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应突出创新意识培养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洪战华
[导读] 教育部陈宝生部长说过:“要把创新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营造尊重创新、注重创新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实验中学   洪战华    222100

摘要:教育部陈宝生部长说过:“要把创新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营造尊重创新、注重创新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活动,要求学生具有主动探索精神,即具有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向生活开掘不竭的源泉,教会学生用冷静的头脑观察和感受生活,用独到的视角再现生活,努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创新意识;激发引导
        引言:作文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而且能对学生的思想认识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是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初中作文教学更多围绕“如何得分”开展,导致学生盲目套模板、背句式,写作中没有自己的东西,缺乏真情实感,作文同质化问题严重。因此,初中作文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一、当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
        (一)作文缺乏新意
        在传统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成绩,会强制学生采用规范的语句进行写作。学生在实际写作中,教师会以写作要求、主题为基础,将学生作文结构中的首尾进行硬性调整,甚至是规范出具体的模板,导致学生写作毫无新意,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再加上学生写作素材的匮乏,学生会采用胡编乱造的方式进行写作,这使得学生写作水平降低。例如在写“我的老师”一文时,部分学生会使用相同的案例来阐述教师的关怀,如“让我去家里做客,并在闲暇之际为我辅导功课”等。在此情形下,学生写作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并对写作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不良影响。
        (二)学生写作没有激情,缺乏写作积极性
        在长期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学的首要目标是拿高分、少丢分,过分强调分数的重要性,对于学生的约束太多。学生写作的过程就像是一分分地攒分的过程,写作过程严肃、压抑,身心紧张没有松弛感。在严肃的环境中进行写作,学生充满压力,很难形成对写作的兴趣。没有兴趣,缺乏热爱,就很难把事情做好。学生缺乏对写作的兴趣也就很难真正写出有质量的优秀作文。学生写作的过程就像完成任务的过程,缺乏一个良好的写作状态。还有课堂教学模式的无趣,也导致了学生缺乏写作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作文教学要有思想内容的创新
        在这个高度信息化、知识化的时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已成为时代对教育的呼唤。但在长期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常采用背“范文”的“绝招”,导致作文内容不真实,不能反映学生的情感,不能做到“我手写我心”。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思想内容的创新,就是要看所写文章的立意是否“新”。立意是指一篇文章的主题,也就是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内容创新就必须训练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有创造性的思考、善于从多角度思考的习惯,不墨守成规,不迷信权威。


初中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花季时代,思想感情多呈现不稳定性,对世事万物有着单纯而独特的观察与思考。结合这些特点,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选材要围绕以反映崭新的生活、多彩的情感世界为宜。为此,教师应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从多角度看问题、看待生活,使之脱离固化的思维定势。
        (二)初中作文教学要联系实际生活
        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学习过程。在平时的作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调整,加强引导学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和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紧密联系生活,充分释放自我,抒发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敢于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和态度。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作文的创作,更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作文写作的水平。从实际出发,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会把自己的真实情感更多地流露出来,使作文充满情感气息和生活气息,也更能打动人。同时,作文的内容将得到充实,不再是空洞的事例罗列,乏味的引证论证。最好的作文素材来源于实际生活,生活是千姿百态、充满色彩的。在学生的生活中,充满大大小小的或快乐、或悲伤、或感动、或引人思考的事情,很多事情都值得被记录下来,体现在作文的写作过程中。
        (三)多方面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作文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是教育界公认的真理。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作文教学活动中。根据初中生的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首先,教师要根据写作主题营造相应的教学氛围,活跃作文教学课堂,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散思维,感受作文写作的乐趣,从而让学生更愿意参与作文教学活动。其次,教师要将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到语文作文教学活动中,比如多媒体教学技术、网络教学技术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作文教学的效果。
        (四)作文教学要有多角度发散性思维方面的创新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在写真人真事方面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哪个角度落笔,词语如何选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怎么表达,这就要求学生敢于联想、善于描写和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并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可提出一些假设性、推测性、幻想性的题目让学生写作,如:《假如我有了钱》《妈妈年轻的时候》《如果我是老师》等,这一类的作文题目不但具有时代气息,而且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使他们感觉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无论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虚构性作文,都应该着眼于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潜能,围绕敢联想、敢描写、敢表情达意,结合现实生活,运用多种多样的带有创意的表达手法和写作技巧写作,这样才能使文章有个性、有新意。
        结束语
        在实际作文教学中挖掘多样化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创新方法,前提是教师应先具备足够的创新意识,并通过对创新教育观的运用,指导学生对生活仔细观察、认真描写,对其写作潜能努力挖掘,将其创新意识尽可能地有效发挥出来,作文教学方可走上鲜花盛开、阳光明媚的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闫建明.初中语文作文创新学习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75.
[2]温肖雪.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探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9(09):42+44.
[3]高碧霞.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甘肃教育,2019(17):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