程中发生安全事故,那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有关部门必须要提高对此的重视。
        2变电站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
        2.1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
        最常见的施工事故都是由于施工人员疏忽所导致的,其根本原因就是施工人员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性重视程度不足。这也与施工单位缺少岗前培训有一定的关系,施工人员的安全性意识不强,就会造成施工中出现违规操作的行为,例如不佩戴防触电护具,登高作业不系安全绳等现象。当出现违规施工作业时,如果管理人员没能及时地发现制止,就会增加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降低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2.2施工现场失去安全监督违章作业
        扩建改造工程内容复杂,一张工作票涉及的工作地点面广点多。以电气安装的电缆敷设为例,工作地点涉及到高压场地多个间隔,场地电缆沟、电缆室,继保室多个线路保护屏、故障录波屏、直流屏、交流屏、电压并列屏、母差失灵屏等,而一张工作票只有一个负责人,工作成员分散在多点工作,导致失去安全监督违章作业。尤其是二次公共屏作业要特别引起注意:直流屏、交流屏、电压并列屏、母差失灵屏等二次公共屏在改造过程是带电运行的,因此在这些屏柜的工作容易触碰运行带电端子,造成运行设备保护误动。如果现场的安全隔离措施没有到位,而工作又失去监护,造成工作人员容易失去监督违章作业。
        3变电站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3.1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
        在施工前进行安全培训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任何行业都是如此。特别是在变电站施工建设中,其更具危险性,必须要求施工人员持证上岗,不可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保证施工人员都具有更强的专业性,所以要对变电站建设施工人员定期地进行安全培训工作,利用多媒体设备向施工人员播放安全事故实例,使其时刻保持警惕性。

同时还要加强其专业技能的培训,在其自身基础上不断地完善。安全管理人员也当如此,在综合能力上不断地提升,有效发挥安全管理工作应起到的作用。
        3.2施工前做好安全措施规划出施工安全区域并对施工队全体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由于在运行变电站扩建改造不是全停作业,在施工前做好带电运行设备与停电改造设备的隔离显得格外重要。220kV坡头变电站在动工前用1.8米铁丝网将运行设备实行全封闭,与施工区域隔离开来,铁丝网上悬挂如“带电设备安全距离”、“请勿进入设备带电区”等标示牌。全封闭施工场所明确施工走道,并设置明显标志指示施工通道,预留运行人员巡视的出入口,设置铁门用锁锁住。在开工前,由运行人员对施工队的全体人员交底,包括电气与土建的所有工作负责人和工作成员。所有工作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工作卡。施工进行到某个阶段后,安全区域发生改变,需要按要求做好安全措施并重新交底。施工告一段落,改造设备逐步投产时,带电区域发生改变,原来设置的安全区域已经“不安全”,原来设置的安全措施需要相应拆除。由于施工间隔的旁边间隔已经带电运行,相比于一大片的停电施工区域,这种停电设备逐步投运的施工环境更为复杂危险。这时需要由运行人员根据投产前的收尾工作另外设置安全措施并重新进行安全交底。
        3.3完善配套制度
        变电站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始终要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准则,制定完善的配套制度措施,细化职能结构,保证全员参与,并藉此提高相关工作效力。在具体的践行过程中,部分外包单位对变电站现场施工工作流程、性质及安全缺乏全面性认识,埋下了诸多方面的安全隐患,某种程度上增加了风险因子。对此,变电站施工总包方需制定完善的作业指导书,连同工作计划、作业流程等信息,上报给管理单位进行审批,并形成规范的制度化文件,保障各阶段施工工作安全、顺畅运行。在此过程中,需组织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安全人员协同参与,确保安全管理制度全面覆盖。与此同时,还应积极引入责任制,明确各方单位及人员岗位职责,重视安全管理,合理分配任务,全方位提高变电站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实效之余,有效减少资源浪费,实现最大化经济效益。此外,变电站施工现场可能会涉及到动态因子变化,安全风险无法彻底消除,对此,应结合既往经验及现有制度,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问题,及时处置和解决,降低影响和损失。
        3.4做好应急救援预案工作
        在变电站的施工建设中,做好应急救援预案工作,可以有效地降低安全施工的发生,还能有效地提升施工效率,并且就算出现意外,应急救援工作也能极大程度地减少损失,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性。施工现场的主要危害来源于火灾事故、触电事故、物体打击、机械伤害以及雷电伤害等,对此须多加注意。应急资源必须准备充足,并增加救援设施的配备,做好设备器材的定期检查工作,保证其随时随地都能使用。此外还要组织应急演练,避免出现事故后人员慌乱而造成更多的伤亡及损失。
        结语
        总而言之,变电站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十分重要和必要,是社会主义和谐建设的基本要求,同时亦是保证工程经济效益的基本手段。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加之变电站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多变,关涉到的安全因子众多,本文做出的研究可能不尽全面。因此,作者希望相关各方持续关注此课题研究,结合实际情况,认真探查变电站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继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多有效强化举措或建议,提高施工安全质量,保证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
        参考文献:
        [1]侯少文.变电站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研究[J].科技风,2018(1):186.
        [2]刘欣.变电站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要点分析[J].河南建材,2017(6):107-108.
        [3]罗承旺.变电站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控方法[J].中外企业家,2017(33):214-2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