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张德花
[导读] 初中是培养学生良好性格与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若是无法做好德育工作,将会给学生未来学习与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

云南省昆明市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张德花

摘要:初中是培养学生良好性格与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若是无法做好德育工作,将会给学生未来学习与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所以,我国开始不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性格与学习习惯,挖掘出学生的潜力,对德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文章将要具体探讨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展开策略。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策略
        初中学生身心发育并不健全,受到网络时代的深刻影响,大部分学生会无法抵御不良文化、思想的诱惑,对是否善恶缺乏判断力。因而,初中班主任要主动积极发挥出自身的指导作用,将班级管理工作做到位,加强学生的德育理念,树立起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念,给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打好基础。而做好德育工作,直接与班风的建设、班集体的凝聚力有密切的关系,并且还直接与学生未来的发展情况有密切的关系。
        一、转变德育理念
        班主任自身的德育理念对德育工作的展开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新时期下,初中班主任要与时俱进,更新德育理念,真正意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带着学生树立起分辨是非曲直的意识,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学校,学校的领导层也需要加强对班主任团队的建设力度,高度关注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展开情况,定期召集班主任参与到专业的德育工作培训活动中,及时转变传统落后的德育观念,帮助班主任探究德育工作的方法,实现德育工作的具体目标。教师在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学生的发展情况,真正将德育工作落实。因为初中生思想不成熟,处在叛逆阶段,心情容易烦躁。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需要深化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情况,了解学生的具体需求,通过自己的举动来为学生带来熏陶,树立起榜样,培养出学生的良好品质,加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二、营造德育氛围
        班主任首先需要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家庭具体情况、学习以及心理情况。一旦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碰到难题,班主任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通过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缩短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可以真正体会到班主任的关系与爱护,班主任可以在短时间里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其次,班主任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关怀。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主要人物,班级决定的执行者,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影响。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重视自己的言行,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的关系与爱护。对课堂表现消极的学生,教师要充满耐心,与这部分学生进行交流,掌握他们表现消极的原因;对于家庭条件落后的学生,班主任要为他们从学习到生活提供一定的帮助,有必要时能够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物质支持,让学生体会到班集体的爱,营造德育氛围.然后,班主任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初中生处在青春期,个性特征鲜明,比较叛逆。对这个阶段的学生,班主任管理不要过严,在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发挥出学生的作用,尊重学生的言行,及时察觉到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变化,为学生们提供有效的开导。最后,新时期背景下,班主任一定要履行好自身的职责。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好班级当中每一位学生的真实学习成绩、身体情况以及思想动态,为学生们充满耐心,表现出充足的责任心。面对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班主任要及时询问学生原因,为学生提供帮助.从而班主任与学生构建起良好的关系,能够塑造出良好的班主任形象,为后续班级德育工作打好基础。



        三、优化德育方式
        新课程理念之下提出要坚持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推动学生个性化、独立化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力。所以,班主任的德育教育方式也一定要从目前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个性特点、思想变化结合起来,设计出适合的工作方式。合理的德育工作方法是提高德育工作效率的关键,下面将提出几种有效的德育方式:
        (一)学科与德育结合
        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当中,能够将学科教学内容与德育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相关德育知识的认识。例如,将语文学科与德育教育内容紧密结合。在讲解一篇文章过程中,内容涉及尊老爱幼,教师就能够将这部分的学科内容与学生德育工作进行结合,利用真实的案例,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尊老爱幼的内涵,更愿意在生活当中尊老爱幼。
        (二)实践与德育结合
        班主任要带领学生亲身体验德育知识,采用这样的形式来深化学生对有关德育知识的理解。比如,班主任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出保护环境、节约用水的好品质。组织学生们展开“校园节水日”、“校园无垃圾”的活动,利用这种贴近学生的实践活动,保障学生可以真正了解到保护环节人人有责的观念,感受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意义。
        (三)生活与德育结合
        由于每一名初中生都存在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因此,班主任在针对不同学生时,需要结合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以及心理变化来实现德育教育。
        四、加强家校沟通
        对一名初中生来说,初中时期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还是学生们容易出现逆反心理的阶段。班主任一定要高度重视家校沟通,促使德育实现全面覆盖的目标,塑造出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班主任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德育指导。班主任还要能够在召开的家长会上为家长们传递学校的思想、理念、工作安排和学生动态,给家长们传递出比较流行的教育观念,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家庭德育教育方式,让家长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德育教育。另外,班主任要组建起的微信群,多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及时掌握学生的成长变化情况,让学校的教育与家庭教育理念相吻合,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对于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班主任要推行家访制度,定期到学生家中与家长交流,全面掌握学生情况,为学生提供对应的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培养出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目前社会当中对高素质人才提出十分迫切的需求,在初中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当中,德育教育工作发挥出不小的作用,德育教育可以为学生培养出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初中班主任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经过深入思考,及时更新德育理念、营造出良好的德育氛围、转变德育工作方式、加强家校沟通,进一步完善德育教育工作策略,提高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高旻.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2):190.
[2]孔祥林.论新形势下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J].名师在线,2019(35):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