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环境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李淑媛
[导读] 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环境和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要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能得到合理解决也是我们所向往的,所以,我们把关注生存环境的改善变成重要事项之一

广西桂林平乐县平乐镇第四小学  李淑媛   542400

摘要: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环境和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要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能得到合理解决也是我们所向往的,所以,我们把关注生存环境的改善变成重要事项之一,与此同时,加强环境保护措施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而环境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变革人心的教育,因此,教育学生学会保护大自然,热爱我们生活的花草树木,形成推进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程,所以我们应该关注小学环境教育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本文探讨目前小学对环境教育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小学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解决和思考
        引言:《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指出:“环境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学生全面看待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环境素养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中可以看出环境教育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小学环境教育经过多年的努力,从教材内容、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中的说明等方面看,已初步普及,进入到了小学的各个年级,但从实效性方面考察,从实际进行环境教育活动方面看,还远远没有得到普遍落实,这究竟原因何在?值得我们深思。
        一、小学环境教育现状
        (一)、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1.教师知识匮乏
        目前的教育领域——环境教育这一层面并未达到全面普及的一个状态,所以教师在这方面的授课知识内容存在一些知识盲区,更多情况下关注世界环境存在着生态被破坏与环境污染这样的大问题,但是却忽略了我们生活中一些常识性的问题,未能及时给学生科普基本的环保常识。
        2.环保行为滞后
        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她们是拥有环保意识的,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注意到,但是这些她们所注意的问题有一部分仅仅只是具有环境友好行为,如节约用水用电、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不随手扔垃圾。对于这类教师,离拥有环保行为还是会有一定距离的,相对于环保行为这些对环境友好仅仅只是一部分,要想养成环保行为就要从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如参加植树活动、废电池的回收等活动。
        3. 环境教育的重视情况
        随着教育事业的逐渐发展,学生们的课业越来越重,空闲时间相对就减少了,因此,学生们的课外环保活动也就没有办法进行组织,学生对环保知识的了解仅仅来自于单纯的课堂,这样理论无法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对环保知识的理解仅限于表面。
        (二)、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1.教育资源的短缺
        到目前为止,环境教育这个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是比较冷门的,和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相比,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认为它是可替代的,所以,很多学校都没有开设此项教学课程,或者是有课程但却没有接受过有关环境知识培训的环境教育的教师,这样的教学就会形成学生学习的短板。
        2.环境教育未系统规划
        虽然国家对各类学校的设备以及教育资金都进行补助,但是仍然避免不了一些情况,例如乡下的学校,它们几乎均未开设专门环境教育课,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但是这样的教学往往都是不规律的,一般都是随机进行,并且学校也不非常重视,所以管理程度也就减弱。



        3.环境教育的方式少
        一些班级由于某些原因导致环境教育的实际活动比较少,这样的情况在比较偏远的地区是存在的,并且学校对于有利于环境教育所成立的一些志愿活动也不能够做到所有学生得到普及,有关环境类的活动也是少之又少,这样也就形成学生内心中所认为的“形式”,久而久之也并不在意了。
        4.宣传方向上不到位
很多学校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这类情况导致学生仅此沉浸在语文、数学、英语等课本中,对于环境教育这块的“课外”知识很多情况是不了解的,并且也未告知家长对学生进行教导,也未曾邀请家长做有关环境的知识讲座以及主题活动,可见,学校在利用家庭作用方面有所欠缺,间接影响了学校环境教育的有效性。
        二、改善存在问题的措施
        (一)、改善有关环境教师的工作态度
        环境教育课程在小学实施已有较长的时间了,但是为何久久不见成效?这其中也是有教师的问题的,如教师会受学生或者学校对环境保护的不重视而形成懒惰心里,如果想要改变教学成果,教师的这种工作态度是要必须改变的,这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习效率以及所学内容的普及。
        (二)、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培训
        环境教育课是新兴课程,教师资源较少,并且即使是专业教师所学的知识并非能合理运用到教学课堂上,当前,正需要加强环境教育方面的师资培训,给教师补充及丰富自身的环境知识,改善淡薄的环保意识,提高教师的环境道德素养,这才是环境教育的重中之重。
        (三)、多学科、多方面渗透环境教育知识
        环境教育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并非是常见的,但是环境教育的相关内容与每一个学科都是有一定联系的,既然其他课程在我们生活中更广泛,那么如果将他们合理融入到一起,这将是环境教育在普及方面更便捷的一条途径。在这样情况下,各科老师一起努力,将会达到不一样的效果。
        (四)、加强学生对环境知识的学习
        给学生普及环保知识,例如告知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工业三废是指什么、一次性筷子带来的危害以及应该以什么态度去看待购物袋带来的影响等。如果进行问卷调查,那么将会有很多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不尽人意的,所以,加强环保知识的学习是迫在眉睫的事。
        (五)、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目前,由于知识的匮乏导致社会公德意识薄弱,并且养成良好的道德意识的人不多,因此,处于如此现状的我们更不能无动于衷。小学这一阶段是思想品德形成雏形的关键阶段,所以说是比较容易养成习惯的。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个最佳时期进行环境教育,这将对小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具有重大意义。
        (六)、利用规章制度进行约束
        有些时候每个人都有懒散的一面,当然,所有人对待环境教育这一方面也不例外,对于这些懒散的人如果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的话更容易规范,所以,如果一个班级掌握了环境知识,也制定一些规章制度进行约束,那么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贯彻落实新的教学方式有助于今后的环境教育步入一个新的台阶,并且对于教育事业不仅仅专注于眼前,而是注重以后教育事业能更强大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廖建求.我国环境教育立法基本问题研究——基于海峡两岸环境教育的立法实践[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01):146-156.
[2]石峰可.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基本经验及启示[J]. 文教资料,2020(06):135-137.
[3]寇萌,李烨.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探讨[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35(02):114-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