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行业被认为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行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复杂,风险控制,就是电力生产的安全管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于人员、设备以及环境等因素进行评估,以此来相应地消除并控制一些不利情况,从而强化管理质量,是一个系统性、动态化的过程,对于电力安全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新形势下电力生产安全风险与应急体系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下;电力生产;安全风险;应急体系建设
引言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风险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最基本的保障,立足电力生产,针对性构建覆盖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风险控制流程,强化制度建设,推进员工综合素质和安全意识的提高,并优化监督管理体系,是充分保障电力安全生产的必然选择。在当前电力供应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需要更为系统地做好各方面的风险控制工作,从而让电力生产更为安全、高效。
1、电力生产安全控制的作用
电力安全生产控制重点是对发电环节、输电环节、变电环节、配电环节进行严格管控,保证每个环节的运转安全。电力基础建造安全生产控制,重点是对电力建设环节、变电建设环节等加强管理,进而保证相关设施的应用安全及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电力生产安全,对电力公司的发展有较大影响,其可以提升公司的生产效率,减少公司的经营成本,可为公司创造大量经济效益。电力安全生产控制,可以保持设施的安全应用,保证员工的操作标准,对员工安全及公司发展均有较大作用。电力安全生产控制,对需要电力支撑的行业具有较大作用。比如,交通领域、通信产业、化工产业等。电力安全生产控制,对电力系统安全具有较大影响,如果是电力安全市场产生问题,会导致电力系统运转产生故障,进而影响电力的输送。所以,电力公司应当注重对电力市场安全的控制,提升安全控制效率,进而保持电力生产稳定。
2、电力生产安全风险分析
2.1没有全面系统的培训模式
当前电力企业对于员工进行的安全培训工作重点仍然在于宣传,让员工了解工作的注意事项,对于安全生产的要求比较少,没有全面系统地进行培训,导致员工的安全认知存在着片面性。而安全培训出现片面性的原因在于不同员工所承担的工作存在差异,并且安全生产的侧重点也存在区别,所进行的安全培训只适用于某些工作人员,其他方面的工作依旧有出现安全问题的可能。
2.2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意识仍然有待提升
在实践工作中,电力企业在处理安全、稳定以及发展之间的关系时,做的并不是非常到位,往往存在着重绩效轻安全管理的情况,一些员工缺乏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具体操作存在失误等情况,一些安全事故始终无法得到足够的保证,且在检修过程中,现场安全组织管理工作开展不到位,一些违规的操作等都不同程度地带来了安全隐患。
2.3管理效率低下成为最大的缺陷、最大的隐患
分析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物和环境存在的隐患和缺陷都是直接和显而易见的,而管理问题则是间接和隐蔽的。追根究底,人、物和环境存在的问题也是管理不善造成的。因制度不健全、规程不完善、培训不到位、劳动组织不合理、事故防范和应急措施不完整等因管理问题导致的事故占所有事故的90%以上,管理问题实际上已成为最大的缺陷,也是最大的隐患。
3、形势下电力生产安全的应急体系建设
3.1适用于电力生产的安全培训模式
1)立足于企业的现实情况,制定符合企业特色的方案来进行安全培训工作。不同的电力企业的市场地位不同,发展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安全培训需求存在着一些区别。职工由于工作内容的不同,所需要的安全培训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此,在进行培训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企业的现实情况来对于不同类型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2)充分利用安全培训所具有的资源。
在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工作时,必须要考虑到培训的教师应该具备相应的专业,以及要有充足的资源来支持安全培训工作的展开。首先就培训人员的选择而言,企业应该充分考虑到企业的生产要求,选择经验丰富、专业知识储备丰富、能力较高的培训人员来进行培训工作。其次将企业所具有的培训资源最大化的进行利用,可以将企业曾经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整合归纳,并以文档的形式呈现,让员工能够意识到不安全的操作对于员工自身和企业的危害,从而促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遵守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守则,严格规范自身生产行为,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3.2严格控制安全工器具
电力公司的安全生产过程,安全工器具的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电力公司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安全工具控制条例,由此监督职工在操作时注意针对安全工器具设施的维护。为了让安全工器具设施获得有效使用,首先就需要职工定时检查与维护安全工器具,在发现不达标工具时应立即上报,由此从根本上防止电力安全生产问题的出现。另外,在职工采用安全工器具时,也需要对应用状况加以记录,为后期出现各种现象提供良好依据,进而给电力安全生产带来保障。
3.3静态安全风险管控
针对各区域静态安全风险种类及等级,绘制企业“红、橙、黄、蓝”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设置区域安全风险告知栏、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对存在重大和较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采取安全距离和禁入、禁火等管理措施,设置明显警示标志,提示进入人员遵守安全规定,了解安全注意事项和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机制。
3.4应急安全风险管控
跟据应急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结果,在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应急处置卡中规定人员到位要求,增加防止事故扩大、应急处置不当的安全注意事项和应采取的措施,定期培训演练。
3.5安全风险分类
按照危险源种类,安全风险可分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等。按照风险等级,安全风险可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按照实际管控需要,安全风险可分为:静态、动态和应急三大类。(1)静态安全风险是指设备、系统在正常远行状态下固有的安全风险,多是区域性的。(2)动态安全风险是指即在某一项检修作业、运行操作任务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多与危险点种类有关,具有随机变化的动态特性。(3)应急安全风险是指在异常处置、事故处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主要是应急处置过程中发生处置不当造成次生事故的风险,具有难预知、突发性等特征。
3.6应急安全风险辨识、分级
结合事故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培训演练,分析辨识可能发生处置不当、产生次生事故的情况,逐项评估风险等级,按最大风险值确定该项应急处置的安全风险等级,填写《应急安全风险清单》。
结束语
电力产业在国家经济中属于一个关键支柱,因此强化对新的安全控制的学习,对提高电力生产安全控制质量十分关键。为确保电力生产安全程度,电力公司应该建立规章制度,并且要加大应急体系的建设力度。
参考文献
[1]葛蕊.国家电网公司网络安全组织管理体系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
[2]木叶沙尔·买买提.新形势下电力生产安全风险与应急体系建设[J].中国新通信,2019,21(04):152.
[3]陆信楠.徐州供电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8.
[4]孙寅.新形势下电力生产安全风险与应急体系建设[J].中国新通信,2018,20(17):129.
[5]李鹏.试论如何做好电力建设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3):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