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李世平
[导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先进的技术被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使得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及模式得到完善和创新,提高了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江西省井冈山罗浮学校  李世平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先进的技术被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使得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及模式得到完善和创新,提高了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小组合作模式就是当今时代较为先进的一种教学模式,已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应用,对学生数学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均起到了促进作用,所以将小组合作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关键词】 小组合作模式  初中数学  应用措施
        很多文献显示,小组合作模式的应用能够促进生生及师生互动,从而树立良好的生生关系及师生关系;还能够激发学生对未知数学知识的探索欲望及学习积极性;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数学问题分析及解决能力、数学实践能力及综合能力,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此,作者根据相关教学经验,详细分析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模式的应用。
        1小组合作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必要性
        1.1能够有效促进师生互动,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小组合作模式需要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各种数学知识,并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整个过程都需要学生与学生交流互动才能完成,因此能够促进生生互动。另外,小组合作学习中老师必须积极参与到学生讨论中,以及时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还加强了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从而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
        1.2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及积极性
        新课改下,“学生为本”已经成为初中数学教学主要宗旨及原则,所有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学生实际开展。而小组合作模式的原则就是将课堂主权交还给学生,留取更多的课堂时间及空间给学生自主学习、探索,这与“学生为本”教育原则相符,实现了学生主体地位,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及积极性都得到了有效提升。
        1.3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实践能力及综合能力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不仅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数学基础知识,还要求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实验等去验证数学问题答案的准确性。此外,还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任务及问题,并分析解决学习各种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这个过程锻炼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及实践能力。很多重难点数学知识都需要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合作才能快速掌握,所以小组合作模式成为了学好重难点知识的重要手段,更在很大程度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能力及综合能力。
        2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模式应用
        2.1根据学生实际合理分组
        进行小组划分时不仅要考虑到教学需要,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实际、特点及习惯等,以保证分组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具体如下:首先,根据数学基础、数学实践能力及综合能力等将学生分为优等生、普通生和差等生;然后,根据学生人数确定小组数量,如45名学生可分为9个小组,每组5个成员,其中配1名优质生、2名普通生和差生,或者2名优质、2名普通和1名差生,以保证每个小组都能够公平参与竞争讨论活动;最后,鼓励优等生积极与普通生和差等生互动,并对差等生进行辅导,以促进整体学生学习质量及效率提升。
        32.2设计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展开竞争讨论
        老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设置具有探讨性的课堂问题,并以任务的形式分配给不同小组的学生,然后制定竞争讨论规则,最后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时,老师可以先根据教材相关练习题设置问题,诸如:(1)x2-7x+10=0(2)x2+5x-6=0等问题,然后将问题以任务的形式分配给学生。经过不同小组合作讨论得出(1)题的解为 ,(2)题的解为 。问题解决后不能马上解决教学,而是要趁热打铁,继续抛出相似的问题,如方程(3)2x2+7x+6=0(4)3x2-5x-2=0,然后引导学生先解答这两方程的根,最后引导学生分析两个解x1和x2与方程系数之间关系。
        通过设置问题→分析讨论问题→总结问题结果模式,不仅能够创建趣味性课堂情景,还能够让学生的问题分析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2.3制定有效的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
        教师要制定有效的评价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让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地进行探索和合作。学生在积极的参与过程中,能够看到自己的优势,展示自己的能力。这样就能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人教版初中数学课程中关于“因式分解”的内容时,首先,教师就可以根据各个小组的学习差异,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教师尤其要鼓励那些有突出表现的学生,而对于其他学生也要及时进行勉励,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自信。
        2.4加强对小组合作的重视,创新数学的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索,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从而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构建高效课堂,就需要加强对小组合作的重视,并根据小组合作的教学规则,创设教学情境。这种情境创设,要求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合理对学生开展分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维,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结语
        总之,小组合作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成为提高学生数学实践能力及综合能力的重要措施,更是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的重要途径。所以作为初中数学老师的我们,不仅要提高对小组合作模式应用的重视度,还需要合理分组、设置教学问题等,以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及交流,进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最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及效率,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鸿剑.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探究[J].亚太教育,2019(09):102.
[2]黄忠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河教育,2019(03):16-17.
[3]田志.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2018,7(18):96-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