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思考与探索 刘明溱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月5期   作者:刘明溱
[导读] 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整体经济建设发展迅速。
        摘要: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整体经济建设发展迅速。随着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电力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多,因此对相关电力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力生产阶段,电力安全属于关键的内容,而且还是非常繁琐的一项任务,由于其既可以保证电力公司正常运营,还能够促进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思考与探索
        引言
        电是我国基础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们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基础能源。安全生产管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是确保企业生产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对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1我国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现状
        近年来,我国电力系统安全生产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我国电力系统安全建设甚至走在世界前列。不过,随着电力系统新能源的接入,电力系统安全生产又出现新的问题。在目前复杂的局面下,我国电力系统安全生产建设面临挑战。其中最难以解决的便是安全生产“体系不明”“临时应急”两个难题。体系不明:虽然我国在电力安全生产理论上已经确立了相关体系,但这一体系并未在现实中得以落实。就实际情况而言,我国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的体系于作业中仍然不够清晰。现场从业工人不能理解安全体系中的优先级,也就无法完全遵从相关的安全规定。制度的保障总是优先于个人的。总的来说,我国的电力系统安全生产体系已经考虑到人、物、环境的元素,但却没有重视管理。管理一环恰恰才是真正决定人、物、环境安全互动关系的关键。临时应急:我国电力系统安全事故发生绝大多数都是由于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然而,我国相关单位在每次发生事故之后都倾向采取应急措施,企业会在特定时间范围内加大对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力度,这些举措往往都是暂时的,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我们认为,电力系统生产安全不止需要看结果,还需要注重过程。电力系统安全事故不能得到有效补救,很大程度上即由于过程监管的不到位。
        2电力生产安全控制的作用
        电力安全生产控制重点是对发电环节、输电环节、变电环节、配电环节进行严格管控,保证每个环节的运转安全。电力基础建造安全生产控制,重点是对水电建设环节、变电建设环节等加强管理,进而保证相关设施的应用安全及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电力生产安全,对电力公司的发展有较大影响,其可以提升公司的生产效率,减少公司的经营成本,可为公司创造大量经济效益。电力安全生产控制,可以保持设施的安全应用,保证员工的操作标准,对员工安全及公司发展均有较大作用。电力安全生产控制,对需要电力支撑的行业具有较大作用。比如,交通领域、通信产业、化工产业等。电力安全生产控制,对电力系统安全具有较大影响,如果是电力安全市场产生问题,会导致电力系统运转产生故障,进而影响电力的输送。
        3电力安全生产控制完善策略
        3.1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若想使电力安全生产控制起到应有的作用,电力公司首先就应当提高职工的电力安全生产思想,使安全生产融人人心,进而让员工在操作时能够一直保持认真、仔细、严谨的服务态度,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由此促进电力安全生产。在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时,首先就应当把防范意识视为培养核心,进而让职工能够迅速、精准地判断出电力安全生产阶段的潜藏风险,而且可以采用科学、高效的方法排解风险,让电力公司安全、可靠运行。另外,电力公司还能够创建生产安全的控制网络,逐步确定管理责任,对职工组织定时的安全生产培训,持续提升职工的全职责任意识。
        3.2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的评估策略
        体系内的考核:之所以开展内审,是因为内部人员最为了解企业的运行情况。这一步骤也是对下一步审核的铺垫。

实际而言,体系内的考核制度应当遵循企业电力安全生产的相关规范。尽量启用利益不相关的人员对内部安全生产水平进行评估,从而避免利益集团的包庇。企业体系内部应该设立完善的考核指标,分配适当的权重,让员工充分了解安全水平考核的重点,避免在关键环节的失误;其次,审核必须由经过专业认证的专家小组实行,根据已设计好的报表逐次填写考核分数;最后,专家还要对每天的内部考核文件整理、盘点,向上级汇报情况,使领导充分了解内部审核的具体进程和最终结果。电力安全生产过程的考核:专家无法完全参与电力系统的生产过程,因此,需要有专门人员对电力安全生产过程进行考核。这一考核应由局长主持,由各级领导逐层负责。金字塔型的考核体系可以避免责任互相推脱等现象,直捣问题的本质。各级领导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错误之后,应该及时让相关责任人纠正,并给予评价。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快速反馈管理系统的漏洞,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安全生产过程评价的公正性。待考核结束,各级领导总结考核中存在的纰漏,由局长统一开会讨论改进方法。体系外的考核:体系外的考核和体系内的考核流程基本一致,其不同之处在于企业的安全生产过程需要由第三方的专家给予评价。第三方专家的评价标准比内部审核更加严格,这样也能够尽可能保证考核的公平与科学。不妨说,体系外考核与体系内考核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评价系统。体系内考核先对企业内部电力安全生产状况大致评估,再由体系外考核对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下定论。
        3.3安全生产
        保证安全生产的技术措施,技术人员落实“管设备就要管安全”的理念,进入生产现场要严格佩戴劳动防护用品,现场生产人员与检修维护人员只能在所管辖负责区域内活动。加大对设备的巡视检查力度,如增加检查频次、采用机械化的检查手段等,合理安排人员进行设备点检工作,保证疫情期间安全生产管理力度不减,标准不降低。同时,还利用信息化智能生产系统,持续做好设备故障的在线监测、诊断分析等工作,及时发现设备隐患,及时联系维护人员处理各种设备异常问题。并且,在生产现场设置党员先锋队和党员示范岗,发挥党员在疫情期间保证安全生产的作用,组织党员开展安全专项检查、隐患排查等活动,这对提高现场设备的可靠性和人员作业的规范性具有积极作用。
        3.4设备运维风险控制
        电力设备在实际运行中,如果出现故障,很容易产生危险,因此在实际的故障检修环节中,需要对设备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点进行防范。对于变电检修中的危险点,单从线路环境上进行危险防范,不能有效降低危险发生率。环境因素的故障防范只是暂时的,治标不治本。考虑到电力设备运维工作的特殊性,需电力企业加强认识,结合辖区内电力设备分布及工作状态,积极采取针对性风险控制措施:1.收集电力设备运行资料。掌握电力设备所处的运行环境、发生故障的次数、检修次数及检修内容等,明确检修管理工作的重点与难点,给电力设备检修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指导。2.制定紧急预案,将风险进行转移。3.加强专业培训。4.落实安全监管,明确安全监督细节,监督内容、监督工作流程。完善监督制度;加强安全监督工作总结。
        结语
        电力产业在国家经济中属于一个关键支柱,因此强化对新的安全控制的学习,对提高电力生产安全控制质量十分关键。为确保电力生产安全程度,电力公司所建立的各种规章制度需要严格落实,并且要加大管理监督力度。且在管理过程要转变管理观念,采用现代科技进行管理监督,引人并学习其他公司先进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1]丁兆钧.推进体系化、规范化建设,构建本质安全型企业[J].电力安全技术,2011(16).
        [2]冯斌.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力信息化,2010,8(12):39-43.
        [3]黄扬洁.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电力安全技术,2009,11(2):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