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阶段如何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梁彩玲
[导读] 幼儿是家长的希望、民族的明天、国家的未来,良好习惯的培养应该从幼儿时期就开展。

 
重庆市彭水县示范幼儿园  梁彩玲   409699

摘要:幼儿是家长的希望、民族的明天、国家的未来,良好习惯的培养应该从幼儿时期就开展。因此,家庭、学校、社会应该高度重视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在日常的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为以后的学习、交流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提出注重在听读讨论、听说谈话以及听评交流中等培养学生在幼小衔接倾听习惯的措施、策略,旨在促进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幼小衔接阶段;学生;倾听习惯
        引言:幼小衔接阶段是人的一生中十分关键的阶段,但也是各种习惯最不完善的阶段。基于幼儿活泼、好动,以及还不能长时间保持良好的倾听的年龄特征。加上在小学阶段,学生倾听状态较差,长开小差等不良现象发生。这些给老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考验。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教育学生处于任何环境之下都要保持良好的倾听习惯,既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又可以为学生在小学阶段也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打下基础。
        1.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策略研究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表达与表现”部分中明确指出“注意倾听他人讲话,理解别人讲话的意思”。同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听、说、读、写、思是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应该具备的五个基本能力,而听排在了第一位。作为幼小衔接阶段工作的一个重点,培养学生倾听习惯需要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随时引起重视。因此,在幼小衔接阶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每一位老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根据幼小衔接阶段的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以及教学内容、方式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倾听喜欢呢?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1.1注重在听读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在听读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要听。比如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教师可以为同学播放音乐、相声等书籍、报纸,让学生在无处不在的听书环境中培养倾听习惯。其次是要读。这要求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进行,可以要求全班一起朗读,也可以让单个同学朗读,在读的过程中可以允许学生进行讨论,同时在学生讨论探究时,教师一定要“实地考察”,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进行引导。通过听和读两个方面的训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1.2注重在听说谈话中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基于儿童的发展规律,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遵循规律,创新教学方式,营造一个有趣、新颖的教育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幼小衔接阶段学生的课文难度都比较简单、篇幅短小,并且还添加了很多有趣、丰富的图片。教师可以根据课本上的案例等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利用一切资源,创设与课本知识相对应的情境,为学生创造一个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主动以谈话的形式开展教育,和学生一起给课本上的图片续故事、搭配音乐,鼓励、引导学生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要求学生在别的同学分享时要静静地等待、倾听,在同学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之后,再让学生来复述,以锻炼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在这样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展开教育,既符合幼小衔接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程度,又可以让学生在听说谈话中不知不觉地培养倾听习惯。
        1.3注重在听评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现在的很多孩子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烈。这种情况反映在教学课堂中,就会出现当学生在发言时,班上其他同学不予理会,或者根本就没有倾听甚至开小差,因此学生就会忽视掉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在听评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倾听喜欢,这要求学生在听其他同学发言时,首先要求眼睛注视对方,通过目光与同学们交流,这是做人最起码的礼貌;其次是要求记录同学发言时的优点与要点;最后是在听完成之后,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刚才同学的发言进行思考,得出自己的理解,并做分享。
        倾听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漫长、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听评交流开始开展的时候,学生一开始不会听,这时候需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同桌之间的交流、讨论,先让代表发言者站起来表达自己小组的想法,然后再指名几对同桌来分享,一次循环类推,尽可能地给班上每一个学生发言的机会。在会听得基础之上,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来教授正确倾听的方式方法,比如在倾听别人发言讲话时,主要集中于谁,地点,对象以及时间四个方面,抓住这四个要点之后,再让学生自己领会、组织一下语言逻辑,这样就能做到事半功倍,有利于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同时,在评述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互相点评,学会在倾听交流中思考、反思,以弥补自身的不足,提高自己。
参考文献
[1]叶园.重视幼小衔接,促进幼儿发展[J].贵州教育,2018(09):105.
[2]杨伟.做好幼小衔接,让幼儿快乐成长[J].学周刊,2018(35):151.
[3]张琦.幼小衔接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新课程(上),2019(07):108.
[4]陈淑君.有效倾听,高效学习——浅谈语文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7(10):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